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云玲
[摘要]當前學者關于微電影的研究主要從概念界定、傳播形式、廣告營銷、藝術特征等方面進行研究,但從敘事學視角對微電影的審美特征進行研究的論文還比較少。實際上,微電影開創(chuàng)了影視作品新的敘事方式,形成了有別于傳統電影的獨特的審美特征。文章從后現代的敘事結構、個性化的敘事風格、多樣化的敘事主題三個方面,以敘事學視角分析微電影的審美特征,希冀彌補現階段研究的不足,進而為微電影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微電影;敘事學;視角;審美特征
微電影作為一種新興的電影藝術形式,其短小精悍的形式、緊湊充實的情節(jié)、新穎獨特的構思契合了當代觀眾的觀影訴求,開創(chuàng)了一個個人影像自由表達的新時代,呈現出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1]《老男孩》《一觸即發(fā)》《11度青春》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微電影作品,借著微時代的這股浪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觀眾面前,呈現出勢不可擋的發(fā)展趨勢,這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學界對這一新興的藝術形態(tài)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當前學者關于微電影的研究,主要從概念界定、傳播形式、廣告營銷、藝術特征等方面進行研究,但從敘事學視角對微電影的審美特征進行研究的論文還比較少。實際上,微電影開創(chuàng)了影視作品新的敘事方式,形成了有別于傳統電影的獨特的審美特征。因此,本文將從后現代的敘事結構、個性化的敘事風格、多樣化的敘事主題三個方面出發(fā)對微電影在敘事方面的審美特征進行較為全面的研究,以期能彌補現階段研究的不足,進而為微電影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后現代的敘事結構
微電影在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下應運而生,被視為網絡傳播中的新寵兒,呈現出強勁的發(fā)展?jié)撃堋W鳛橐环N新興的影視現象,微電影在敘事結構上打破了傳統電影的敘事模式,用抽象化的時空觀念與碎片化的拼貼手法來講述故事,呈現出鮮明的后現代特征。[2]
首先,后現代的敘事結構在微電影中表現在非線性的敘事策略。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西方的一種文化思潮,在思想藝術領域產生了十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后現代主義力圖打破封閉的敘事模式,通過非線性的敘事策略來講述故事,以此來為觀眾創(chuàng)造廣闊的審美空間。[3]以往的電影采用線性的邏輯順序,即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這樣的結構來安排情節(jié),這種敘事模式很容易使觀眾把握故事發(fā)展的大致脈絡。而微電影自身最大的特點就是“微”,這主要表現在它本身短小精悍的形式上。微電影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整地展現故事的原貌,這就意味著以往電影中循序漸進的敘事方式不再適合微電影。非線性的敘事方式解決了這一困境,開創(chuàng)了多元化電影敘事的新篇章。如微電影《我在泉州遇見你》采用散文式的敘事方式,講述了兩個分手的男女在泉州各自找到自己另一半的故事。這部時長僅有11分鐘的短片,在充滿詩意的語言中,緩緩道出兩對青年男女在泉州相識、相戀的愛情故事。影片淡化了故事的情節(jié),將重心放在了展現泉州大街小巷的美景上,以此營造了一種唯美、淡雅的影像風格。再如2010年上映的微電影《老男孩》,影片選用倒敘的手法講述兩個“老男孩”追尋夢想的感人故事。電影一開始就打碎了線性的敘事模式,采用倒敘的手法呈現“筷子組合”在歡樂男生舞臺上的情景。
其次,后現代的敘事結構還體現在碎片式的多元拼貼。微時代受眾群體快節(jié)奏的觀影習慣和碎片化的行為傾向,使得微電影呈現出極強的生命力。由于時長的限制,微電影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不可能像傳統電影那樣平鋪直敘、面面俱到。因此微電影在敘事方式上另辟蹊徑,采用壓縮故事內容、凸顯戲劇沖突等手段巧妙地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增強敘事的效果,以此給觀眾帶來持續(xù)不斷的驚喜?!稌r間門》《回到過去說愛你》《女生日記》等微電影都是采用這種模式來完成敘事的。微電影在敘事結構上的非線性敘述特點必然會導致碎片化拼貼手法的使用,這突出表現在敘事時空的跳躍與斷裂。例如,在微電影《一架紙飛機引起的回憶》中,導演以追隨一架紙飛機作為敘事焦點,通過交錯式的時空結構來講述故事。又如,筷子兄弟主演的電影《老男孩》運用多元拼貼的藝術手法,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來回穿梭,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使電影獲得了一種陌生化的敘事效果。電影一開始將時間鎖定在了現在,展現了“筷子組合”參加“歡樂男生”的情節(jié)。隨后,電影以回憶的形式講述了肖大寶與王小帥學生時代的青蔥歲月。最后電影回歸現實,講述兩人參加選秀節(jié)目的點滴過程。《老男孩》在交錯的時空中來回穿行,以此來拼貼故事,呈現了鮮明的后現代特征。
二、個性化的敘事風格
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聽表現形式、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微電影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影表現形式,其具有投資成本少、進入門檻低、制作周期短等先天優(yōu)勢,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電影傳播形式。與傳統的電影相比較而言,微電影在敘事風格上體現出鮮明的個性化特征,這主要表現在戲謔化的敘事風格和簡潔明快的敘事節(jié)奏兩個方面??梢哉f,通俗化與狂歡化的影像風格是微電影之所以受人歡迎的重要原因所在。
微電影在敘事風格上體現出簡潔明快的特征。緊湊的敘事節(jié)奏、簡潔的敘事風格使得微電影呈現出別樣的審美魅力,滿足了現代大眾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在多元化的新媒體時代,受眾的審美需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追求短小而精悍的快餐式文化產品就是一個顯著的表現。[4]微電影恰恰具有這方面的優(yōu)勢,于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微電影應運而生,呈現出勢不可擋的發(fā)展態(tài)勢。《熱血雷鋒俠》《四夜奇譚》《婚紗照》等電影的篇幅有限,最長的僅一個小時,最短的也就只有幾分鐘而已。微電影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就要求電影必須在緊湊、快速的節(jié)奏中講述故事??梢哉f,微電影自身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其在敘事風格上呈現出簡潔、明快的審美形態(tài)。例如,懸疑微電影《一觸即發(fā)》講述吳彥祖為了將新科技轉送到安全地帶而與Lisa合作突出重圍,最終安然守護高科技未落入壞人手里的故事。電影一開始就迅速進入主題,沒有過多地交代事件、人物背景等信息,這使得影片重點突出,符合微電影的敘事風格。再如,微電影《我在泉州遇見你》僅在11分鐘的時間里就向觀眾講述了兩對情侶之間的愛情故事,而對于影片開始一對情侶為什么分手、后來的兩對情侶如何相戀等細節(jié)卻未做交代。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敘事方法。但也正因為這樣,才使得微電影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緊湊之美。
其次,微電影個性化的敘事風格表現出鮮明的戲謔化審美風尚,給觀眾帶來審美上的愉悅感。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的審美形式,微電影利用拼貼、戲仿、解構等多樣化的敘事技巧來擺脫傳統敘述框架的束縛,進而達到消解權威、實現個性表達的目的。例如,盧正雨執(zhí)導的電影《絕世高手》講述了盧小魚為了替師父報仇,苦練武功,最終打敗了魔教三圣,奪回了《絕世武功》秘籍的下冊。此時劇情出現反轉,原來所謂的魔教三圣都是盧小魚的至親,而復仇的故事不過是他在走火入魔之后的幻想罷了。電影中大量無厘頭式的笑點、荒誕不經的敘事風格都令觀眾眼前一亮,讓人忍俊不禁?!督^世高手》將搞笑元素運用得淋漓盡致,電影無論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還是臺詞的設計上,抑或是音樂背景的使用上都別出心裁,真正將黑色幽默發(fā)揮到了極致。例如,絕世高手白眉在昆侖山頂隱居多年,只收過一個徒弟,那就是盧小魚。但是跟隨師父學習武功的盧小魚并沒有學到什么真功夫,卻練成了只要音樂一響起就翩翩起舞的“嚯哈神功”。而白眉在小魚面前展示絕世武功的時候,小魚請求師父將武功傳授給自己。這時白眉答應只要自己一天不死,就一定會教他。但下一秒鐘白眉就遭人暗殺,一命嗚呼。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不僅展現了電影情節(jié)的荒誕,還真正發(fā)揮了黑色幽默的喜劇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三、多樣化的敘事主題
伴隨著大眾傳媒的迅速崛起,網絡視頻播放平臺的日益完善,微電影得以崛起并且迅速風靡,表現出強勁的生命力,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fā)展勢頭。作為新技術和時代下的產物,微電影在內容上融合搞怪、幽默、通俗等元素,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感受。微電影在敘事主題上幾乎涵蓋了傳統電影中所有的主題內容,從愛情主題到追憶青春,從校園文化到時事熱點,其題材涉及之廣、內容涉及之豐富令人驚嘆。[5]
首先,展現普通人的情感生活是微電影的一大敘事主題。微電影無論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還是故事題材的選取上都以貼近現實,表現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酸甜苦辣為主要內容,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平易近人的親切感,很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比如新銳女導演白筱嫻執(zhí)導的電影《你不來,我不老》,講述了一段苦澀的戀愛故事。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因為各自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被迫分開:男孩離開家鄉(xiāng)去上大學,女孩因為現實的壓力而來到都市打工。當厭倦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華之后,女孩回到了家鄉(xiāng),她發(fā)現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電影在清新唯美的敘事基調中講述了一段青澀而美好的初戀故事,看后令人唏噓不已。再比如盧正雨執(zhí)導的電影《婚紗照》,講述一對夫妻在補拍婚紗照的時候遭遇了壞人的挾持,兩人為了自保而互相攻擊,最后妻子為了保護自己的丈夫而被歹徒殺死。電影在敘事方式上采用了先抑后揚的策略,講述了男主人公對自己妻子的厭惡與不滿。但是最后身為丈夫的盧小魚才發(fā)現原來妻子一直是愛自己的,但為時已晚。微電影在題材的選取上除了表現愛情主題外,親情也是其重要的敘事元素。如《父親》中感人至深的父女親情,《閨蜜》中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暖暖相送》中的濃濃溫情,很容易觸動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關注時事熱點,反映社會現實是微電影的又一個敘事主題。網絡平臺具有表達的隨意性與自由性等特點,這為微電影的自由創(chuàng)作提供了先天的優(yōu)勢條件。因此,與傳統的電影題材相比較而言,微電影對社會敏感話題的關注、對時事熱點的書寫是不遺余力的。微電影更像是民意、民生的傳聲筒:它緊扣時代的脈搏,在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下暢所欲言,對社會現實進行辛辣的諷刺與無情的嘲諷,蘊含著深厚的思想底蘊。例如,微電影《微博有鬼》三部曲將目光聚焦在微博這樣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通過三個故事揭示了在全新的社交媒體下人性的復雜與扭曲,以此來喚起網民對微博應用的理性思考。再比如微電影《雇工人生》以動畫的形式在短短7分鐘的時間里探討了社會與人性之間的關系,道盡了人生的真相:原來我們都處在一個“雇傭與被雇傭”的社會網絡中,實際上我們在雇傭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雇傭。電影從始至終沒有一句臺詞,只是在客觀的呈現中展現了現代人的生活處境,諷刺了社會的冷漠?!陡傻分袑Π萁鹋男晾敝S刺,《阿澤的夏天》中對農民工問題的關注,《父親的背影》中對貪污問題的揭露,都集中體現了微電影的社會功用。這類取材于現實熱點的題材很容易吸引觀眾的眼球,滿足了觀眾多樣化的精神需求。
微電影在數字媒體時代異軍突起,憑借靈活多樣的敘事技巧、豐富多彩的題材內容、別出心裁的傳播手段等特點日益受到大眾的青睞,成為網絡傳媒下的新寵?!恶R格回家》《父親的謊言》《符號》《交易》等一系列微電影的出現,豐富了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給全民帶來了一場場視覺盛宴。微電影作為后起之秀,它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大眾的觀影方式,更為電影的發(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開拓了電影事業(yè)新的審美領域。
[參考文獻]
[1]鄭曉君.微電影——“微”時代廣告模式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06).
[2]鄭軍,王以寧,白昱.新媒介語境下微電影的后現代敘事特征初探[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6).
[3]張世英.“后現代主義”對“現代性”的批判與超越[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1).
[4]梁建華.論“快餐文化”與青少年價值觀教育[D].開封:河南大學,2008.
[5]王娟.中國微電影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