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自2008年5月以來,我們應用小針刀治療肛裂,效果滿意,再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長例,女12例,男25例,年齡26-59歲,平均年齡37.22歲,單口肛裂者31例,2處肛裂者6例。
2.1 小針刀制作方法 用克氏針把一端打磨成刀狀如圖1
2.2 手術方法 病人取截石位,局部浸潤麻醉,單一肛裂者在裂口對側刺入針刀,切開肛門外括約肌及部分肛管直腸環(huán),長度與肛裂等長或稍長0.5厘米,雙肛裂者在兩裂口間刺入針刀。術后肛門填塞油紗卷4-6小時,無需縫合及包扎應用抗生素5-7天。
3、結果 37例病人術后部位輕微 疼痛 ,無需服用止痛藥傷口無感染,8-12天肛裂痊愈,幾年看不見痕跡,隨訪5個月-3年無復發(fā)。
4、討論 肛裂既是肛管皮膚的小潰瘍,與肛管縱軸平行,深度可達肌層,長約0.5-1厘米,便后劇痛,出鮮血為主要特征。由于長時病痛怕排便又激發(fā)便秘。病因復雜,不是單一原因造成,是多種原因長期作用的結果,由于暴露的肛門外括約肌不斷受刺激,引起收縮,造成裂口張力增加使肛裂遷延不愈,我們認為肛裂最根本的原因是肌肉受到刺激,不斷收縮,環(huán)形壓力造成裂口張力。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只要解除了環(huán)形張力,肛裂就能自愈。目前治療方法有擴肛術、封閉術、切除術,縱切橫縫術、內(nèi)括約肌切斷術、外括約肌切斷術,還有中醫(yī)中藥處理。使用本術式不同于上述任何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解除了括約肌向心性痙攣,使裂口在無張力下自行愈合。采用肛裂切除加括約肌切斷,因原裂口由于長時間暴露于污染之下, 炎癥反應明顯,術后不便管理。本術式采用對端括約肌切斷,手術創(chuàng)面小,將手術簡單化,勿需切除病灶,只要解除了向心張力,裂口就可自行愈合,無需使用抗生素,勿需拆線,術后無痛苦,門診即可完成,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術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