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的快速急診搶救護理療效。方法: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回顧性分析患者在快速急診搶救過程中的護理方式。結果:32例患者在急診搶救中接受合理的護理方式后,成功搶救30例,急診室死亡1例,住院后因并發(fā)癥死亡1例。結論:在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搶救過程中配合應用合理的護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搶救有效率。
【關鍵詞】急診;搶救;創(chuàng)傷性休克;護理
目前,創(chuàng)傷問題的存在給人們的生活及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患者在自身機體受到嚴重損傷的同時,會伴有大量出血,體內血液不斷流失且損傷部位的體液無法得到順暢循環(huán),導致患者可循環(huán)的血量不斷減少。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成因相對比較復雜,具有極強的致命性,死亡率也較高[1]。在對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進行快速急診搶救的同時,還需要采用正確的護理方式,我院在這一工作中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為15—68歲。在所有患者中,因交通事故受傷患者有18例,高處墜傷患者8例,鈍器擊傷4例,刀具刺傷2例。所有患者經臨床急診診斷后符合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診斷標準,患者收縮壓均未達到90mmHg,且脈象微弱。
1.2 方法
1.2.1 查體
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查體,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腹部疼痛等體內出血的征兆,腿部是否出現(xiàn)畸形、骨折等,必要時需要對患者進行穿刺,為患者進行B超或X光檢查。
1.2.2 建立靜脈通道
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為患者建立2—3條靜脈通道,及時為患者進行輸液、輸血等,補充患者體內的血液容量。在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搶救護理中,護理人員對情緒比較躁動的患者可以進行留置針穿刺,對于穿刺相對困難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將患者的靜脈切開,在切口位置放置輸液管,以此輔助輸液。
1.2.3 輸液、輸血
護理人員在輸液過程中,需要為患者輸入大量的平衡鹽溶液或生理鹽水,在患者進入急診搶救室內1—4h進行輸液。對于創(chuàng)傷性休克癥狀極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在半小時內為其輸入2000ml左右的生理鹽水或含量為7.5%左右的高滲量鹽水,使患者的血管得到有效擴張,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狀況。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注射高滲量鹽水的時候,每次注射50ml,間隔時間為20min左右,注射總量控制在400ml之下。
在為患者輸血的時候,護理人員應為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時補充體內丟失的血液,著重為中度或重度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輸血,也可以在必要條件下為患者進行成分輸血,并在輸血過程中配合使用晶體液。
1.2.4 體征監(jiān)測
護理人員應當隨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若患者的心率逐漸減慢、脈象趨于搏動,說明患者的休克癥狀明顯好轉。護理人員還要隨時監(jiān)測患者的脈壓差、神志狀態(tài)、尿量等。此外,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CVP值進行監(jiān)測,一般來說,正常的CVP值為5—12cmH2O。若患者的CVP值在5cmH2O之下說明體內的血容量在減少,若CVP值高于12cmH2O,則說明患者可能出現(xiàn)心力衰竭癥狀[2]。
1.2.5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也是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急診搶救護理中的重要方式,護理人員應進行全程陪護,在心理護理中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正確處理復雜情況,讓患者對自己產生信任心理。護理人員還需要不斷安撫患者,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讓其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在心理護理中,護理人員還需要引導患者家屬對搶救工作、護理工作形成正確認識。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患者在急診搶救中接受護理之后的搶救效果,并加以分析。
2 結果
本次研究的具體結果可見下表1:
上表數(shù)據(jù)顯示,在32例患者中,成功搶救例數(shù)為30例,急診室死亡及住院后死亡的患者各有1例,成功搶救效率達到了93.8%。這充分說明了,在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的快速急診搶救中,護理工作十分重要,接受正確護理的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搶救成功的幾率會大幅度增加。
3 討論
在急診搶救中,較大一部分患者是因為受到創(chuàng)傷而導致創(chuàng)傷性休克。創(chuàng)傷性休克危險性較大,容易導致患者死亡或留有后遺癥等,因此,迅速對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進行急診搶救尤為重要。在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的急診搶救中,護理工作是重要的輔助性工作,及時為患者進行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具體搶救成功率[3]。
急診科的創(chuàng)傷性患者數(shù)量相對較多,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較嚴重,因此,急診搶救人員應當成立護理小組,并做好相應的分工。最基本的分工應當為一名護士保證患者呼吸道的順暢,確保患者可以呼吸;一名護士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準備患者所需的藥物及護理器材等;一名護士為患者開靜脈通道,并及時為患者進行輸液、輸血等,配合醫(yī)生的各項搶救治療方法。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在患者恢復清醒意識之后加強對其的心理護理,多鼓勵患者,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讓患者真正信任自己,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及護理人員的工作,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保證患者的心理狀況穩(wěn)定。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應當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讓家屬對患者的搶救及護理存有耐心,避免患者家屬因對創(chuàng)傷性休克缺乏正確認識而給搶救工作帶來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在急診搶救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當從查體、建立靜脈通道、體征監(jiān)測、輸液、輸血、心理護理等方面入手,對患者進行科學程度較高的護理,保證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功能。這樣,可以以此保證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的搶救有效率得到提升,保證患者的后續(xù)治療效果。
結語:
在對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進行快速急診搶救的同時,配合正確、科學的護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搶救有效率,急診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艷玲.創(chuàng)傷性休克68例急診護理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09):1101-1102.
[2]陳宏娣.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急救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4):1926-1927.
[3]阮小莉.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急診救治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5,36(09):191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