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平 范志鋒 文健 徐敬青
摘要:本文以英國華威大學為例,從時間、內(nèi)容、形式等方面詳細介紹了該校面向社會開放的五種主要模式,并針對華威大學的做法給出了對我國高校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開放;華威大學;社會;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4-0246-02
一、引言
世界上所有優(yōu)秀大學普遍具有一定的特質(zhì),除了出眾的教學實力、良好的學術氛圍、頂尖的科研水平之外,對社會公眾的開放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美國人認為,大學本質(zhì)上是一個社會機構,因此在不妨礙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的情況下,應當對社會所有個人、團體、組織開放大學的相關設施[1]。劍橋、牛津等國際知名高校都對公眾自由開放,學校既沒有圍墻,也沒有校門,公眾享用大學課堂資源、體育設施、圖書館資源并非難事,更別說在大學校園里自由參觀了。大學的功能不僅在于教學和科研,也在于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2]。因此大學除了培養(yǎng)人才外,應該發(fā)揮更大的社會作用。近年來,國內(nèi)越來越多的大學都在嘗試著對社會敞開懷抱,展示其校園環(huán)境、教學設施和文化底蘊。受社會文化水平和校園管理的現(xiàn)實所限,國內(nèi)目前只有少數(shù)高校能夠做到時間和內(nèi)容均有限度地開放,無論形式、規(guī)模、實際效果都與國外高校有一定的差距。筆者利用在英國華威大學訪學的時機,實地了解了該校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各種模式并親身參與體驗了部分開放活動,感觸良多。華威大學的很多開放做法值得我國高校借鑒參考。
二、華威大學面向社會開放的主要模式
(一)開放日(Open Days)
開放日是華威大學面向社會開放的一種最常見形式。華威校方認為,開放日是學生以及其他社會公眾訪問參觀華威大學的最佳時機。在開放日,華威所有的學術部門以及相關服務機構都會無條件免費向社會開放,因此可以近距離充分體驗到真正的華威大學生活。開放日每年至少安排四次,一般會安排在暑假前的6月份、暑假期間的9月份、暑假后的10月份以及11月份。通常情況下,學校會提前三個月向公眾開放申請通道,所有訪客必須完成在線注冊申請方可參加開放日活動。注冊過程非常簡單,只需在線填寫姓名、郵箱、感興趣的兩個專業(yè)領域即可。開放日時間表和活動指南可以在華威官網(wǎng)提前下載,這些材料明確了開放場所的名稱、開放時間、活動地點等內(nèi)容。華威大學還會提供免費停車位和公車接送服務。
開放日活動包括一般環(huán)節(jié)(General Sessions)和學術環(huán)節(jié)(Academic Sessions)兩部分。一般環(huán)節(jié)通常包括歡迎來華威、華威住宿、招生政策、職業(yè)與技能、獎學金、給家長的建議、學生會、海外留學機會、宗教信仰服務、圖書館服務、藝術中心等部分,主要通過報告的形式向公眾介紹華威大學的概括,包括華威大學的主要特點、基礎設施條件和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所做出的努力等內(nèi)容。所有一般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均不需要預定。學術環(huán)節(jié)由華威大學4大學院、30多個院系分別實施,每個院系、專業(yè)的教師都要帶領學生志愿者在指定地點擺出展臺,向參觀者展示本專業(yè)的研究成果,進行科學知識的普及與宣傳,使高中學生了解大學的專業(yè)設置、研究方向和發(fā)展現(xiàn)狀,便于他們選擇自己未來的專業(yè)。以物理系學術開放日為例,訪客將可以與物理系的工作人員、教師、學生進行面對面地交談,以了解物理系的基本情況,可以參觀物理系的辦公樓、實驗室,了解物理系目前所開設的教學內(nèi)容、從事的科學研究、能夠向未來大學生提供的軟硬件學習條件,參加開放日的學生還可以獲得免費的咖啡與午餐。絕大多數(shù)學術環(huán)節(jié)開放日活動需要事先預定。
(二)華威訪問(Warwick Visits)
如果不能找出合適的時間參加開放日活動,訪客還可以嘗試參加“華威訪問”活動。這類活動通常安排在周三的13∶30~16∶00或者周六的10∶30~13∶00,每次持續(xù)時間兩個半小時?;顒悠陂g訪客將通過招聘團隊簡短而精練地陳述深入了解華威大學在學術方面和社會方面的需求;身著黃色醒目服裝的學生大使會帶領訪客參觀校園,介紹學校的標志性建筑和基礎設施條件;訪客還將被允許參加一個包括華威大學招生、就業(yè)、住宿部門代表參加的展覽宣傳活動。華威訪問需要訪客提前在線預定,填寫姓名、地址、郵箱,選擇期望訪問華威的時間、感興趣的專業(yè)等信息。一般情況下,華威大學會提前三個月通過官網(wǎng)向來自全世界的訪客發(fā)布這類開放活動計劃安排。
(三)校園游覽(Campus Tours)
校園游覽活動是親身感受華威大學校園文化的另一種重要形式。這類活動計劃安排相對密集,每年從3~5月份,每個月都會安排兩次,每次活動持續(xù)時間為1小時?;顒悠陂g,華威校方精心挑選出的一批身著黃色醒目服裝的在校學生將充當導游角色,帶領訪客參觀圖書館、沃里克藝術中心、運動中心、學生會等學校主要公共場所,但不會進入到學生宿舍以及各專業(yè)院系參觀訪問。參觀過程中,學生大使將根據(jù)自身在華威學習生活的體驗和訪客進行面對面的經(jīng)驗交流。
(四)單獨訪問(Independent Visits)
單獨訪問適合于不能參加開放日、華威訪問、校園游覽等學校官方組織的集體開放活動的訪客。單獨訪問不需要提前預定,訪問華威的時間完全取決于訪客自身情況來確定。為了滿足單獨零星訪客的不定期訪問需要,華威大學專門制作了相關語音講解材料作為輔助。任何訪客均可事先登錄華威大學官網(wǎng)下載單獨訪問音頻材料,并配合華威提供的校園地圖完成不受任何組織干擾的自助訪問。
(五)學校訪問(School Visits)
為了幫助廣大在讀中學生更好地了解其招生特點、專業(yè)設置、就業(yè)前景、校園文化等,華威大學推出了以集體形式參與完成的“學校訪問”開放活動。具體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華威大學派出招生團隊到有需求的中學參加職業(yè)及高等教育展會,舉辦招生講座或者就相關教育主題與師生進行互動交流;另一種是由教師帶領中學生到華威大學實地進行訪問,期間華威大學招生團隊將根據(jù)來訪中學師生的訴求,圍繞“高等院校入學申請程序及策略、如何撰寫出色的個人陳述、如何選擇大學和課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大學準備、大學生活、什么是高等教育”等主題進行演講交流。這種開放形式需要相關中學事先在線填寫并提交活動申請表。
三、對我國高校的幾點啟示
1.豐富開放形式與內(nèi)容。近年來,國內(nèi)部分高校雖然效仿國外大學開展了一些開放活動,但形式過于單一,內(nèi)容也僅限于對外宣傳招生政策、就業(yè)前景等主題。受華威大學開放模式啟發(fā),國內(nèi)高校應在開放日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開放形式,讓社會公眾有自由體驗大學生活的機會。在開放內(nèi)容方面,除了宣傳招生就業(yè)以外,應更加注重對軟硬件基礎設施、科研成果和應用以及校園文化的宣傳體驗。
2.延長開放時間,變集中開放為分散開放。華威大學多樣的開放形式為社會公眾體驗大學文化生活提供了多樣的時間選擇??梢哉f,一年四季總能找到合適的機會接觸校園文化生活,體驗校園公共設施資源。我國高校數(shù)量多,地域分布不均,而國內(nèi)高校多在高考填報志愿前集中舉辦開放日活動,對很多家長、學生來說勢必造成時間上的沖突,因此高校應適當延長開放時間,變集中某幾天開放為全年度、分時段開放,讓公眾可以在周末、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大學寒暑假等時間借助旅游等機會參與體驗高校的開放活動。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大學中受教育的主體永遠是學生,這就意味著高校在舉辦開放活動的過程中應著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領導、工作人員、專業(yè)院系的專家教師固然可以參加開放活動,但在讀學生往往比上述人員具有更多的發(fā)言權,他們的切身感受也最容易被未來的學生所接受。因此,應當鼓勵優(yōu)秀在讀學生積極參與高校開放活動并分享大學生活、學習的體驗。從社會公眾角度看,高校也應當避免在開放活動中單純地將學生家長作為政策宣傳的重點對象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感受。在大學的選擇上強調(diào)讓學生自己了解學校、自由選擇。應當讓未來的“準大學生”與在校師生進行深入廣泛地接觸,通過耳聽、眼看甚至動手體驗來獲得對大學的真實理解,從而讓中學生有更準確的目標定位。
4.拓展開放對象。以英、美等國為代表的西方教育水平發(fā)達國家普遍重視全民教育,并充分發(fā)揮了大學服務社會、科普大眾的積極作用。我國高校在開放活動中除了要面向即將參加高考的中學生及家長外,還應盡量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所有年齡段成員開放公共設施,提供教育資源共享的機會。尤其要重視面向?qū)W齡青少年的開放,多向中、小學生提供耳濡目染大學環(huán)境、文化與氛圍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項亞光.美國學校如何向社區(qū)開放[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6):12-14.
[2]劉丹鳳,李曉波.國外高校校園開放日及其啟示[J].教育評論,2015,(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