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型情景交響歌劇《木蘭詩篇》呈現(xiàn)的是一種嶄新的藝術形式,它以交響樂為靈魂,以“中國歌劇”這種藝術形式來重新詮釋、歌頌花木蘭,劇中音樂形式極為豐富,其中多首詠嘆調更是優(yōu)美動人、抒情浪漫、極富光彩。本文在對該劇“花木蘭”的扮演者雷佳的演唱藝術探索下,以其中的經(jīng)典唱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為切入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歌劇;木蘭詩篇;藝術探索;演唱技巧
在中國,花木蘭的名字是大家所熟知的,宋代的郭茂倩編纂的《樂府民歌》中的《木蘭辭》就是講述了花木蘭這樣一位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女英雄替父從軍的故事。大型情景交響歌劇《木蘭詩篇》是由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關峽老師對《木蘭辭》中的花木蘭故事改編而成的優(yōu)秀作品,該劇中以優(yōu)美感人的音樂語言近乎完美的演繹了這個古老的故事。《木蘭詩篇》自2004年首演以來,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它的成功除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打動人心的音樂,絕美的舞蹈,精美的服裝外,與中國民族歌劇的演唱技巧及歌唱家的演唱也是分不開的。作為《木蘭詩篇》中木蘭的第二代扮演者,歌唱家雷佳在其中的演唱技巧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就我個人而言,整個歌劇里最能讓人感動的就是《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這個唱段,下面就是以這個唱段為切入點來分析雷佳的的演唱特色。
一、收放自如的氣息
學會正確的呼吸是個歌唱者要做到的首要工作,在民族歌劇的演唱中,正確把握科學的氣息調度和完美的氣息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始終做到聲短氣不斷,是我們致力追求的演唱狀態(tài)。
雷佳老師在鄒文琴先生的系統(tǒng)訓練及悉心的指導下,探索出了用一套借鑒西方發(fā)聲方法結合中國傳統(tǒng)唱腔來表現(xiàn)中國歌曲的演唱方式,將極具中國民族韻味的咬字,行腔,吐字建立在正確的良好的氣息支持之上,從而使得演唱的聲音自然通暢的從中聲區(qū)過渡到到高聲區(qū)更有立體感,更具穿透力,以及強烈的藝術爆發(fā)力和感染力。這種方式在《木蘭詩篇》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xiàn)。
“夢里依偎在你的懷中,想說愛你卻又不能,這苦澀的滋味啊,讓我的心感到好痛好痛”,該句中的旋律橫跨11度基本都處于中聲區(qū),雷佳老師通過保持氣息的深度和呼吸的流暢來避免喉頭不穩(wěn)和肌肉緊張的現(xiàn)象。加上她在演唱時的充沛飽滿情緒使得聲音有較強的共鳴支持與穿透力,成功的表現(xiàn)出了女主角這種用借物詠人的方法對心中愛人抒發(fā)的濃濃的愛意與眷戀之情 。
二、咬合精準的母音
清王德暉、徐沅澂合著的古典戲曲音樂論著《顧誤錄》中說:“惟腔與板兩工,唱得出字真,行腔圓,歸韻清,收音準,節(jié)奏細體乎曲情,清濁立判于字面,久之嫻熟,則四聲不召而自來,七音啟口而即是,洗盡世俗之陋,傳出古人之神,方為上乘”。這段唱論主要是針對吐字、咬字以及其與聲音的關系而言的,說明我國古人就很重視歌唱時的母音純正問題?!白终粓A”是每一位聲樂學習者要力求達到的目標,“語音純正”是歌唱者必須遵循的美學標準。
在《木蘭詩篇》的演唱中,雷佳的咬字,字頭準,字腹延長而不變形,字尾收的干凈異常,最大限度的保持住與之前母音一樣的腔體和位置,從而保證音響色彩的統(tǒng)一。
“啊,哥哥,我的好哥哥,我多想親親的喊你一聲”其中的“啊”字包含著這位外表堅強而果敢的女英雄對心儀青年將軍的愛慕之情,雷佳演唱時“字頭”很清晰,富有顆粒陛,聲音飽滿且有彈性。雷佳在整個樂句的演唱情緒飽滿,自然而深情,不矯揉造作、拖泥帶水。針對本句中最重點的“啊”字,這也是歌詞中第一個開 El母音,她通過增加氣息的支持與注意調節(jié)腔體的打開程度等技巧將聲音有效的集中起來,令聲音清晰無誤的傳遞到觀眾的耳朵里。同時,歌詞中“好”、“哥”兩字也是開口母音,同樣也是運用氣息的支持與腔體的統(tǒng)一得以解決。
三、情真意切的感情
音樂是感情的藝術。演唱者在演唱時必須用心去揣摩聲樂中的傳情與含韻,以達到“聲情并茂”這一歌唱的美學標準。《樂論》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必唱者先設身處地,模仿其人之性情氣象,宛若其人之自述其語,然后其形容逼真,使聽者心會神怡,若親對其人,而忘其為度曲矣。這一段論述認為抒發(fā)人類情感是音樂的本質,演唱者在演唱前要認真體會所要演唱的內容,進而由內容出發(fā)以對作品進行深情的解讀。
在《木蘭詩篇》的演唱過程中雷佳特別注意對作品的情感處理,她通過對氣息和聲音的高度控制、對作品的節(jié)奏和力度進行的精妙處理及對人物人物情境準確把握,通過高超的演唱技巧展示來充分表現(xiàn)人物的情感。再加上她完美的咬字所達到的聲音和情感的完美統(tǒng)一,使得字字聲聲中浸透真情,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彩絕倫的“潤腔”
“潤腔”是中國民族聲樂藝術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對唱腔加以美化、裝飾、潤色的獨特技法?!皾櫱弧敝饕靡钥坍嬓愿窦耙饩?,無法獨存,但其作用卻是無法忽略的。它與歌曲旋律相輔相成,通過各種技法來圍繞著曲情而進行,彌補旋律音情感表達力的不足,從而使得歌唱感情淋漓盡致的表達?!翱鸶裨谇?,而色澤在于唱”“潤腔”的嫻熟運用不僅可以使聲音充滿意味,而且能抓住聽眾的心以與聽眾產(chǎn)生共鳴。而在《木蘭詩篇》的演唱中,為了使演唱更富于韻味和民族聲樂的審美特色,雷佳便采用了多種“潤腔”技巧。
(一)裝飾性的潤腔
在本曲開始的兩句“啊,哥哥,我的好哥哥”的感嘆句之后,木蘭唱出“我愛這綠葉花海,我愛這流水淙淙,我愛這草原清風撲面來,我愛這彩蝶翻飛情意濃”這樣描繪美麗大自然的語句。樂句雖處中音區(qū),但雷佳對波音、三連回滑音等裝飾性的潤腔的精準把握,既刻畫了木蘭當時的似水柔情,又反映了內心波濤洶涌的激情,真正做到了“腔無虛設,腔為情役,恰到好處”。
(二)運用力度變化潤腔
“在中國民族唱法中,尤其是在傳統(tǒng)的戲曲、曲藝唱腔中,經(jīng)常會有許多結構復雜、曲調豐富,情感多變的戲劇性唱段,都以聲音的輕——重,強——弱,收放的不同力度的對比來渲染情緒,增加音樂矛盾,突出高潮,從而達到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的目的”。 詞意以及情感變化的過渡,增添了音樂的流動性。
“我最親的人,靠近我讓我感受你的溫暖,我最愛的人,擁抱我讓我感受你的激情”這幾句動人歌詞中雷佳的咬字吐字是相當?shù)囊?guī)范,尤其在“暖”和“情”字的演唱上顯得完美無缺。這些微小的語言處理對整個唱段增添了彩筆。她的完美演唱把木蘭心中對劉爽的那份真摯愛情的渴望抒發(fā)的準確而感人,從而使得整首唱段顯得愈發(fā)的動聽,美妙,感人。
(三)運用傳統(tǒng)戲曲拖腔潤腔
“讓這綠野鮮花為媒,讓這藍天流水作證,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边@是整首詠嘆調的最終樂句,也是旋律性與歌唱性最強的一個樂句。雷佳在表現(xiàn)此樂句時運用傳統(tǒng)戲曲中“拖腔”的處理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使歌聲產(chǎn)生一種既翻轉悠揚又優(yōu)美穩(wěn)重,極具深情的綿綿意境。
五、結論
《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這首詠嘆調是最能鮮明體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與精神思想的一首詠嘆調,是整部歌劇女主角的核心音樂動機,是歌劇《木蘭詩篇》中所有詠嘆調中最重要的一首,是詮釋木蘭這一角色的點睛之筆,雷佳的演唱兼民族、美聲、戲曲之美,涵渾大氣,靈秀韻致,她音質清澈純美,富于變化,極具張力與穿透力,又極富藝術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具有國際化的聲樂審美價值,帶給中外觀眾絕美的藝術享受,無愧為“最中國的聲音”。
【參考文獻】
[1]孫芳.淺析情景交響音樂<木蘭詩篇>的藝術特色與文化理念[J].音樂論壇,102.
[2]金鐵霖.金鐵霖聲樂教學文集[C].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35.
[3]石堯堯.歌劇《木蘭詩篇》選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演唱分析[J].樂府新聲,2014.
作者簡介:孔燕群,本科學歷,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4級在讀研究生,講師職稱,南昌大學共青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