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卉
【摘要】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聽力教學也更加受到重視。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學生只是理解了會話的表面意思,卻無法得出其“言外之意”。運用語用學“會話含義理論”來進行聽力教學,通過分析會話中深層含義來更好地理解會話的真實意圖,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關鍵詞】會話含義 合作原則 言外之意 聽力教學
一、合作原則與會話含義理論
在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越來越關注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聽不懂,老師講不清,這使得雙方都對聽力有了厭倦的感覺。或者學生掌握了大量詞匯,語法結構也沒有什么問題,但面對一段聽力資料時,想要弄懂會話的真正意思卻是困難的,他們往往只聽懂了字面意思,不能正確推導其深層含義。因此,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向?qū)W生介紹一些有助于聽力理解的相關理論知識,比如語用學里重要的會話含義理論,用這個理論來分析對話雙方的心理和意圖,以便于學生能夠更正確地理解說話人的觀點態(tài)度和會話產(chǎn)生的“言外之意”。
格萊斯(Grice,1975)指出說話雙方在進行對話的時候存在著一種默契,即要遵守“合作原則”,也就是談話的內(nèi)容要基本符合交談的目的和方向,以使對話能夠進行下去。合作原則即:數(shù)量準則、質(zhì)量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
1.數(shù)量準則(Quantity Maxim):要求所說的話應包含交談目的所需信息,而又不超出所需信息。
2.質(zhì)量準則(Quality Maxim):不要自知虛假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
3.關系準則(Relation Maxim): 說話內(nèi)容要切題、相關。
4.方式準則(Manner Maxim): 要求話語要清楚明了,避免晦澀和模棱兩可,簡練而井井有條。
如果說話一方違反了合作原則,那就產(chǎn)生了“言外之意”,格萊斯提出這種推導出來的隱含意義叫做會話含義(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二、違反準則產(chǎn)生的會話含義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體現(xiàn)
我們發(fā)現(xiàn),在英語學習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在聽力方面有著障礙。這大部分是因為缺乏對會話的深層理解。會話雙方如果遵循了合作原則,那么我們只需理解字面意思就可以,但如果有一方違反了,只理解字面意思是不夠的,那么,這就需要我們運用理論來推導其深層含義,來推導出說話人的真實目的,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下面結合實例對此作簡要分析。
1.違反數(shù)量準則。
W: Do you have apples here?
M: Sorry, they have been sold out. But we will have some fresh tomorrow.
在這里,根據(jù)女士的問題,答話人只需要答出前一句就完成會話了,可是,他是一個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多加了那一句意思是要女士明天再來買蘋果。雖然違反了數(shù)量準則,但卻達到了營銷的目的。
2.違反質(zhì)量準則。
W: Do you think Jim will help us?
M: Sure, hes got a heart of gold.
對話中說Jim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是不符合事實的,違反了質(zhì)量準則,這是一種叫做夸張的修辭手法,說明Jim是一個愛幫助人的人,所以可以推斷出Jim一定會幫助我們的。
3.違反關系原則。
W: 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over there?
M: My leg is broken when i fell off the bike.
在這段對話里,問話人問對方能否幫忙開一下那邊的門,答話人正常的回答應該是可以或是不可以的理由,而他卻說了和問題毫無相關的話,這違反了關系原則。由此可見,答話人并不愿意幫助問話人。
4.違反方式準則。
W: What gift do you prepare for your mother?
M: A R-I-N-G.
對話中,問話人問說給母親準備了什么禮物,他以這種方式來回答,違反了方式準則,目的可能是想給母親一個驚喜,不想讓母親直接聽到“戒指”這個詞。
三、會話含義理論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能夠看出來會話含義在聽力理解上起著多么大的作用。我們在學習外語的時候,僅僅知道一個單詞或者一個句子的本來意思是完全不夠的,一定要結合語境、對話的背景知識和這里提到的言外之意。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會學生通過會話含義理論來推導話語里的隱含意義,從而更好的理解聽力材料。教師應利用這四個準則來進行教學,摒棄以往的死板教學,用生動而又利于理解的理論結合例子來引導學生,讓學生不再反感英語聽力,讓他們會聽并且聽懂。教師應保證學生理解只有違反了合作原則,才能產(chǎn)生會話含義,由此才能理解言外之意。通過四個違反合作原則的例子來以點帶面理解更多的聽力當中的實例,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會話含義。
四、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聽力教學存在著很大的障礙。在以往的聽力訓練中,教師總是單純的翻譯字面意思,沒有給學生講那些內(nèi)在的隱含意義,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聽力方面的困惑。本文通過會話含義理論在聽力教學上的應用,分析了違反了合作原則所產(chǎn)生的言外之意。我相信這樣能夠提起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英語聽力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姜望琪.語用學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大學出版社.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