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2015年末,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在樂視上線。這部沒有一個大明星、成本還不到2000萬的“窮劇”,幾乎沒有任何宣傳,卻在開播后一夜爆紅,被網友直呼“此劇有毒,看了就停不下來”。
《太子妃升職記》的首輪播放成績驚人:36集(每集只有二十幾分鐘,只有普通電視劇的一半時長)共獲得了26億次的播放量,單日播放量最高超過了2億,并且連續(xù)10天霸屏,登上新浪微博話題總榜第一名,累計發(fā)射彈幕超過1300萬條,微博口碑、豆瓣評分和總收視量,也秒殺掉了有眾多明星、億元級別投資的大制作電視劇。截至2016年3月10日,已誕生了32億的總播放量,成為當之無愧的網劇黑馬。
該劇制作人之一田凱稱,“想過這部戲會火,沒想到會這么火?!彼硎?,當初樂視購買這部小說時穿越類題材正火,而當決定拍這部劇時,此類型網文翻拍的熱潮基本褪去。當他在朋友圈公布啟動這個項目時,幾乎無人看好。但是,他看中小說“男穿女”新穎之處正好符合熱衷網絡的80后、90后觀眾興趣點,并針對市場需求對這個并不熱門的IP進行了深入改編和挖掘。
走紅之后,“太子妃”被網友吐槽最多的就是“這個劇組有多窮”,戲言最值錢的道具就是一部漏電的鼓風機和一個反復出鏡的榴蓮,男女演員都穿著淘寶爆款的羅馬涼鞋……不過,另一位制片人甘薇卻表示,“太子妃”真的一點兒都不窮、也不雷,2000萬的總投資和80多天的拍攝周期,對于一部網劇來說,都是比較“奢侈”的了,“我們的制作周期比一般的網劇長很多,因為我們全部是新人,基本上每個畫面、每個角度都拍到最美來呈現給大家的,所以在拍攝的過程當中是非常耗時間的,而且我們后期制作投入也很大,所以畫面才會那么美?!?/p>
不過,在此之前,《盜墓筆記》《花千骨》等幾部現象級網絡劇的走紅,已帶動整個網劇市場出現井噴之勢。
國內網絡劇的發(fā)展,最早興起于2008年。2008年9月,鳳凰寬頻制作了首部網絡互動劇《YEAH》。之后一兩年,優(yōu)酷、土豆、搜狐等各大視頻網站開始嘗試這—方式。不過要說網劇發(fā)展機會的到來,還是在2012年之后。當時,國產電視劇逐漸出現了劇情老套、題材涉及面狹小、胡編亂造、質量不過關、口碑低等的普遍現象,雖然后幾年這種現象有所緩和,但觀眾對電視劇的關注大大減少,開始尋求新模式的視頻。這時候,正值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的高速增長期,網劇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2012年10月,《屌絲男士》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輕松幽默的劇情,對當下社會話題的諷刺,以及多位大咖藝人的加盟,讓這部作品吸足眼球?!秾沤z男士》的走紅,讓更多創(chuàng)作團隊、投資方找到了新的市場和商機,移動端用戶群體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被培養(yǎng),網絡平臺播出劇集的方式逐漸被普及。
在前幾年的發(fā)展基礎上,2013年開始,網劇開始如雨后春筍般誕生,大批不同題材、系列的作品進入觀眾視野,其中,包括《我叫郝聰明》《探靈檔案》《心理罪》《萬萬沒想到》等。觀劇群體喜好也在變化,劇情設置簡單緊湊、內容多元化、接地氣的原創(chuàng)自制劇開始受追捧。據維搜數據統(tǒng)計,2014全年八大視頻網站播出近百部網絡劇,總量超過1400集。
2015年共有379部作品上線,比2014年的205部增長了近一倍。同時,整個網劇市場也開始向“超級網劇”傾斜,大劇、熱劇、精品劇大受追捧。各大視頻網站為了制造差異化,紛紛加大投入。據娛樂資本論發(fā)布的白皮書統(tǒng)計,僅2015年2000萬元以上投資的網劇就有近20部,投資成本高達5000萬元至1億元的有三部。
2016年,根據各視頻網站的計劃,將有更多制作成本比肩甚至趕超傳統(tǒng)電視劇的網劇來襲。2015年9月,愛奇藝自制劇開發(fā)中心宣布,2016年將推出30部以上“超級網劇”。騰訊視頻旗下企鵝影業(yè),拋出Ⅸ鬼吹燈》全系列等八部“超級網劇”計劃。企鵝影業(yè)電視劇事務部負責人方芳透露,“八部網劇的單集投資額超500萬元,總投資近2億元。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則坦言,他們愿意制作大投入作品,“不去做那些很低成本、很粗糙的東西,因為這個環(huán)境變了。如果電視劇一分鐘是5萬塊錢的上線,假如我們能超過它,變成10萬,那這種想象空間就大了?!?/p>
除了視頻網站,不少出版、廣告、游戲公司、電商等也大舉進軍網絡劇市場。比如A股上市公司鹿港科技就表示,借助網絡劇市場蓬勃發(fā)展的東風,公司將逐步淡化紡織業(yè)務,開啟網絡劇新藍海。鹿港科技稱擁有《鬼吹燈》這一重量級IP(知識產權),并且邀請原作者天下霸唱擔任導演,最大程度地還原作品,并以電視劇的高標準來制作。原長期從事房地產行業(yè)的遇才集團旗,今年也將投資拍攝發(fā)行更具水準的網絡劇。
為何資本開始青睞網?。抠Y本隨利而逐,自然是嗅到了其中的“錢途”。目前,國內視頻網站的主流模式是廣告支撐免費觀看,另外一種就是收費觀看,拒絕廣告。由于很多用戶在觀看電視劇、電影時候都不喜歡中間插播廣告因此有的網劇采用包月或者單片觀看收費,發(fā)展付費用戶,作為收入來源。
而網劇的崛起,顯然讓視頻網站獲得更多的盈利模式:從單純的依賴廣告逐漸進化到廣告+會員付費。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表示,“2015年是付費商業(yè)模式在網絡視頻領域正式養(yǎng)成的一年。”
日前,藝恩發(fā)布《2015中國視頻行業(yè)付費研究報告》,截至2015年12月底,國內視頻網站付費用戶規(guī)模達到2200萬,較2014年的945萬增長133%。保守估算,2016年這一數字可達到3500萬左右。
報告顯示,中國在線視頻行業(yè)收入不斷攀升,2015年前三季度已超過270億元。盡管廣告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但付費市場的崛起令人驚喜。目前,愛奇藝、優(yōu)酷土豆、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樂視視頻這五家最大的視頻網站都開啟了付費業(yè)務。
其中,愛奇藝在去年12月初宣布付費會員突破1000萬,占行業(yè)用戶規(guī)模的45%,在一眾視頻平臺中處于領先地位。不過,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坦言:“改變用戶從免費到付費的習慣并不容易?!?011年,為了拉動客戶消費,愛奇藝花大價錢購買電影版權,但由于網絡盜版問題未能解決,會員增長并不明顯。直到2015年夏天,網絡劇《盜墓筆記》首次讓視頻網站愛奇藝嘗到了“付費”甜頭。據愛奇藝日前發(fā)布的《網絡視頻個人付費行業(yè)白皮書》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視頻行業(yè)個人付費市場規(guī)模突破10億元大關,達到11.9億元,同比增幅達256%,較上一個季度環(huán)比增長137%。
《太子妃升職記》意外火爆之后,引發(fā)了用戶主動購買會員的狂潮。北京樂漾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薇透露,該劇制作費2000萬元,帶動樂視網VIP會員數量增長超過50萬,直接帶來的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貼片廣告現在也處于要排隊的狀態(tài),目前,太子妃帶來的直接收入應該已經超過億元了,還不算之前根本沒想到能開發(fā)的手游、授權周邊產品等?!?/p>
在付費基礎上,優(yōu)質的網劇內容還產生了廣告植入、返銷衛(wèi)視以及電商購買等多重變現模式,此外還可以配合做一些周邊衍生品的開發(fā)(游戲、話?。?,甚至還可以拍電影,培育大IP。據悉,《太子妃升職記》電影已在籌拍中。
但是,幾部網劇的火爆,并不意味著付費的盈利機制已完全成熟。賺錢并不是網絡劇的“常態(tài)”,市場仍需要培養(yǎng)。
企鵝影業(yè)電視劇業(yè)務部總監(jiān)方芳坦言很多企鵝影業(yè)的項目投入,單集成本大概都會在200萬元以上,怎么把投入的這些錢給賺回來?網絡劇的盈利模式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膀v訊開始做《暗黑者》第一季是在2013年年底,肯定虧錢,但我們還是鼓起勇氣嘗試,收獲良好的口碑。2014年年底開始籌備《暗黑者》第二季,算是基本打平。制片人想了很多方法,包括賣中插廣告,跟很多品牌一起合作,也嘗試了付費,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彼硎?,雖然采購版權劇能獲得內容,但收入模式有限。而自制網劇,所有權力在企鵝影業(yè)手上,可以反向發(fā)行給電視臺,還可以做廣告植入。同時,還有一些衍生品的開發(fā),例如《暗黑者》即將推出話劇?,F在提出影、視、游全產業(yè)鏈條開發(fā),網絡劇盈利的模式可以通過線上線下一起實現。
在網劇盈利模式未見明朗的當下,制作方更看重長線收益。唐人影視表示更希望通過制作精品網劇,走長線口碑、培養(yǎng)自有強IP的路線。正如《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等幾部成功網劇一樣,可以圍繞內容做全產業(yè)鏈的聯動,例如開發(fā)游戲、引入電商,甚至拍攝電影。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網劇的盈利空間一定比電視劇要大,原因在于它的播出模式——周播和季播。而周播和季播能夠養(yǎng)出品牌、培養(yǎng)出超級IP,這會成為網絡劇最重要的盈利模式。
“邊看邊買”的T20新模式也逐步進入制作方的視線,即網民通過暢通的付費渠道邊看網劇邊購買劇中出現的產品。以網劇《孤獨的美食家》為例,早在選定網劇題材的同時,就圍繞內容制定了該劇的商業(yè)模式,如結合美食和旅游與出版商合作出書,與旅行網站合作制定自由行路線,并結合劇中穿搭實現電商平臺的“邊看邊買”。
合一集團電視劇版權合作高級總監(jiān)許志敏認為,制作方在開發(fā)一個內容時,一定有一個立體化的方案,相應的商業(yè)模式也應該是多樣的。一個優(yōu)秀的內容剛出現事,影響力一般不會太大?;谶@個內容開發(fā)網劇,可以不斷擴大影響力和受眾范圍,然后通過變現能力最強的電影形式獲得最大的回報。
在各家探索網劇盈利模式,歡呼網劇迎來“春天”之時,網劇野蠻生長導致質量參差不齊也令人擔憂。
今年2月舉行的全國電視劇行業(yè)年會上,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jié)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說,網劇現在還是少年初長成,它的特點是題材豐富活潑,手法不拘一格,體現年輕人的審美興趣。存在問題是制作粗糙,精品比較少,跟風嚴重,部分題材把關不嚴,刑偵、靈異、暴力題材尤其如此,造成惡劣影響。接下來,總局將認真下大力氣進一步對網劇進行管理,“電視劇線上線下統(tǒng)一標準,電視臺不能播的,網絡就不能播?!?/p>
在羅建輝正式表態(tài)之前,業(yè)內就開始傳出針對網劇審查將有進一步的監(jiān)管政策。2016年1月21日,樂視熱播網絡自制劇《太子妃升職記》因“有傷風化”,被要求下架,后經過“優(yōu)化處理”后重新上線。同時還有五部熱門網絡劇被舉報后遭事后審查,其中兩部永久停播。春節(jié)期間大熱的同性戀題材網絡劇《上癮》,也在2月22日晚全網下架。
新的監(jiān)管政策到底會對網劇市場發(fā)展有何影響?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對網絡劇與電視劇實行統(tǒng)一標準,對那些優(yōu)秀的網絡劇并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一些優(yōu)質網劇在制作之初,就采取了電視劇的制作標準,
網劇《仙劍客?!分破恕|奇娛樂總經理田川認為,隨著越來越多實力雄厚的視頻網站和影視公司參與網劇制作,一些制作粗糙的小成本網劇,必須依靠在內容上“打擦邊球”制造話題和后期營銷炒作“搏出位”,以獲得關注度和知名度。
知名編劇汪海林認為,網劇和電視劇審查標準不一致導致影視業(yè)出現不公平競爭,網劇成本低,受限少導致收益大,長時間發(fā)展下去,傳統(tǒng)影視從業(yè)人員都去拍網劇,整個藝術形態(tài)就會失控。他表示,從傳播特性看,網劇屬于全時段播出,審查應該更為嚴格,希望網劇標準收緊—點,電視劇標準稍微放松一點,這樣才是理想狀態(tài)。
網劇《匆匆那年》編劇之一潘越同樣十分贊同嚴格網劇審核制度。她坦言,三年前,她剛涉足網絡劇創(chuàng)作時,業(yè)內人士就已經在討論網劇審核標準的問題,心里都明白政策收緊是遲早的事情。所以這兩三年間,大部分網劇從業(yè)者都抱著投機心態(tài),趁著政策尚未介入,爭著賺“快錢”。新規(guī)出臺,迫使從業(yè)人員回歸內容本身。
潘越認為,網劇從業(yè)人員應該利用平臺最大的優(yōu)勢“快速反饋”,例如編劇可以通過“彈幕”“社區(qū)留言”等途徑快速了解用戶反饋,及時調整網劇內容,以受眾為導向,直接對接市場,這是傳統(tǒng)電視劇無法達到的。
田川表示,雖然網臺審核標準相同,但是網劇可選擇的題材更為寬泛,發(fā)展仍有很大空間。同樣,新規(guī)定之下,可能會淘汰掉一批不專業(yè)的、投機取巧的小團隊,而對于有一定資金實力和項目儲備的專業(yè)公司來說,可謂是重大利好。
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新政的實施,網劇制作行業(yè)必將有個大洗牌的過程,粗制濫造、投機取巧的網劇將被逐步淘汰,網劇行業(yè)的競爭重心也將從比拼尺度轉換到比拼品質,“網劇制作投資公司與其擔心監(jiān)管政策風向,還不如好好琢磨—下怎樣提高網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