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廷江
摘 要: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教師在傳道授業(yè)的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各方面的塑造,讓學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在新課程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選擇最適宜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工作實踐,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方法;新課程
俗話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在新課程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選擇最適宜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教師在傳道授業(yè)的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各方面的塑造,讓學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為了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就要從課堂入手,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是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需要通過不懈地努力。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工作實踐,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具體想法。
一、采用視頻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初中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不僅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還包括天文、地理等很多學科的相關知識,這就更加使得一些學生對歷史敬而遠之。但是,如果采用插圖、電影等方式,把那些難以理解的詞匯、語言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制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其能夠很容易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例如,在講授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時候,先向學生介紹當時的一些情況,使其對歷史發(fā)生的大背景有全面的掌握,進而為學生播放《甲午戰(zhàn)爭》這部電影,把這一階段歷史的相關細節(jié)更加清晰地展現(xiàn)給學生。通過觀看電影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重視教學評價,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動力
很多教師都沒有充分利用課堂評價,積極的課堂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當然學生學起來就會更加積極,更有興趣,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課堂評價要伴隨著教學過程展開,以強化、引導、鼓勵學生,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矯正。例如:在學習《洋務運動》的時候,我讓學生去總結一下它的背景、目的、學習對象、領導階級、時間、主張、代表人物和主要內容是什么?學生就像是在講故事一樣,把整個事件的過程講訴的非常完整,無可挑剔。我就及時地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并且鼓勵大家都向他學習。但是有個學生卻沒有很好的表現(xiàn),我也讓學生課下再仔細思考,繼續(xù)努力,以在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后在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學期還有一個階段性的總結評價,讓學生始終保持一個積極的狀態(tài),這樣的評價也讓學生學起來更有動力了。
三、指導學生積累教學資源,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
初中歷史講授的知識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淺的,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有關歷史事件的知識,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或是鼓勵學生自己去收集、查找有關教學內容的資料。例如在學習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時候,我就提前鼓勵學生去收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當我講到歷史背景、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中國為什么會敗給日本人、戰(zhàn)爭結束后對中國、日本、世界的影響各有哪些時,學生因為對這些相關的資料都已經看過了,所以他們理解起來也容易的多了,上課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積累了教學資源,課堂上學起來就會感到很容易,而且這些資料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今后可以繼續(xù)學習的源泉。
四、啟發(fā)引導學生,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障
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不是接受和記住現(xiàn)成的歷史知識,而是參與知識發(fā)現(xiàn)的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也不是向學生傳授現(xiàn)成的知識,而是為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和提供幫助。例如在學習《紅軍長征》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去探索一下紅軍長征的經過,學生們都知道是兩萬五千里的長征,可是具體的經過路線卻不是很清楚,學生們聽到問題后馬上開始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長的安排下學生們精確地找到了瑞金出發(fā)→挺進湘西→沖破四道封鎖線→改向貴州→渡過烏江→奪取遵義→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甘肅會寧(會師)的完整路線。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基礎知識呆板、枯燥、記憶壓力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以及教學效率低下等現(xiàn)實問題,必須通過對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入手才能得到合理解決。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還要轉變其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以引導學生自主,提高教學效率,學生更應該積極配合教學工作,才能不斷提高其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孜.基于學生主體性發(fā)揮的高中歷史有效性課堂構建[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03).
[2]解玉榮.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6).
[3]程前勇,郭春喜.如何提高課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0(2).
[4]李江宏.淺談中學歷史教學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2010(22).
[5]霍穎.新課程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中學校長,2010(2).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新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