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保喜
實驗內容是初中生物課本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新教育改革的開展,人們對于學生的素質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基礎的文化知識以外,學生還應該具備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生物這一門學科也一樣,基礎的文化知識是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而實驗能力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成為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一、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實驗導入教學的開場工作
多媒體教學方式的誕生讓教學變得更加方便,教學活動也有了更多的新意。筆者覺得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實驗導入教學,多媒體設備可以將許多難做的生物實驗完美地展現(xiàn)給學生,以往學生很難有機會接觸生物實驗,因為教師沒有時間給學生展示,但是多媒體設備可以將生物實驗完美地展示給學生,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可以了解具體的實驗措施,這樣可以節(jié)約教師講解的時間,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去給學生設計實驗,講解生物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觀察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的時候,筆者就運用多媒體設備將別人的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因為“種子萌發(fā)的條件”這個實驗需要的時間很長,為了節(jié)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筆者就運用多媒體進行實驗展示。實踐證明,多媒體展示取得的效果非常顯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非常認真,他們非常喜歡觀看視頻,在觀看視頻的同時他們也學到了需要掌握的知識,整個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非???,學生們非常感興趣。
二、教師高效的展示是實驗導入教學效率的保證
實驗導入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實驗目的,掌握實驗步驟,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如果教師不能夠完美地展示整個實驗過程,學生學習的機會就很少,實驗導入就不是非常完美,這也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有必要吸收實驗知識,在自身掌握實驗操作知識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是教師取得高效教學效率的保障。在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上,教師很少給學生展示實驗過程,這就導致學生的生物實驗基礎非常薄弱。教師不教授學生知識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不重視實驗教學。其次是因為教師自身也不具備高超的實驗技能,教師也很少去學習相關的知識,這就導致教師自身教學能力薄弱,無法滿足實驗導入教學的要求。筆者覺得教師的演示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提升實驗導入教學的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既然實驗導入教學如此重要,教師就需要積極完善自己,在課余時間多做實驗,掌握實驗教學所需要的知識,然后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操作。教師親身展示,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樂趣,因為演示的過程就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過程,教師在交流的時候可以教授學生必要的實驗步驟,提高他們對實驗的理解,而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演示了解教師教學的目的,掌握必需的實驗步驟,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比如說在學習植物的時候,筆者需要引導學生做觀察植物根莖結構的實驗,很明顯實驗需要用到顯微鏡。生物實驗講究的標準,每一個實驗步驟都已經被明確下來,為了確保實驗導入的效率,筆者在課前已經反復練習多次,閱讀實驗教程,然后在實驗室完成觀察細胞結構的實驗。等正式上課的時候,筆者就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給學生展示,告訴學生實驗的重點,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減少他們犯錯誤的機會,等筆者講解完之后,就帶著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踐操作,以此來提高他們對實驗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
三、教師需要讓學生做好筆記,加強學生對生物實驗的理解
實踐證明,記憶是有時間限制的,一旦時間超過限制,學生的記憶就會衰減,學生學習的時候也會產生錯誤,為了提高實驗導入教學的效率,教師有必要給學生布置記筆記的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將必要的實驗步驟記錄在筆記本上,這樣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就可以翻閱筆記查詢具體的實驗步驟,從而防止學生遺忘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筆者在教學的時候就要求學生認真記筆記,將重要的實驗過程記下來,從而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答題效率。
綜上所述,實驗內容是初中生物課本中的重要內容,學好這部分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有著重要作用,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我們教師必須做好教學工作,積極地采取措施提高實驗導入教學的效率。筆者覺得做筆記、放視頻、親身示范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它們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作用,教師應該注重采用這些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舟曲縣峰迭新區(qū)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