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學國
摘 要: 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面臨不少教學困境,如何解決這些教學困境成為我國搞中生物教師的關注重點。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詞: 高中生物教學 困境 對策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fā)展,生物、物理等學科在我國高中課程中受到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然而課程的增加給了學生更加沉重的學習負擔,使學生的學習開始出現偏科現象,生物等學科的偏科現象尤其嚴重。
1.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中面臨的困境分析
1.1高中生物教學設施不足
在一些所高中學校尤其是農村高中學校,受經濟條件、地理環(huán)境因素及校領導的不夠重視等因素影響,學校配置的生物相關儀器和設備并不充足。事實上,生物教學中需要學校配置大量相關設備和儀器,如生物顯微鏡、數碼顯微鏡、生物纖維演示裝置、計算機數據采集處理系統等。這些儀器對于輔助生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感等均有重要作用。許多學校僅僅配置了其中幾件相關儀器,導致教師教學顯得枯燥無味,學生也不能夠很好地理解生物課本中的許多知識。
1.2教學方式枯燥
對于許多高中生物教師來說,雖然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是為了提高學生升學率,教師依然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所謂傳統教學模式是指生物教師在講臺上節(jié)課,學生在講臺下埋頭做筆記。這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內容不斷豐富再豐富,但是缺點在于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偏低。雖然學生在課堂中做了許多生物筆記,但是在課堂中學生并不能消化和記憶這些內容,為了對這些知識更加系統地進行理解,學生不得不利用不多的課余和周末放假時間進行家教學習。長時間、強力度的學習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精力疲乏,對生物學習失去原有興趣,學習效率低下。
2.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對策
2.1加強對生物設備的資金投入
與初中生物教學不同,高中生物學科內容更加復雜和抽象化,其主要內容如人體細胞、骨骼、生物、植物等知識的學習均需要利用不同的生物儀器和設備。在這其中,許多知識需要利用到多媒體技術進行直觀播放,而更多知識需要教師在課堂和實驗室中當堂進行實驗,以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對還原糖的檢測需要教師利用試管、斐林試劑等材料進行當堂實驗,以讓學生明白其中作用原理。因此,學校必須加大對生物教學設備和儀器的投入,盡可能多地為生物教師的教學提供更多輔助材料,完善教學效果。對于較為貧困的高中學校,當地政府應該采取有效的政策給予財政和設施補助,完善學校的基礎教學設備。
利用生物設備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方便教師對教學只是進行闡述,為教學提供有效的實驗依據,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驗教學對學生而言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這種吸引力比單純的多媒體教學更加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有利于學生對實驗的原理和結果進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教師在時間和材料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實驗操作。當學生自己動手做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驗之后,學生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會產生新理解,且能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樣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內容。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也能夠加深對實驗科學性的理解,增強學生對教師教學的信服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信。
2.2轉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式。生物學科的學習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更加強調其科學性和抽象性,應該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強化教學效果是當前眾多高中生物教師思考的問題。
生物教學內容根據操作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塊: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對于基礎理論教學而言,這部分教學僅僅依靠實驗是沒有辦法完成的,必須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辯證思維。這部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善于采用辯證思維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運用辯證思想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理解。如對于生物進化中遺傳和變異同自然選擇的內外因,學生應該知道二者是辯證統一關系;對于實踐教學,教師應該要采用開放式、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這部分的教學主要目的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并且通過學生自主實驗的操作,讓學生加強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并養(yǎng)成自主學習、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同時,在學生進行合作談及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及對生物學科的認識能力均能得到提高。因此,對于實踐教學,教師需要將課本知識融于實驗教學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準備相應實驗物品,而且可以讓學生自己自備材料,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實驗熱情。如,在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實驗中,教師可以在上課的前一天讓學生準備新鮮的樹葉如菠菜葉、黑藻葉等,讓學生在課程中對自己準備的材料進行顯微鏡觀察。
新課程標準要求,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處于主導地位。即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機會。尤其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只能從旁進行指導,而不能過多干預學生的實驗、討論及學習。只有當學生會運用自己的能力獲取對知識的了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當然,實驗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不是說教師要放任學生學習。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之后也需要教師對知識進行系統的、科學的總結,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3.結語
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面臨的困境有:高中生物教學設施不足及教學方式枯燥。為改變這種教學困境,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各高中學校必須增加對生物設備的資金投入,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禹.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2,03:11-13.
[2]楊崗樓.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03:100,156.
[3]李筱.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08: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