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月英
學生的良好品德素養(yǎng)包含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因此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是從知到行的內(nèi)在轉(zhuǎn)化過程。而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與感悟是內(nèi)化德育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育教學中,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實際情況,審時度勢,尋求良好的德育途徑。而微班會就能憑借其短小精悍,易于操作的特點,牢牢把握教育的“最佳關(guān)鍵期”。本文擬從下列幾方面談點做法。
一、目光敏銳,善抓教學“契機點”
在學生中間,隨時隨地都會有一些事情發(fā)生,這些事情恰恰是班主任教育學生的契機。班主任要因勢利導(dǎo),巧妙捕捉教育契機,憑借自己的教育敏感和專業(yè)駕馭能力化解危機。
【案例】(微班會《“換位”思考》)
【背景闡述】本班共有48位學生,其中男生人數(shù)為31位,占到總?cè)藬?shù)近65%。進人中年級后,學業(yè)負擔相對加重,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能坐到第三、第四排這種一般認為聽課效率較高的位子,家長也不時地來找老師幫忙,但是“僧多粥少”。因此班級座位的安排一直是“老大難”問題。但是也不能因為這些原因而置之不理。
微班會前的“換位行動”: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我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讓學生自己選擇排位的方法:一是按身高,高個在后矮個在前;二是女生在前,男生在后;三是大塊移動,個別微調(diào)(四大組每周大調(diào)動,個別再微調(diào))。經(jīng)過討論,學生選擇大塊移動,個別微調(diào)的方法。
雖然“換位”風波暫時有所平息,但是如何以“換位”一事?lián)Q來班級的正氣呢?于是我決定抓住時機,召開微型班會課。為了讓學生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微班會始終圍繞“如果我是個子矮的同學,如果我是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如果我是視力不太好的同學,如果我是48個學生的班主任……我想位子這樣排……”這些話題展開。
課堂上,同學們就這個話題暢所欲言,正如我所預(yù)想的,孩子的心靈都是純真善良的,只要你善于去引導(dǎo)。發(fā)言中,同學們紛紛道出了心聲:“老師,前面的座位就應(yīng)該給個子矮的同學?!薄袄蠋?,我愿意去幫助成成(化名)的數(shù)學?!薄袄蠋煟@么多人,位子太難調(diào)了,我們以后盡量先自己協(xié)調(diào)好再和你說?!薄袄蠋?,視力很重要,好的位子應(yīng)該讓近視眼的同學優(yōu)先?!薄?/p>
瞧,簡單的一個問題,短短十幾分鐘,學生就把我想說的都道盡了。我想這就是德育,它很渺小,卻能深深扎根于心間,如陽光雨露給心靈滋養(yǎng),日后必能綻放出生命的色彩。同時也讓我明白,作為一線德育工作者,微型班會課的選取一定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quán),在這一件件的小事中,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真正踐行德育的內(nèi)化引導(dǎo)。
二、審時度勢,善用班級“邊角空間”
微型班會在時間的安排上具有靈活性,晨會結(jié)束后,傍晚放學前,作業(yè)講評后……都可以作為微型班會課的參考時間點。
【案例】微班會《用樹葉貼畫留住秋天》
班里的墻面設(shè)計會定期更換,曾經(jīng)做過剪紙作品展,春聯(lián)展,紙花裝飾展等。聞著撲鼻而來的桂花香,學生提議這次展示以“秋天”為主題。我欣然同意,尋思著既然創(chuàng)意都是學生自己想的,何不做一次“甩手掌柜”。我把午間談話的時間留給學生們,本想著他們會賦詩作畫,開始創(chuàng)作,沒想到班長提議這次班會去學校小花園開,這么好的建議怎么不行呢?在這15分鐘里,只見學生們或三五成群地比對著各自的收獲,或細細地找尋與眾不同的樹葉,或討論著自己大作的創(chuàng)意……第二天一大早,學生們興奮地張貼著自己的創(chuàng)意,看得出每一幅貼畫都那樣的富有童真。
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利用課余時間,適當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學生將興趣盎然,所收獲的教育成效更會出人意料。
三、視頻錄制,加強“遠程互動”趣味性
由于微班會短小精悍,便于錄制,因此大可以把有些微班會拍成視頻與學生和家長共享,為學生的自主移動學習和家長的遠程互助提供嶄新的平臺。
【案例】每次假期回來,看到學生出操時的隊伍無精打采。我就想有什么樣的方法,能夠真正觸動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發(fā)現(xiàn)存在的錯誤,并激發(fā)出自我糾正的愿望呢?
我想到了微視頻。于是,我拿起手機,把同學們出操、課間和放學集隊的情形錄制成短視頻,上傳到班級QQ群共享,要求同學們周末觀看后,思考以下問題:
1.你在視頻中擔任的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2.你看后有什么想法?
3.作為班級的一分子,你能為這個大家庭做些什么?
那個周末,班級群非?;钴S,更可貴的是家長也參與其中,討論得不亦樂乎。此后的一周,我并沒有指名道姓地批評或表揚哪位同學,只是在同學們每次出操回來熱烈討論時給了一些意見。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隨著討論的深入,學生出操面貌煥然一新,集隊不但行動迅速,而且精氣神十足,課間追逐打鬧現(xiàn)象也逐步減少。
這次教育的成功,引發(fā)了我長時間的思考:沒想到,這些嘗試竟然把班級內(nèi)部的討論引向了課外及家庭,然后再回歸學校,既省時又高效,同學們在這樣的討論中明辨了是非,收獲了成長。
四、完善機制,加強班會“考核制”
教育要講求實效性,微型班會課亦是如此。剛上完課,學生或許新鮮勁沒過,能把良好的習慣轉(zhuǎn)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那時間久了呢,有沒有將優(yōu)秀的品行一直延續(xù)下去呢?為了讓學生能全面參與其間,既公平公正地評價他人,也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我決定采取最受學生喜歡的做評價試卷的方式來代替老師的評價。
評價試卷一般每兩周做一次,以近兩周所展開的微班會內(nèi)容為依據(jù),如運動會表彰微班會、潔凈餐桌微班會、期中考心態(tài)調(diào)整微班會等開展后,學生要做以下一份“評價試卷”:
1.秋季運動會上,我們班獲得年級團體第( )名,這一成績的獲得離不開( )( )( )等同學的貢獻,你想對他們說( )。
2.本次期中考試,你最大的進步是( ),需要彌補的不足是( ),你想對自己說( )。
3.最近,你發(fā)現(xiàn)班里誰的餐桌最干凈?寫出你心目中三張最干凈桌子的主人吧( )( )( )。
4.針對最近的一些微班會,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節(jié)?把你的感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吧?。ú簧儆?50字)
試卷的題型很多,內(nèi)容也依據(jù)微型班會課在不斷變化著,包括衛(wèi)生、安全、紀律等多個方面。在閱讀分析題上,還采用學生的周記作為試題材料。由于學生有自己的切身體驗,因此在做題過程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可作為教師判別其相關(guān)德育有無內(nèi)化的重要依據(jù),對于班主任跟蹤了解、評價學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其實,作為班主任,大家?guī)缀趺刻於加幸鉄o意地開展過“微型”班隊會,只是還沒有上升到一定的認識高度,而我本人對微型班會的認識也只是一個初級階段,但是我相信,一堂堂成功的微型班會課,定能成為學生們學習成長的一片沃土。讓我們一起去聆聽孩子生命成長拔節(jié)的美妙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