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暢
家教Family Education
如何高質量地參加家長會
文|劉暢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家長會嗎?我們先到家,等待著父母回家,在忐忑不安中寫著作業(yè),坐姿也比往常規(guī)范了很多。無數的問題從我們的腦海中云集起來:“我考的成績媽媽滿意嗎?”“老師會跟媽媽說我違反紀律的事情嗎?”“媽媽會不會很生氣然后揍我一頓?”在我們那一代人心里,家長是教師約束與管理學生的助手,家長是可怕的,請家長是可怕的,家長會也是可怕的。那么,今天的家長會是怎樣的?我們應該如何高質量地參加家長會呢?
今天,時代變了,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教師也從知識信息的權威者轉變?yōu)榻涷灥姆窒碚吲c引導者。我經常聽到有些老師的抱怨:“有些高學歷的家長很喜歡對我的教育指手畫腳,越來越難應付了!”事實上,雙方應該各打五十大板!家長要充分相信教師的專業(yè)技術,教師應該歡迎家長參與到教育教學中來,這種思維的轉變便是新教育,是對學生發(fā)展有益的教育。
家長會是家庭與學校的橋梁,是家長與教師溝通的平臺。我們已經欣喜地發(fā)現,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已經不再局限于家長會,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人們通過互聯(lián)網工具實現了即時溝通,家長可以通過微信、飛信、家校通等方式隨時與教師取得聯(lián)系,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那么,我們還需不需要家長會呢?這一種傳統(tǒng)的家校溝通方式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家長來到學校開家長會,表現出了家長對于教師的尊重,以及對教育的重視。教師是一種高度奉獻的職業(yè),他們的工作需要得到關注與支持。家長對于教師的尊重,其實就是對教育事業(yè)的支持。其次,家長需要了解學生的校園生活與班級生活。親子之間的溝通是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礎上的,家長對于學校的建筑、人員、文化特色不了解,就無法與孩子溝通學校的生活。再次,面對面的溝通,更加直觀與直接,教師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回憶整理出孩子存在的個別問題,這是線上咨詢無法做到的。
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家長會的重要性,但更多的家長是沒能正確參與家長會。我經常聽到有些家長向我反映他們對于家長會的看法:“有時候老師在會上講的很多關于班級的事情,我們并不太感興趣,主要就想了解自己家孩子的學習狀況、排名和優(yōu)缺點?!币赃@個初衷參與家長會,一定是收效甚微的。
從問詢型家長向學習型家長轉變
“您快說說成績吧!”“排名表在哪?”這樣的問詢表現出了家長內心的焦躁不安,也表現出家長對于教師工作缺乏理解。每一位班主任老師在家長會之前,都會系統(tǒng)梳理問題,包括教育部、教委政策,學校更新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在校園中集中出現的問題行為,學校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這些內容都與每一個學生息息相關,也是學生無法自己處理與解決、需要家長來協(xié)助的內容。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家長在來參加家長會的途中,就要把自己“倒空”,成為一個耐心傾聽、認真記錄的學習型家長。
從只關注自己孩子向關注班級轉變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當中的,學生與班集體時刻在互相影響、互相塑造之中。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條小魚,班級就是他的池塘。作為家長,我們既要了解小魚,也要了解池塘。班里的文化、班里的活動、班里的風氣都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除了在家中與孩子溝通了解以外,家長會是了解班級環(huán)境最好的途徑。你對于班級的好奇,也會帶動孩子對學生生活的熱愛。
從給教師挑毛病向幫助樹立教師權威轉變
學校與家庭的最大區(qū)別,除了集體生活以外,便是生活中權威形象的轉變。學生開始逐漸從效仿父母向效仿教師轉變,教師逐漸成了學生心目中的偶像。過度的質疑會弱化教師形象,對于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危害很大。家長不要當眾去質疑教師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如果有想法可以私下與老師探討,切不可以導師的形象出現在教師面前。
從低質量問題向高質量問題的轉變
有些家長就是沖著成績和排名去開家長會的,實際上一次考試的成績與排名是最沒有含金量的問題。建議家長在參加家長會之前,能夠梳理一下自己的困惑,尤其是孩子在家中的表現。教師非常希望家長和她分享這些信息,這樣可以更加準確客觀地分析孩子的問題。
隔行如隔山,要知道教育是一門專業(yè)的技術。教師接受了大學里專業(yè)的技術學習,掌握了教育的理論基礎。與此同時,教師與學生在一起學習生活,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不會局限于就事論事,而是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社會化水平等多方面進行系統(tǒng)分析,抓住學生問題的根源。針對學習成績,教師們往往也會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環(huán)境等多方面進行學情分析。就考試而言,教師會在家長會中闡述自己的分析思路,幫助學生進行歸因,而這個其實才是考試的真正目的。
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
如今,學校的家長會辦得越來越有特色,而且非常希望家長能夠鼎力支持。比如有的學校會開展親子運動會、親子閱讀沙龍,還有的學校舉辦了“家長大講堂”——學校在借助校外資源豐富自己的教育內涵時,發(fā)現家長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社會教育寶庫。家長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可以為學生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作為家長,積極地配合學校或班級工作,會讓孩子產生自豪感,激發(fā)孩子的集體意識,更加愿意參與豐富的校園活動。
時代在變化,在教育領域,家庭—學?!鐣呀浫灰惑w,家長與教師的關系是合作關系,合作關系便意味著互相依賴、目標一致,雙方要保持平等。家長會上的充分溝通可以減少家長經常性地向教師詢問孩子的情況,同時也減少了由此給教師帶來的心理壓力。要知道,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應成為教師工作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協(xié)助教師工作,請從開好每一次家長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