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含
整個孕期,準媽媽不可能都在家里窩著。有的職場準媽媽還得每天上下班,而有的準媽媽也會做一些長短途旅行。不管出門干什么,一定要保證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健康安全。這是孕期出行的重中之重。首先,出行的時間段要選好,懷孕18周~24周之間是準媽媽出行比較安全的時段。因為這一時期流產的危險低,準媽媽也不像之前那樣會惡心、嘔吐不舒服,同時也沒有早產的顧慮。
上班族媽媽錯峰出行
對于上班族媽媽來說,出行是每天必須做的事情。隨著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每天出行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要。每天在路上,不管準媽媽自己開車、騎車還是坐車,都要盡量選擇錯峰出行。
懷孕初期及晚期別騎車
自行車或電瓶車在很多中小城市還是主要的出行工具。有的準媽媽在懷孕前就一直騎著車出行,突然懷孕了不騎了,可能覺得不習慣。但為了寶寶的安全,在懷孕的初期別再騎車出行,選擇公共交通工具或搭車出行是比較安全的選擇。而孕晚期騎車危險更大,一旦發(fā)生撞傷很可能引起軟組織損傷或者早產,特別危險的是外傷有可能引起胎盤早剝、陰道出血,而有可能發(fā)生宮內窒息、死亡等危險。
坐地鐵有技巧
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大城市,高峰期地鐵已經擁擠到恨不得車上的人都臉貼臉,背貼背了。如準媽媽不得不在高峰期出行,并一定要搭乘地鐵,建議不要死命去擠,而是選擇人相對少的時候上去,上去后立刻找一個不會擠著肚子的地方站著,離門遠點,最好是靠近座位的地方,讓坐著的人看得見,方便別人給讓座。
路上帶著糖
在懷孕初期有的準媽媽容易發(fā)生低血糖,因此,上下班的路上最好在包里放幾顆糖。另外,孕期不要空腹出門,早上吃完早飯出門,下班的時候可以補充一些點心或水果再出門。
結伴出行
懷孕以后準媽媽上下班最好不要獨自一人了,找個伴一起上下班,以便有個照顧,當然,能讓老公接送那就最好不過了。
遠行,需要做好功課
有的準媽媽不得不在孕期選擇出遠門,有的選擇回老家生產,有的過年需要回去看父母,有的還想在孩子出生前再浪漫一次,和老公去度一次假……不管哪種遠行,準媽媽在出發(fā)前都要做足功課。
選擇最舒適最適合的交通工具
最舒適的交通工具未必是飛機,對心臟不好的準媽媽來說,平穩(wěn)的火車可能最舒適,高鐵出行方便又舒適。而對300公里之內的路程,搭乘汽車出行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每到一個服務站還可以下車休息伸展一下。如果路程較遠,2000公里以上,若準媽媽沒有身體上的不適,那么,縮短旅途時間,搭乘飛機盡快到達目的地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遠行之前先做孕檢
準媽媽在選擇遠行前,要去醫(yī)院做一次孕檢。即便沒有到該孕檢的時間也要去一次,并告訴醫(yī)生出遠門的事。這樣可以全面評估一下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健康情況,讓自己放心出門。
帶上常備藥
長途旅行,容易感到疲倦,抵抗力也會下降。因此,建議在出行前要帶些對胎兒沒有傷害的常備藥,也要隨身帶著孕期吃的維生素和鈣片,以便及時補充。
多喝水
準媽媽最好為自己準備一個保溫杯,不管是在飛機上還是火車汽車上,都要多補充水分。盡量喝溫開水,不要喝飲料或咖啡、茶。
準備一張卡片
如準媽媽是自己一個人遠行,建議準備一張卡片,上面記錄自己的孕期情況及家人聯(lián)系電話,以便遇到不好情況時可以隨時拿出卡片求助。
路上不要隨便吃東西
有些旅行路上時間比較長,準媽媽又容易感到餓。不管怎樣,建議準媽媽都不要吃看上去不干凈的食物,應選擇干凈的餐廳吃飯,也不要吃太辣太涼的食物。準媽媽最好隨身攜帶一些餅干、堅果等零食,以便餓了時墊墊肚子。
感到不適要及時求助
不管是在火車上還是飛機上,如遇到以下情況要及時聯(lián)系乘務員,請求幫助:不明原因的腹痛、陰道出血、宮縮、陰道大量排出水樣液體(羊膜破裂)等。
準媽媽應對出行有妙招
上下班一定要老公接送
我從知道懷孕那一刻起就跟老公商量,讓他上下班接送我。他也很忙,但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兩個人共同面對的大事,再忙也就這幾個月。還好,他堅持下來了,回憶起那段時光,我們都感到很幸福。
出門多帶些衣服
過年回南方老家,沒有暖氣,可把我凍壞了。因此,我建議出門一定要多帶衣服,不要讓自己凍感冒了。
數(shù)胎動
我在路上沒事的時候就數(shù)胎動。如果旅行的時間長,我會每天都數(shù)。我一般是在早晨、中午、晚上各測一次,將三次測得的數(shù)值之和乘以4,就是12個小時的胎動數(shù)。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注意力集中,將雙手放在肚子上,用糖做標記,胎動一次就放一顆糖到盒子里。
不可以出行的情況
之前懷孕有過流產史、早產、提早破水,本次懷孕檢查出有胎盤異常,例如前置胎盤、胎盤剝離,或者在本次懷孕期間出現(xiàn)過先兆性流產或陰道出血,有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嚴重貧血等,建議有以上情況任何一種的準媽媽不要做長途旅行。另外,懷多胞胎的準媽媽,最好也不要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