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貴香 唐仕肖 李妙榮
女,大專,護師
?
改良McRobert體位在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中的應用
豐貴香唐仕肖李妙榮
女,大專,護師
摘要目的:探討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中應用改良McRobert體位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臨產孕婦中,采樣抽取122例胎兒臍帶繞頸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仰臥截石位,而觀察組采用改良McRobert體位,比較其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第二產程時間比對照組短,試驗組自然分娩比對照組高,試驗組胎監(jiān)異常、臍動脈血氣異常、新生兒窒息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中應用改良McRobert體位,能夠有效改縮短第二產程,提高陰道自然分娩率,改善胎兒出生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改良McRobert體位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4.026
目前,為了促進自然分娩,降低母嬰并發(fā)癥,國內外有關第二產程分娩體位的研究中,大量證據(jù)表明[1-2],第二產程中應用合適的體位,可適當提高陰道分娩率,減少母嬰并發(fā)癥,保障安全。尤其是臍帶繞頸這一棘手問題,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分娩過程受阻,從而致使胎兒窘迫,甚至死亡。所以,本文就我院近兩年來,對于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的臨床治療進行歸納整理發(fā)現(xiàn),在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中應用改良McRobert體位,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22例胎兒臍帶繞頸臨床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28.41±5.82)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29±1.43)周。納入標準:(1)均為單胞頭胎。(2)臨床確診為胎兒臍帶繞頸。(3)宮縮規(guī)律。(4)臍動脈收縮期(S)與舒張期(D)血流速度比值(S/D)<3。(5)精神正常,且容易溝通者。(6)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妊娠合并癥者。(2)頭盆不稱者。(3)高危風險產婦者。(4)疑是巨大兒者。(5)依從性較差者。(6)精神異常,或無法正常交流者。(7)不愿接受研究者。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基礎護理當產婦宮口開至2 cm送入待產室,由一名助產護士全程陪同,并予以常規(guī)基礎護理:(1)心電、胎心、宮縮監(jiān)護記錄。(2)生理、心理、飲食、日常干預等。(3)密切關注產程進程,適當幫助產婦放松,減少疼痛。(4)指導產婦科學選取左側臥位,改善胎兒供血供氧。
1.2.2第二產程體位干預
1.2.2.1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仰臥截石位,指導產婦感受子宮收縮規(guī)律,待子宮收縮時向下屏氣用力,宮縮間歇時使其全身放松,以此循環(huán)往返,直至胎兒娩出為止。
1.2.2.2觀察組采用改良McRobert體位[3],(1)指導產婦感受宮縮,并掌握其收縮規(guī)律。(2)宮縮時指導產婦擺放夸張截石位,即雙足踩在托大腿的腳架前,讓髖部屈曲,使雙腿能夠充分壓向腹部,雙手緊拉床旁扶手向下屏氣用力。(3)宮縮間歇,讓產婦保持此體位不變,迅速利用腳踏式電動開關調高產床中后部(產婦臀部)角度15°~30°,保持頭低臀高位5~10 s。(4)待胎頭回縮后,助產護士再把產床調平,幫助產婦把腿伸直,并放回產床上或腳架上,讓產婦取舒適體位休息。(5)以此交替進行,直至胎兒娩出為止。
1.3評價標準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相關臨床指標:(1)第二產程時間,宮口全開到胎兒娩出的時間。(2)胎監(jiān)異常率,即胎心率<100次/min。(3)自然分娩率,經陰道自然娩出的胎兒數(shù)。(4)新生兒出生時臍動脈血氣異常率,pH<7.20,PO2<14 mmHg(1mmHg=0.133 kPa),PCO2>65 mmHg[4]。(5)新生兒窒息率,Apgar′s評分≤7分。
2結果
2.1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比較(表1)
表1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比較±s)
2.2兩組產婦胎監(jiān)異常、自然分娩、臍動脈血氣異常、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產婦胎監(jiān)異常、自然分娩、臍動脈血
3討論
早在1998年時,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就提出了“妊娠人生大事,務使母嬰安全”的號召[5],呼吁全球重視孕產婦醫(yī)療服務。而胎兒臍帶繞頸一直都是產科的棘手難題之一,可出現(xiàn)在孕期任何時間段,是胎兒分娩時的一種常見情況,多認為與胎動過頻及臍帶過長有所關系。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臍帶繞頸可自行解開。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臍帶繞頸可引起胎兒宮內窘迫,是十分危險的,纏繞較緊者可影響臍帶的血流通過,或可影響胎兒供血供氧,造成胎兒胎心減慢,致使胎兒嚴重缺血缺氧,最終致死。對此,我院應用改良McRobert體位對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進行體位干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
改良McRobert體位在保持McRobert體位不變的基礎上,著重了用力效果的改良[6]。其干預要點及臨床優(yōu)勢在于:(1)讓懸空的雙腿有支撐點,使其屏氣用力效果更好、更到位,有效縮短了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時間。(2)配合產床角度調節(jié),形成頭低臀高體位,加大出口前后徑,利于帶動臍帶往后回縮,利用宮縮間歇為臍帶繞頸胎兒創(chuàng)造“缺氧緩解期”,從而有效降低因臍帶繞頸而引起的不良情況發(fā)生,使胎心監(jiān)護、臍動脈血氣異常情況減少,促進胎兒自然分娩,提高新生兒質量。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第二產程時間比對照組縮短了將近一半,而且觀察組在胎監(jiān)異常、自然分娩、臍動脈血氣異常、新生兒窒息等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優(yōu)勢明顯,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相關文獻[7-8]結論一致。
由此可見,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中應用改良McRobert體位的效果確切,應用前景廣闊,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常云.第二產程異常及處理方法的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1):104-105.
[2]宋亞莉.單胎頭位臍帶繞頸全產程連續(xù)胎心監(jiān)護的意義[J].吉林醫(yī)學,2011,32(23):4763-4764.
[3]陳彥紅,許春梅,萬里凱,等.超聲指導胎兒臍帶繞頸宮內復位治療的應用價值[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28(1):64-66.
[4]曾育玲,聶郁林.胎兒臍帶繞頸產程觀察及護理過程中的風險管理[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3):464-465.
[5]鄭紅晶,祁蘇娥,王衛(wèi)平.風險管理在胎兒臍帶繞頸產程護理過程中應用的效果探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28):90-92.
[6]丁麗.分娩期胎兒臍帶纏繞對產程、分娩方式及圍產兒預后影響分析[J].淮海醫(yī)藥,2011,29(1):52.
[7]何小華,陳蘭英,王淑芹,等.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中應用改良McRobert體位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11):39-41.
[8]鄭志如,顏麒麟.臍帶繞頸的產程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1):402-403.
(本文編輯馮曉倩)
(收稿日期: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