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沈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都在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我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總覺得政治課堂過于沉悶,學生只愿意聽教師講,不愿意自己思考參與課堂。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向學生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發(fā)展智慧?!边@句話引發(fā)了我的思考,也許是因為學生對教師的提問不感興趣,才導致課堂沒有生機和活力。怎樣生成有效的問題,這的確是思品課課堂教學中需要深思的一個問題。
什么是有效的課堂提問?什么樣的課堂提問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下面就我看到的、做到的、想到的談幾點粗淺的想法。
一、有效提問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chuàng)設有效提問首先就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所在。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決定學生喜歡新奇的東西,一成不變的提問肯定無法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在思品課教學中,教師要進行有效提問,充盈智慧課堂;必須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從他們的角度去尋找與課堂教學有關的素材,從而設計出接地氣的問題。當然,教師也可以經(jīng)常鼓勵學生根據(jù)教材知識和自己的理解,自行設計一些問題,打破教師設計問題的壟斷話語權,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
比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和人才觀”時,很多學生對一些“高大上”的、體面的職業(yè)特別感興趣,而對于身邊的一些普通工作嗤之以鼻。這樣的職業(yè)觀明顯是脫離實際生活的。于是我播放了一段關于國外職業(yè)理想的短片,國外學生的職業(yè)理想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想當卡車司機,有的想成為動物飼養(yǎng)員,還有的想做家庭主婦……此時,我提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是如何落實這一觀念的?很多學生看完視頻以后分享感受說,國外學生的理想就是將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并不需要把自己的職業(yè)局限在大企業(yè)、大公司、大老板,很多平凡普通的崗位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這樣無形中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從知識上、情感上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勞動的價值無處不在。
二、有效的提問要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
美國教育家布朗認為:“學習的環(huán)境應該放在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蔽蚁脒@里的“真實問題”指的就是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的課堂提問應以學生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為立足點,讓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再現(xiàn)知識的產(chǎn)生過程,掌握政治學科的思想方法,發(fā)展政治學科的思維素質。然而政治教材中一些典型事例往往都是杰出人物、英雄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距離,在這樣的案例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問題往往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相反,如果典型的事件、人物就在學生身邊,很多學生就會侃侃而談。由此可見,有效的課堂提問一定要能夠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啟迪學生的心靈感受,讓學生在現(xiàn)實中學知識,在體驗中長見識,在生活中悟真理。
三、有效的提問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維果茨基關于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人的認知水平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已知區(qū)”“最近發(fā)展區(qū)”和“未知區(qū)”。課堂提問不宜停留在“已知區(qū)”與“未知區(qū)”,即難度要適中。問題太簡單,學生覺得沒意思,不愿意舉手回答,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還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問題太難又會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信心,不僅激發(fā)不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又會使提問失去價值。所以有效提問一定要緊緊扣住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注意提問的梯度。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抓住知識的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問題;還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這樣的提問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探索新知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才能成為有效的課堂提問。
四、有效的提問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xiàn)個性化的要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很多學生會因為答對問題而對這門課更加在意,很多學生會因為自己獨特的回答而收獲更多的自信,而這些正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教師一定要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性。
有效提問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能提出好的、有深度的問題,說明學生在思考,說明教師在有效地實現(xiàn)自己的教學目標。當學生有了問題,多數(shù)學生有提問題的沖動,課堂才能生成知識,凝結思想,孕育智慧。
思想品德課的主要教學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基礎知識;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發(fā)現(xiàn)、新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生活即教育,有效的提問應該是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成長中來,到成長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