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姍姍
“師幼互動”是這幾年在幼兒教育中提出的一種教育觀念,也是幼兒主動學習的一種方式。語言教學中,教師同樣是在尊重和理解幼兒的基礎上開展活動,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鼓勵者,師生之間是一種互動關系?;顒有问蕉喾N多樣,融于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所以互動形式需要靈活多變。
一、從幼兒學習方式上分析六節(jié)同課題不同教法的語言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語言活動散文詩《秋天的顏色》,我們進行了同課題不同教法的研究與探索,分別運用了六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圖示教學法、圖書教學法、圖片教學法、記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實物教學法。下面從幼兒學習方式(主動學習、互動等方面)分別談一談六節(jié)語言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圖示教學法。
1.有效的師幼互動借助有效的提問。教師在語言活動中常常會借助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鞏固語言經驗。提問的方式方法同樣會影響教師和幼兒間的互動效果。
2.有效的師幼互動是借助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的語言、情境,讓幼兒主動、快樂地學習。
(二)圖書教學法。
1.引導幼兒“會看”做得不夠。
2.引導幼兒“會想”做得不夠。首先要使幼兒善于想,這除了靠教師的啟發(fā)點撥外,更要靠教師“激勵”“促進”。
(三)圖片教學法
1.無論是個別間的互動還是集體間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幼兒和教師及幼兒之間非語言性的交流和互動是同樣重要的,因為在集體與個別交流中,我們都應該考慮到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進行,運用非言語的微笑、點頭和暗示鼓勵發(fā)展語言能力。
2.散文詩教學中可以進行綜合性活動,在本活動中沒有體現(xiàn)。即圍繞某一散文詩作品,結合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途徑開展活動。這樣增強了散文詩學習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記錄教學法。
1.語言活動中,材料準備、設置疑問、情景表演、適時幫助,為幼兒主動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在這一點上還做得不夠。
2.在仿編和記錄時,缺乏個體間互動,沒有機會讓孩子自由、自主地進行交流。根據(jù)不同的互動對象,把師幼互動的形式分成了個體間互動和集體互動。所謂個體互動,就是在教師在觀察和指導幼兒分散活動及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中,與幼兒之間個別的互動或者是幼兒與幼兒的個別互動。這種互動屬于單個的意見建議的個別交流,在個體間互動過程中,不但能讓教師根據(jù)個體差異進行個別交流,還有助于師幼間的感情交流。
(五)多媒體教學法。
1.要多體現(xiàn)幼兒主動學習,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fā)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散文詩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幼兒才會更快、更好地掌握散文詩內容,同時獲得散文詩以外的能力發(fā)展。
2.缺乏個體間互動,沒有機會讓孩子自由、自主地進行交流,始終圍繞在教師身邊一問一答。教師要為幼兒多提供個體互動的平臺,讓孩子自由地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交流。
(六)實物教學法。
1.教師是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直接創(chuàng)設者。教師“導”入的語言、方式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及探索知識的欲望,這一點做得還不夠。
2.充分運用現(xiàn)有資源,給孩子主動學習提供機會,做得不夠。
二、語言活動中幼兒的學習方式之師幼互動
(一)語言活動中的言語性的師幼互動。
在語言教育中,幼兒有問題會主動提出與老師交流或與其他同伴探討交流,這就是我們說的互動。言語在語言活動中構成了教師與幼兒相互交流的基本方式。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就言語性互動可以劃分為三種形式:
1.要求性互動。所謂要求性互動,即在組織幼兒參與活動中需要說明一些游戲規(guī)則要求,或者活動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及幼兒提出的異議的語言交流。
2.指導性互動?!肚锾斓念伾分?,老師向幼兒解釋“絢麗多彩”一詞時,幼兒積極地用自己的理解來回應老師的解釋,在活動中當幼兒學習新的詞語時,教師利用示范與講解,以便幼兒學習理解,更清楚地進行語言交流即指導性互動。
3.表達性互動。教師對于幼兒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給予批評或表揚的一些語言互動。如孩子在活動中表現(xiàn)好、認真參與等,教師就用“你真棒,你最出色”等語言進行鼓勵表揚,讓孩子感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和感覺參與的樂趣。
語言活動中的互動不一定是言語之間的交流,同時有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非言語性交流。特別是大班幼兒,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主見和判斷力,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教師的這些非言語性的鼓勵和支持,同樣會增強信心。這是一種心靈之間的交流、互動,因為真誠地贊賞孩子是互動的動力,表現(xiàn)形式多為一個微笑、一個大拇指、一個OK手勢等。所以非言語性交流是言語性的互動的催化劑。
(二)語言活動中不同對象的師幼互動。
1.個體間的互動。語言活動中,教師在觀察和指導幼兒分散活動及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與幼兒之間個別的互動或者是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個別互動即個體間互動。這種互動屬于單個的意見建議和個別交流,在個體間互動過程中,不但能讓教師根據(jù)個體差異進行個別交流,而且有助于師幼之間的感情交流。
2.集體間的互動?!肚锾斓念伾分?,教師與幼兒分角色對話,后來請幼兒分別扮演散文詩中的角色,進行對話和表演。這種在集體活動中教師與全體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幼兒在集體面前勇于表達的交流即集體間的互動。
不管是言語性的師幼互動還是針對不同對象的師幼互動,當幼兒的反映和我們預設的不一樣時,我們在活動中應做到:真正關注幼兒的需要,給予幼兒充分發(fā)展的機會,適當調整自己的行為。師幼之間不再是一種灌輸與被灌輸?shù)年P系,而是互相影響、向交流的同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