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上有了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養(yǎng),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中輕松學習,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政治;興趣;效率;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16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44
隨著教學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zhàn),雖然他們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上有了不小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政治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對新教材的處理能力也不夠強等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教學效率的提高。政治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不同,它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做事、學會怎樣與人合作,更加全面地提高認識社會并且適應社會、掌握分析各種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政治教學最主要的是素質教育,因此要求政治教師本身的素質也要過硬,所謂的過硬不僅僅是指教師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能力,同樣的,教師平時的言行修養(yǎng)和道德覺悟也要有所提高。
因此,教師要做好終身學習的榜樣,不斷吸取新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專業(yè)的學科,網絡、電視、新聞等等多樣化的知識內容都可以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來豐富課堂教學,同時善于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盡量少走彎路。教師也要做到為人師表的責任,首先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學生,所以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覺悟水平,要有高尚的師德和言行舉止才能帶動學生修心立品。要時刻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和對學生負責任的態(tài)度。
二、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
新課改的理念不再是只看重結果,而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學的過程。學習的方法要因人而異,教師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應該解放他們的感官,讓他們自覺地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政治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同樣一個觀點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結合實際闡述自己的觀點。
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但是至于怎樣才能學好?就要靠學生自己了。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了學習的好方法,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或討論或思考,再或者從社會實踐中去尋找答案,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慢慢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掌握新的知識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曾經的舊課程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刻板、生硬、了無生趣,雖不至于到了“談政色變”的地步,但是若要說對政治課的興趣所在,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得出來。新課程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它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不是教師單純的教而更多的是學生怎么樣去學。
在政治教學中,一個好的課程導入,往往會影響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其實以現代社會的條件來說,我們并不缺教學工具和信息,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完全可以讓學習內容變得“圖文并茂”,讓學生身臨其境,中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也有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一面,很多政治性比較強的內容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譬如年輕人喜歡的幽默感和漫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加生動和形象,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才會想要去探索究竟、積極進行思考、熱情地討論。
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政治課完全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教學。教師是不是受歡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身心的發(fā)展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和學生之前的關系應該是和諧、民主的。教師要適時地融入到學生當中去,積極地和學生展開討論,與學生打成一片,尋找更多的共同話題,彼此之間建立信任,互相理解,及時發(fā)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真正意義上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這樣,教師的工作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總之,教師不但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還應該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使自己能夠完美地適應教改的需要。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需要我們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此事任重而道遠,我們只能通過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chuàng)新,最終實現和新課程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