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初高中物理教學對比、物理教學銜接影響因素及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評價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進行了簡要分析,以客觀地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 ? 影響因素 ? ?評價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74
素質教育下,如何促進實踐范疇中學生價值觀、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等的培養(yǎng),使所傳授的知識系統(tǒng)化,保障學生盡快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成為教師教學任務的重點。在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過渡階段,良好順暢的銜接成為當下亟需考慮的重要問題。
一、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對比分析
(一)初中物理教學
九年制義務教育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較低,初中物理教學主要采取章節(jié)形式展現(xiàn)課程知識,教材內容難度較小,對于課本知識,學生只需要死記硬背,寫題只需要熟練套用公式,很少需要學生動腦去思考理解物理概念,定性內容多,定量內容少。學生易于接受,通過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就能得出簡單具體的規(guī)律。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注重教學的趣味性,課堂教學密度相較于高中物理教學小得多,進度較緩慢,知識點可以反復強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重復練習??荚囶}型較少,可謂“公式在手,應有盡有”。
(二)高中物理教學
采用模塊方式展現(xiàn)課程內容的高中物理教學,相較于初中物理教學則更為復雜繁瑣,這也意味著對學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課程知識和熟練掌握物理規(guī)律,還要合理高效地將物理概念、公式運用到復雜多變的物理題型和實際生活中。此外,高中物理中大多數(shù)物理實驗現(xiàn)象并不常見,這就造成了概念抽象化。高中物理也要求學生具有更為嚴密的邏輯性,要求學生打下堅實的數(shù)學功底,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
二、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影響因素
(一)課程教學模式差異
初中物理教學課程容量較小,教師更為注重知識傳授的指導性,課程進度設置得較為緩慢,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而高中物理涵蓋了豐富的知識,大幅的文字敘述囊括了定義、規(guī)律、公式和物理現(xiàn)象等內容。課堂上,教師側重于對重要知識點的講解,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并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舉一反三。教學模式的改變也影響了物理銜接教學的連貫性。
(二)學生個人因素
在學習方法上,初中物理課程學習較為簡單和直觀,公式少,現(xiàn)象常見直觀,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方法較為機械單一,邏輯不是很嚴謹,推理、歸納能力缺乏,使得學生步入高中時很難輕易跟上課程節(jié)奏。另外,初中教學中,教材大量配圖、教師的興趣引導,使得物理學習氣氛輕松愉悅,而高中物理課程相對枯燥乏味,在心理層面上也會影響物理的銜接教學。
三、如何評價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
(一)研究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原因
初中升高中這一過渡階段,高中物理教育一改初中物理“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物理學習不再是照單全收,也不能忽略每一個學生對知識接受速度和層次上的差異性。高中物理學習不再停留在會解題的層面上,對學生的思維變通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從不完全統(tǒng)計反饋信息來看,在高中物理學習上,學生學習質量不容樂觀,即使是初中物理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也產(chǎn)生了倦怠心理和抵觸心理,表示初高中物理知識脫節(jié),很難跟上高中緊湊的課程步伐,從而失去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研究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教育相關者將教學重心投擲于銜接問題的解決上,指導初高中物理教學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初高中物理教材內容銜接問題
由于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側重點不同,教材內容設置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課本上的內容大致通過實驗來直觀地展現(xiàn),具有較為活躍的課堂氛圍。高中生的學業(yè)任務較重,需要決戰(zhàn)高考,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大幅度減少,這樣沒有合理過渡性的教育模式直接導致了不理想的教學效果,暴露了初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漏洞。
2.物理概念的混淆
就拿歐姆定律來說,初中物理定義為電路兩端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得到公式:I=U/R。而高中物理則得出如下規(guī)律:在閉合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與總電阻(內外電阻)、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關系,公式I=E/(R+r)。電動勢、外電阻和內電阻等概念的提出,與初中所學習的內容混淆,容易造成學生思維混亂,概念性內容不明晰。
3.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教學要求教師緊扣教學大綱,對重點內容進行精講、精煉,猛抓升學率和升學質量,忽略了學生的個人因素,簡單地以成績好壞去判定學生的努力與否,甚至于智商的高低,抹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畸形模式阻礙了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發(fā)展。
(三)如何更好地銜接初高中物理教學
初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實驗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物理實驗有助于實現(xiàn)基本教學目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實驗教學實現(xiàn)了物理這一學科從抽象到直觀具體、從枯燥乏味到形象生動的目的,符合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某一物理概念,以及某一物理規(guī)律產(chǎn)生的特定條件、發(fā)展歷程等,激發(fā)學生的動手欲望,讓學生體會到憑借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并熱愛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時候會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簡單化物理模型和抽象化的物理概念,或者很多物理對象都是看不見的,需要通過文字描述,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例如電磁場、聲波、大氣壓、光、分子和原子等。而多媒體教學較為直觀清晰明了,有助于學生吸收并消化這些晦澀的知識點。
總之,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進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育工作者更應考慮初高中書本內知識銜接的流暢性和連貫性,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業(yè)壓力,這意味著物理銜接教育不只是簡單的填鴨式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永剛.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研究[J].時代教育,2014(8).
[2]方芳.對初、 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思考[J].觀察思考,2011(3).
[3]潘四軍.建立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綠色通道[J].河南科技,2014(1).
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課題項目“初、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 FJJK14-47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魏炳付,本科,仙游縣中學骨干教師,現(xiàn)在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任教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