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
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讀與寫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活動,許多教師都會結合閱讀進行寫作訓練。仿寫,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為了提高仿寫的實效性,我們進行了“小學中年級讀寫結合中仿寫分層支持方式”的課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找到合適的讀寫點,選擇學生感興趣并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仿寫方式,就能幫助每一個學生順利完成仿寫。
選好仿寫結合點,全面仿寫
小學中年級學生以段落學習為主,在寫段時,要求能夠將段落寫清楚、寫具體。為了幫助孩子達到這一要求,在進行仿寫時,我們要結合課文特點選擇仿寫點。中年級常見段式結構有總分段式、承接段式、因果段式、并列段式等,這些常見段式結構就是重要的仿寫點。課堂仿寫時,學生要學習仿寫段的段式結構,模仿運用,并能做到舉一反三,訓練構段能力。
同時,每一冊書要關注不同的寫作內容。例如,四年級第二學期共有24次仿寫訓練,其中寫人記事7次,涵蓋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等幾方面;寫景練習5次,有仿寫特定結構的,比如“干什么+變化+遠遠近近”“總述+分述”,也有仿寫不同順序的,例如時間順序、由遠到近等。這一學期的訓練還涉及了狀物、讀后感、場面描寫、特殊修辭方法使用等內容,練習比較全面,學生能力也就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采用多形式支持,有趣仿寫
仿寫要有實效,需要給學生搭好臺階。我們將仿寫的支持方式分成了圖畫、問答和思維導圖三種。
圖畫式支持方式。拼圖式支持方式,例如在學習《落葉》這篇課文時,教師準備了森林、河邊、草原、屋頂四個場景和不同小動物的圖片、幾片落葉。學生利用手中的這些學具,有選擇性地進行組合、粘貼,在活動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為仿寫打下基礎。簡筆畫式支持方式,例如在《我想發(fā)明》這一課中,我們讓學生用簡筆畫的方式畫一畫自己的發(fā)明,然后再進行仿寫。對稱圖形式支持方式,利用對稱圖形的對稱特點,將仿寫內容呈現(xiàn)在圖的一側,學生根據(jù)左邊的內容,在圖的右邊對應位置進行逐句的仿寫。這種方式,有例子的呈現(xiàn),降低了難度,同時又具有趣味性。
問答式支持方式。這種支持方式是指教師用一連串問題幫助學生理清思維順序。在《假如我可以變》一課中,我們的問題串是:我希望變成什么?住在哪里?白天做什么,夜晚做什么?我可以幫助別人做什么?這樣的生活怎么樣?學生回答之后,即可完成段落仿寫。
思維導圖式支持方式。導圖一般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面是仿寫段落的思維導圖,右面是學生寫作內容的思維導圖。根據(jù)仿寫段落的結構特點,課堂上可以選用不同的方式,如順承式小段可以使用流程式思維導圖,按不同方面連句成段的段落可以使用并列式思維導圖等。
給予分層次支持,順利仿寫
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仿寫,我們需要將仿寫支持進行分層。第一層支持一般是在課上統(tǒng)一進行的對仿寫對象的結構分析和學生選材方向、范圍的確定。第二層支持一般是帶有提示的問題,輔助學生完成。第三層支持是帶著提示的填空。
學生進行這樣的仿寫訓練之后,積累了不少好的構段方式,段落寫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尤其是寫作思維比以前清楚了許多。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 DBB1408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