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
職務犯罪心理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貪婪心理、僥幸心理、攀比心理、矛盾心理、交易心理、虛榮心理、投機心理、悔恨心理等。其中貪婪心理是職務犯罪中較為典型的一種,職務犯罪以貪污賄賂犯罪占多數,和其它貪財類犯罪一樣,貪婪的心理是其顯著心理特征。這類人在面對可以獲取不當利益的機會時,往往難以把持住自己,見錢眼開,利令智昏,手中的權利成為獲取和索要財物的籌碼。被貪婪心理蒙蔽心智的人,對金錢財富追逐的熱情往往越來越大,沒有盡頭,在很多案例中都可以看到,犯罪人斂財的胃口和目標從小利開始,逐漸擴張的越來越大,來滿足其貪得無厭的心理要求。
貝卡利亞曾在《論犯罪與刑罰》中說過,預防犯罪比懲治犯罪更高明。分析研究職務犯罪心理的最終目的在于服務如何更有效的預防職務犯罪,阻卻、削弱、瓦解職務犯罪心理,從而避免、減少、阻斷職務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和惡化,現就職務犯罪中貪婪心理的預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試提出相應的預防對策。
一、加強思想教育
預防職務犯罪的核心是心理預防,其關鍵是教育人和提高人的素質。認知心理學派認為意識是犯罪行為的決定因素,因此應將增強國家工作人員的修養(yǎng)作為思想預防的目標。在國外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各種成功經驗中,英國就是以推行較高的道德標準和良好的道德習慣為核心,進行道德教化和思想灌輸來進行預防,使之成為英國公務人員根深蒂固的觀念和價值追求目標,并形成了英國公務人員引以為榮的英國文官職業(yè)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同樣也是我國執(zhí)政黨一直以來的優(yōu)秀工作方法,在新時期,我們應創(chuàng)新運用多種現代方法和媒介,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根源上增強不愿犯的心理。貪婪心理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錯誤價值觀念的選擇,主流價值觀念是我們如何強調都不為過的重要學習教育內容。我們應引導國家工作人員進一步深刻認識理解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通過政治理論學習、廉政知識教育、先進事跡激勵、思想情況匯報、單獨談心交流等方法,使國家工作人員自覺選擇并牢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不動搖。引導國家工作人員積極追求高層次的需求,正確對待、合理實現金錢物質需求,將對低層次需求的過分的關注,轉移到如何更好的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服務人民群眾和社會發(fā)展上去。引導國家工作人員不斷增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追求,構建健康堅實的心理基礎,提高是非對錯的辨別力,增強抵抗外界不良誘惑的意志力和防御力,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遠離不良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從思想深處筑起第一道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
二、增加心理測量內容
在公務員選錄、選拔等準入環(huán)節(jié),在原有測評內容的基礎上增加相關的心理測量內容,如誠信度測試(honest test)、人格測試(personality test)等,可以更深刻的反應參選人員個體的氣質、性格、品德、情緒、信念、興趣等現有選錄方法難以發(fā)現的內在特質。這些心理測量的理論和方法經過了不斷的修正和完善,其作用已被心理學研究成果所證實,是較為科學成熟的測量項目,并且在被引進我國后經過了充分的本土化過程,符合我國的國情和民情,已被很多大型公司企業(yè)納入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中,作為職位匹配度的重要參考指標。心理測量有多種形式,如訪談法、觀察法、情景法等,其中測試問卷的形式較其他專業(yè)的心理測量方法更為簡單,成本相對較低,結果比較直觀,與公務員選錄、選拔的傳統(tǒng)方式一致,便于實際操作。通過增加心理測試項目,可以測試出被測試人員個性特征中的誠實度、可靠性、穩(wěn)定性、責任性、社會性等,可在其他選錄、選拔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優(yōu)先錄用、提拔原有誠信度更高、人格結構更為健全穩(wěn)定、心理健康狀況更良好、更適合擔任公職工作的人才。在公務員選錄工作中,可以通過測試而錄取更符合廉政要求的人才進入公務員系統(tǒng),減少個人心理易感特質成為職務犯罪潛在危險因素的可能,降低貪婪心理這一最易發(fā)生的職務犯罪心理在國家工作人員中的平均易感度,從源頭上把好國家工作人員的心理素質關。同樣,在晉升、晉職等系統(tǒng)內選拔工作中,也可以將心理測量作為有關單位、部門科學決策的輔助工具,提前發(fā)現苗頭性問題,并與思想政治工作、紀檢監(jiān)察工作相結合,采取相應的談話教育、警示提醒等方式及時進行預防。
三、進行情景預防
在現實的案件中,直接管理國家集體財物的重點崗位和部門是職務犯罪高發(fā)地帶,也最易誘發(fā)貪婪心理的萌生,針對此類崗位部門,可積極運用情景預防的方法進行主動預防。情景預防是對高發(fā)生率的犯罪,直接通過管理、設計、調整的方式持久有機地改變環(huán)境,從而盡可能的使行為人認識到犯罪行為難度增加,被發(fā)現的可能性增大,犯罪收益減少,以此來減少犯罪。情景預防的方法在英國、美國等國預防犯罪工作中已有廣泛而成功的應用,該方法亦被現代企業(yè)所采用作為員工管理方法之一。以情景預防的理論,可以通過加強單位的財務、庫管等職務犯罪敏感部門辦公環(huán)境的設計,設置預防功能,如使用透明隔斷,增加監(jiān)控設備,減少建筑視覺死角,合并單人辦公區(qū)域為多人辦公區(qū)域等,使環(huán)境本身和同事之間成為具有監(jiān)督作用的載體,減少犯罪機會,從而打消或減少職務犯罪心理傾向。避免因場所和財物的設置過于容易被侵犯,使國家集體財產的直接管理人員或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萌發(fā)貪婪之心,成為潛在的犯罪者,進而達到預防職務犯罪的目的。
四、完善規(guī)章制度
在多數職務犯罪案件中,行為人都熟知本單位或本崗位的各項工作制度流程,對其中存在的漏洞了如指掌,使其在作案上不存在難度和阻礙。犯罪學認為犯罪行為的實施需要犯罪動機和犯罪機會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所以,減少犯罪機會出現的情形能從客觀上減少刺激犯罪心理產生的因素,而據調查,職務犯罪作案順利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即是制度不全,監(jiān)督約束無力。因此在預防職務犯罪的實際工作中,首先應對微觀環(huán)境中即單位、部門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漏洞進行查找、填堵,根據工作實際加以完善,進一步發(fā)揮其約束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康樹華、胡戎恩:《論職務犯罪的幾個問題》,載《法治論叢》,2002年9月第17卷第5期
[2]朱玉亭:《職務犯罪的成因與預防研究》,吉林大學,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單位:北京市密云區(qū)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