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學生在習作時,記敘文也罷,散文也罷,一般會涉及到人物,但讀來感覺平淡,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在于學生不清楚寫出人物鮮明個性的方法,更談不上在實際寫作中很好地運用了。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寫出人物的鮮明個性呢?下面筆者以《品質(zhì)》和《老王》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為例來談一談。
一、課前預習指導
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課堂教學過程中,若學生對所學的文本不熟悉,那么學生的思維就難以跟上教學的進度,教師課前的預設也會大打折扣,更談不上把控住課堂生成了。所以在教學這兩篇文本之前,要讓學生做好認真、充分的預習。既然是預習,就要從最基本的字詞句開始,熟悉文本的思路結(jié)構(gòu),探究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體悟文本彰顯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因為人物在文本中不是孤立的,與文本的各要素——環(huán)境、情節(jié)、其他人物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住整篇文本,才能有利于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寫出人物的鮮明個性。
當然,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請學生思考一個問題:“格斯拉和老王的個性特征分別是怎樣的?”要求學生必須認真思考,可以同學之間互相討論,然后將討論的結(jié)果以圖表的樣式進行展示,課代表收齊后交由本人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方法,制定課堂預設環(huán)節(jié)。
二、課堂教學過程
通過對范本的仔細分析,學生走近兩位主人公格斯拉和老王,體會中外兩位名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加以模仿和演繹,做到心中有數(shù),下筆有準,手法有變,能夠在自己的習作中創(chuàng)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來。下面將課堂教學的相關內(nèi)容略作整理,陳述如下:
1.走近格斯拉(手藝精湛、恪守職業(yè)、命運悲慘)。從他所擁有的店鋪格局的變化來了解人物及當時的形勢(環(huán)境:工業(yè)壟斷對手工作坊的沖擊),從文中對他的外貌神態(tài)等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個性(外貌神態(tài)的變化),從他為顧客做靴子的情況及對靴子的態(tài)度來體會,從顧客對他的態(tài)度的變化來體會。
2.走近老王(忠厚老實、心地善良、知恩圖報)。擷取感受深切的生活片段來表現(xiàn)老王的鮮明個性。給我們送冰塊,冰大,車費減半——最老實;“文革”時送我先生看病,不肯收錢,拿了錢還擔心我沒有錢看病——有良心、不貪錢;給三輪車裝護欄,為顧客著想——體貼顧客;臨終給我送香油、大雞蛋以感謝——懂得感恩。
3.想要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我們要注意哪幾點,請同學們談談看法。學生的意見是:要寫出能體現(xiàn)人物鮮明個性的言行;要選擇能夠體現(xiàn)人物鮮明個性的生活細節(jié)作為寫作材料;要熟悉生活,寫出人物生存的環(huán)境;要注意描寫手法的綜合運用;要有生活,學會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懂得觀察和思考。
三、課后延續(xù)鞏固
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以下幾個問題:注意到了人物的描寫,但是沒有變化,不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不能選擇與眾不同的事例來體現(xiàn)人物性格,人云亦云;行文不自然,為了體現(xiàn)用了某種刻畫人物的方法,僵硬地模仿,刻舟求劍;不懂得觀察和思考,沒有認真地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