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明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其中的快樂與痛楚,只有做母親的最清楚。十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的“小課題研究”經歷了孕育、成長、到臨盆分娩,一個痛苦并快樂的過程。不管別人怎么看,在母親們的心目中,自己的寶寶永遠是最好的!這是母親們的邏輯?;仡欉@段歷程,一路走來感觸頗多。
一、學而不思則罔
大家都覺得整天很忙,忙得可以說是團團轉.??伸o下心來好好想想,多想幾個為什么,然后再拿出牛的精神,或許比只像頭牛那樣埋頭苦干效果要好些??追蜃釉缇透嬲]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蔽覀儾浑y看出,學習固然重要,但思考就顯得更加重要,它能給我們指明方向,讓我們不至于犯像南轅北轍或緣木求魚那樣的錯誤,會讓我們少走彎路,或懸崖勒馬及時亡羊補牢。
做小課題其實就是一個學習思考的過程。每天的教學實踐可以說就是一個全新的學習過程,就像一趟固定路線的火車,雖然走的是同一線路,但沿途的風景每天都是新的,因人因時而異。做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你就能在看似單調乏味的旅途中欣賞、捕捉到美麗的風景,拿起你思想的“攝影機”,摁下靈感的“快門”,讓那迷人的瞬間風景永恒化。
二、戰(zhàn)勝自我
說老實話,起初很不愿意接受做小課題的這個任務。一方面,自己感覺已過不惑之年,能向后縮就縮,沖鋒陷陣是飽含激情的晚輩后生們的壯舉,套話說就是把機會留給“新人”,自己退居二線。另一方面,雖然說在《余姚報》上小文章也發(fā)過幾篇,有教學論文在市教研室論文評比三、二、一等獎全獲過,可那只能代表過去?!靶≌n題研究”這樣與時俱進形式的東西沒大弄過,怕搞不好丟人。后生可畏,何況人才濟濟,還沒到“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境地。三者,每天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得有些力不從心,總覺得太陽一天比一天跑得快,可以說自己是跟著太陽疲于奔命。
可轉念想想,其實這點年紀就想倚老賣老,真有點厚顏。育人教書,以己之渾渾何以使人之昭昭。年齡不是問題,心態(tài)更重要。午后撒開腳丫子,憋足勁在操場跑三圈,虎虎生風。看著瓦藍瓦藍天上的太陽,頓感激情四射;想想自己的經歷,總在不斷地進步成長,進步的人永遠是年輕。什么都有第一次。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下了水就有可能學會游泳。說忙,其實完全也是個蹩腳的借口,完全是扯淡。你比總理或主席還忙嗎?一句話,是懶惰思想和行為在作祟。你把飯后茶余聊天的時間或看冗長纏綿電視劇的時間擠出一點。不用每天都去“想”,一星期想個兩三次,這樣材料就來了。當然,如果你“想”地時間長了,這“想”的行為就成為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隨意自然習慣,就像你要活著就一定要呼吸、有心跳一樣必然?!跋搿钡搅粟s快要記下,否則“想”到的靈感激情會像光陰一樣一去不復返。所以,如果你還不愿自甘墮落,每每有了靈感,就趕快抓起筆,把它著于筆端。然后,像老牛倒胃那樣,有空的時候就好好反芻反芻這些積累起來的“草料”。動起來,戰(zhàn)勝自我把“惰根”拔掉。
三、我思故我在,在不斷否定中前行
經過了小馬過河式的初步嘗試后,覺得“小課題”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可真要做好確實也不容易!先是課題組的成員們通過虛心地聽專家的專題報告學習,再是借助網絡媒體,集體學習、自學與相互交流學習,慢慢地理清了眉目。知道了“小課題”切口要小,但究竟小到什么程度,這個“度”就很難把握。先以《“作業(yè)的有效性”小課題選題指南》為參考,確定了小課題題目——《八年級英語作業(yè)面批與了解學生心理的研究》。從題目看它是個二元命題,主要要研究的是“英語作業(yè)面批”和“了解學生心理”兩塊內容,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兩者間的關系。要采用“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形式分別闡述,然后再讓二者水乳交融,合二為一。起初想“兩人智慧勝一人”,何況我們是個“四人幫”呢,一定拿得下!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雖然我們齊心協(xié)力都很努力,但是明顯感覺能力有限,捉襟見肘太吃力,尤其是“了解學生心理”這塊內容牽扯到心理學方面太多的內容。我們開始覺得這個題目“口”子太大了,也意識到我們一開始就錯了,太懶,過于依賴《選題指南》。經過課題組鄭所長等專家指導,我們及時將課題改為——《八年級英語作業(yè)面批的策略研究》這樣一個實踐操作過程較強的一元命題?!扒锌凇毙×?,重心全集中在了“作業(yè)面批的策略”這一個點上,頓時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接下來就容易多了。
“小課題”是一個“Team work(團隊工作)”,自始至終離不開團結協(xié)作,老師間(四位組員,及組員與英語組其他老師,甚至其他學科老師)的合作,最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間的合作,這符合《新課標》關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的要求。
調查實踐,是我們小組這次小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我們的“小課題”的主要依托。首先確定調查內容,調查對象,調查目的及調查方法,然后四人各自制定調查問卷,再共同對比、篩選甄別,力求設計的調查問卷問題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讓這些問題能直接或間接體現(xiàn)出“小課題”研究的核心,為后面的研究拓寬思路。在調查研究期間,對老師們的調查較容易順利,因為大家是同行,有著共同的目標,都希望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在對學生的調查過程中,個別不愛學習的同學出現(xiàn)抵觸情緒,消極應付胡亂填寫調查表,影響調查結果的真實性。當然絕大多數學生能認真閱讀調查問卷,給出真實的答案。在接受問卷調查的132名學生中有41人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讓我們在制定“策略”時能考慮得更具體全面。再者,在面批的的過程中,有的老師怕過于隨和,一些膽子大的學生太隨便,會影響師道尊嚴,覺得“隨和”的度太難把握。還有,“作業(yè)面批”究竟把握怎樣的“量”時,才能真正發(fā)揮并體現(xiàn)出“作業(yè)的有效性”?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把握不好“作業(yè)面批”中“量”的問題,可能會適得其反,浪費時間增加學生的負擔,結果是事半功倍與我們輕負高質的目標背道而馳。諸如此類的困惑還不少,亟待我們在實踐中繼續(xù)探索解決。
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我們要不斷克服懶惰思想和行為,開動腦筋行動起來,群策群力團結協(xié)作,在否定中不斷前行,才可能集思廣益、小課題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