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婷
【摘要】:在跨文化交際中, 交際雙方常因為文化上的不同產(chǎn)生誤解、沖突,甚至導致交際失敗。本文通過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一些語用失誤的實例說明語用失誤的民族針對性和語用信息的重要性并對英漢學習詞典的編寫提出意見,以期提高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英漢學習詞典
一、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跨文化交際,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或任何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該過程中, 一方往往將自己文化的準則和社會規(guī)范作為解釋和評判來另一方行為的標準, 并由此可能推斷出不同的會話蘊涵,在語言使用上出現(xiàn)生搬硬套,把母語的話語直接翻譯成目的語,而不考慮應該遵循的交際規(guī)范,最終造成語言上的錯誤或跨文化交際的隔閡,這一現(xiàn)象即為語用失誤。這類失誤不是來自語言本身的錯誤,而是由于表達不合習慣、不合時宜或說話方式不妥等導致交際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形成的失誤。
二、語用失誤分析
英國的Jenny Thomas 將語用失誤分為語言層面的語用失誤和社交層面的語用失誤。前者是指學習者受母語遷移影響,將母語中對某一詞語或結(jié)構(gòu)的語用含義套用在外語上,造成的違反語言習慣的失誤。例如,在英語中"big mouth"指"喋喋不休,隨便亂說的人"。 若一位中國護士對外國病人說"Open your big mouth"就產(chǎn)生了沖突, 正確的說法應為:"Open your mouth wide"。后者是指文化背景差異導致的語言形式選擇上的失誤,具體涉及到在不同場合該講哪些話,不該講哪些話, 怎么講合適, 以及交際雙方的身份、關(guān)系、熟悉程度等。
例如,西方人的隱私觀念較強,當中國人打招呼問他們?nèi)ツ膬?,在做什么,與他們聊天談及年齡、婚姻、工作、收入、信仰等話題時,他們就會覺得隱私受到了冒犯。另外,中國人與人交談時比較謙虛、保守, 這在西方人看來不夠坦誠、直率, 甚至有點兒虛偽。英美人接受邀請時說:“Id love to, thank you.” 謝絕時說:“Id love to, but …”然后說明不能接受的原因。但中國人在接受邀請前常說一些如“太麻煩了”, “不好意思”的客套話以示禮貌,英美人會誤解成對方覺得他的邀請缺乏誠意。中西方對待他人的恭維和贊賞時差異也很明顯。西方人承認自我努力, 傾向于接受恭維和贊賞,并回以"Thank you!" 而中國人傾向于否定自我努力,往往謙虛地回答:"哪里,哪里"。西方人會誤認為對方覺得自己缺乏判斷或鑒賞能力,并覺得對方的自謙是一種虛偽。
總之,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中國人在使用英語交際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語用失誤形式多樣,范圍廣泛,以上所列只是其中幾類。認真研究這些語用失誤,為學習者提供相關(guān)語用信息,幫助他們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必要而且意義非凡。
三、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對英漢學習詞典編纂的啟示
中國的許多英語學習者英語語言水平很高,但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卻相當少。換言之,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他們的語言能力有很大的差距。英漢學習詞典,是英語學習者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必須同時重視學習者語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將學習者語用失誤分析運用于英漢學習詞典的編纂,能真正滿足使用者的實際需要,更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意義重大。
目前,語言學家們在不斷探索學習者外語習得過程并分析該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以找出外語學習的最佳模式,幫助學習者避免錯誤,盡快接近目的語,并且已將學習者錯誤分析應用于英語學習型詞典的編纂中,如《牛津高階英語詞典》、《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等都不同程度地設置了語誤警示。但這些詞典中語誤警示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搭配、詞語辨析和語法而對于語用失誤的警示卻很少。《朗文當代英語詞典》和《麥克米蘭高階英語詞典》,在前言插頁等部分介紹了社交語用,還在詞條中提供包括說話的語境、語氣、態(tài)度、方式、目的以及話語的真正含義的各種語用信息,但這些語用信息對于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有限。另外,這些詞典面向全球英語學習者,具有全球普遍性, 民族針對性較弱。受母語和本族文化的影響,不同母語學習者的語用失誤各有特點,編纂只針對特定母語學習者的詞典,對學習者更有益,更有必要。因此,編纂一部針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語用失誤并設置相關(guān)警示的英漢學習詞典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可行的。
英語學習中要考慮語言結(jié)構(gòu)和文化兩個語用層次。 英漢學習詞典的編纂中,詞的釋義不能以孤立抽象的語言單位對待詞和句子,一定要結(jié)合語境??梢?使用簡潔的符號或表達式說明詞目的語境因素,并選用語境條件豐富的典型話語片斷作為例證,使詞目的語境顯性化"(胡開寶 張柏然,2004)。同時在釋義中含有語用信息的單詞、社交用語和結(jié)構(gòu)、成語等時,要將其中的語用信息列入詞典,特別是一些常見語言語用失誤要以警示的形式突顯出來,以標明兩種語言的差異。 英漢學習詞典中也應提供有關(guān)中西文化差異的語用信息以便學習者將之應用于實際交際中。詞典可以向使用者簡略介紹英語文化中的禮貌原則以及與漢語文化中的禮貌準則的差異,也可介紹不同場合英漢語遵循禮貌原則的異同,例如,應如何回應別人的稱贊、批評、邀請等。必要時,還可以將文化層次的語用失誤以警示的形式突顯出來以提醒讀者,例如:"警示:中國人在與英美人士交際中不宜談及個人年齡、婚姻、收入、工作、宗教信仰等敏感話題。"
結(jié)語:
近年來,漢英學習詞典層出不窮,但不少都是由單語學習詞典改編而成,缺乏創(chuàng)新和民族針對性。要編纂一部理想的針對中國人語用失誤的高質(zhì)量的英漢學習詞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編纂前真實語料的收集,有代表性的中國英語學習者語誤語料庫的建設,英漢語言文化的深入對比研究以及編纂過程中語用信息的提供形式和語誤警示的具體設置等工作。希望一部高質(zhì)量的有民族針對性的英漢學習詞典能早日問世。
參考文獻:
[1]胡開寶,張柏然.論語用學原理在雙語詞典編纂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4(2).
[2]趙雪琴.學習者錯誤分析與雙語詞典編纂[J].辭書研究,2000(4).
[3]曾紀偉.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與英語教學[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