2015年12月15日至18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12月16日,高虎城出席會議全會并作發(fā)言,強調多邊貿易體制和多哈回合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解決困難的歷史,世貿組織在解決發(fā)展問題上不能缺席。面臨何去何從,世貿組織成員要算大賬,用歷史的維度和宏觀的視野認真思考未來。
高虎城在發(fā)言中同與會各國代表分享了三點看法。一是多邊貿易體制是歷史的選擇,其解決全球貿易問題主渠道的地位沒有改變。他表示,多邊貿易體制為應對貿易保護主義而生。自1948年關貿總協定(GATT)誕生以來,一直以促進自由貿易為宗旨。世貿組織(WTO)成立20年來,共吸收了34個新成員,成員平均實施關稅稅率降低了15%,覆蓋了全球98%的貿易額,進行了400多次貿易政策審議,受理了500多起爭端案件。多邊貿易體制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世界經濟體系三大支柱之一的地位是歷史形成的,不可替代。
高虎城指出,當前多邊貿易體制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貿易保護主義和區(qū)域貿易協定泛濫,貿易保護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歷史一再證明,個體的理性有可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如果每個人都想“拆別人的屋,蓋自己的房”,最終會損害所有人的利益。只有共同發(fā)展才是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二是多哈回合是解決發(fā)展問題的重要契機,世貿組織成員要算大賬。高虎城表示,多哈回合是發(fā)展回合。發(fā)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任務,是世界各國的主要關切,是解決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世貿組織的核心目標。多哈回合啟動14年來,雖然歷經風雨,但也取得了《貿易便利化協定》等諸多成果。正在進行的《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涉及上萬億美元的貿易額,一旦達成并實施將對貿易和經濟增長產生積極作用。
高虎城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地緣政治沖突不斷。究其根源,與全球范圍內貧富差距擴大,有效需求不足,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與發(fā)展機會缺失密切相關。各國貿易部長應當、也可以在促進發(fā)展方面有所作為。
三是堅持多邊貿易體制,實現多哈回合發(fā)展授權。高虎城表示,貿易體制可以進行多種探索,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多邊。貿易體制的價值在于貿易增量,只有多邊貿易體制才能保證規(guī)則的一致性,提供最大的市場容量,二者相結合才能形成最大的貿易增量。
高虎城指出,多哈回合的目標是解決“規(guī)則失衡”和“發(fā)展赤字”。14年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強了。作為當今唯一規(guī)范全球貿易的國際組織,世貿組織在解決發(fā)展問題上不能缺席。面對困難輕言放棄,不僅是短視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更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嚴重倒退。推進多哈回合談判,要秉持“責任”、“互信”、“包容”的理念,正視各個成員發(fā)展水平有差異,貢獻能力有大小,重點關切有不同,以已經達成的共識為基礎,兼顧體制利益和各個成員的不同訴求,積極回應業(yè)界訴求,探索性開展新議題的討論,實現體制包容、參與包容、利益包容和規(guī)則包容,爭取盡可能多的成果,積小勝為大勝,一鼓作氣實現發(fā)展授權。
高虎城最后強調,中方呼吁各方應顯示更多的政治意愿和談判靈活性,將各自在區(qū)域和自主開放中的承諾分享到多邊。主要成員、特別是發(fā)達成員應勇于擔當、多做貢獻。
高虎城在發(fā)言結束時對世界貿易組織新加入成員利比里亞和阿富汗表示了祝賀。農業(yè)部副部長屈冬玉、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大使俞建華、財政部部長助理鄒加怡,以及來自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國及部分觀察員國代表出席了會議。此次會議由東道國肯尼亞外長穆哈默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