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平
摘要: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和基礎階段。不僅能為升入高級中學學習奠定基礎,也能在今后工作中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提供幫助。而在初中如何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必須得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掌握好初中化學教學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
中學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學習有關專業(yè)奠定扎實的基礎,更能讓學生從中得到學習理科知識的樂趣。因此我們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化學的興趣
化學比其他主要科目更有興趣的方式,就是在于有實際操作。學生看到很特別地實驗都好奇,所以最大限度的演示肯定是最好的。還有我認為讓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生活中的化學,去記錄去發(fā)現(xiàn),每天一種化學現(xiàn)象的解釋和探索我感覺既簡單又記憶深刻。比如,我記得曾有個一道題,就是打鐵時候的化學方程式,看似簡單,但是要求學生要知道鋼鐵的成分才知道,打鐵實際上是打碳,鋼就是碳含量低,所以碳加氧氣出二氧化碳是答案,我當年的同學好多不知道,就是日常的小東西才能讓學生感興趣,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當教師做完實驗后,可以啟發(fā)并鼓勵學生對所做過的實驗提出更合理、更科學的見解。例如,做利用氫氣吹肥皂泡這個實驗時,教材上用尖嘴玻璃管來吹,吹的泡泡小而不連續(xù),還容易破裂。而有的學生卻用小孩子吹彩泡玩具的多孔塑料管代替玻璃管來吹,結果吹出的氫氣泡連續(xù)且體積大,不易破裂,效果十分理想。遇到此類情況,要立即表揚他們。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參與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教師要認真?zhèn)湔n,講課清楚
1.概念清楚。
化學概念是化學現(xiàn)象的抽象和概括,每一個概念,都有具體的內(nèi)容和使用范圍,概念教學至關重要。因此,⑴注意概念的意義;⑵重視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⑶注意概念的作用;⑷突出概念中的關鍵字、句,結合實例加以記憶。
2.實驗清楚。
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化學用語清楚。
化學用語是描述、揭示各種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結構和變化規(guī)律的,具有簡明、直觀、概括性強的優(yōu)點,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重要的常用元素符號、分子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達到會寫、會讀、會用,了解它們的化學意義,逐步熟練地掌握這些工具。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教學中應該分散難點,形象記憶,循序漸進,反復練習,書寫規(guī)范,靈活應用。
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初中化學知識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來說,知識內(nèi)容龐雜,涉及到三十多種元素,七十多種化合物和眾多的化學方程式,如若把這些知識孤立地講,往往會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區(qū)別異同,進行歸納對比,抓住其實質(zhì)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lián)系的轉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結合思考題給學生以點撥、啟發(fā)和疏通。例如在總復習時,我們把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種氣體進行綜合歸納對比,讓學生親自動手,把常見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氣體收集,集中于氣體的制備之中。通過此實驗使學生對上述三種氣體的性質(zhì)、用途、制取裝置、原理、收集檢驗等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四、教會學生學會聽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功在課堂,利在課后,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后復習和做作業(yè)都不會發(fā)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后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復強調(diào)的重點及難點。邊聽課、邊記筆記,遇到?jīng)]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課后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教師把課講清楚了,學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共同活動的雙邊過程,學生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加強疏導和引導來提高教學效果。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始至終嚴格要求,從一字一詞一句抓起,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學習科學知識,一定要認真;要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中注意聽講,從理解入手,課后復習并獨立完成作業(yè)。
(2)開拓學生思維。教師的任務就是開拓學生的思路,把“講懂”變成學生“想懂”,進而提高同學們的自學能力。要達到這一目的,注重技能培養(yǎng),使學生學會取巧,變巧為快,培養(yǎng)學生敏捷思維。在講授知識時,聯(lián)想前后知識,比較相似概念,使知識成為一個完整的網(wǎng)絡結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廣闊性。
(3)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化學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能力,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典型示例介紹他人學習經(jīng)驗或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創(chuàng)造出一些學習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
培養(yǎng)學生化學能力是化學科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化學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加強化學實驗教學和基礎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我們每一位化學教師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葉亮.初招改革后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探討[D]. 福建師范大學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