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勝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常常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教師進行的教學主導讓學生很難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自主理解,教師普遍只是在閱讀教學時進行格式化的答案訓練,甚至連字數(shù)和思維方向都有要求。這讓學生很難在閱讀的學習時找到樂趣,也很難深入探究語文閱讀的主要方法,教師教學模式單一化傾向過于嚴重,學生也不能進行思維的拓展訓練,難以做到學以致用,理解閱讀,下面結(jié)合具體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多元化的必要性
1.學生角度。
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的初級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往往活潑好動,不能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而語文閱讀又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學習過程,教師辛苦的進行講解,學生也只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能學習到語文閱讀的精髓。學生急需一種既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又能夠產(chǎn)生促進效果的教學模式來改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對語文閱讀的興趣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而多元化教學方法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學生這兩方面的問題,因此,進行多元化方法的閱讀教學勢在必行。
2.教師角度。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普遍不能很好的掌握較為適應的教學方式,只是單一的將閱讀教學當做一個程序化的過程,讓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中將閱讀的相關知識“復制”,再“粘貼”進自己的頭腦中,淡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強調(diào)教師自身的主導地位,為學生樹立了一個勤懇的師長形象,卻不能真正達到教導學生創(chuàng)建閱讀思維的效果。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學的方法,讓閱讀教學成為和學生溝通交流、開拓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多元化的具體方式
1.小組合作討論模式。
在多元化教學方法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行理解和感悟語文閱讀的具體方法,初中語文教師只進行對學生思路的引導,而不去干預學生正常發(fā)散的思維。小組合作討論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將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開發(fā)出來,讓學生既能夠進行自主學習,也能夠發(fā)揮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例如,教師進行《雨巷》的閱讀教學時,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分別闡述自己對《雨巷》這首詩的理解,再由小組進行整合,將每個小組的集體理解表達出來,教師選出理解最完整全面和到位的小組的答案,進行講解和結(jié)合點評。學生能夠發(fā)散自主學習的思維,教師的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2.設計游戲活動模式。
初中生活潑好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把將要進行閱讀的文章設計成舞臺劇的形式,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以及文章總體內(nèi)容的內(nèi)涵。
例如,講解《蠟燭》這篇文章時,讓學生自由分組準備后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表演的趣味性中體會文中各個角色的心理狀態(tài),身臨其境的感受文章的社會背景和情感描述。這種方法不僅增強了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也使學生能夠在表演中理解文章的深意。
3.采用多元方式測評。
成績并不是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當代教育改革制度要求將學生教育成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人,傳統(tǒng)的成績評定方式只會禁錮學生的思想,讓學生不能夠獲得自主創(chuàng)新的意識,甚至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終生都被鎖在定式思維中難以翻身。教師需要改善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評價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測評辦法,鼓勵學生全方位發(fā)展。
例如,教師講解一篇課外的閱讀題,不局限于教材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無論是何種見解,只要是符合文章內(nèi)容的自己的理解就值得被教師鼓勵,拋棄以往參考答案的固定模式,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獲得真正的閱讀感受,而不是獲取“答案”,教師進行點評時的標準也要放開到符合文意,不需要學生與參考答案標準一樣才算正確,教師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測評鼓勵,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切記不要將閱讀教學的思維模式固定,要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樂于閱讀,因此,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的良好方式。多元化教學方法不僅順應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要、適應當今新課程的教育改革形勢,而且也是教師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實踐證明,多元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沭陽縣廟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