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路嘉
摘 要 作為三大球類中最普及的運動,足球受到了廣大民眾的喜愛。在進行足球運動的過程中,可以使人身心愉悅,對于青少年而言,還可以在運動中強健體質,對其身心發(fā)育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 初中足球 教學訓練 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陽光體育活動是初中體育教學的指導方針,在日常訓練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學生堅持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提升身體素質,而足球運動完全能夠滿足上述所有教學要求和教學規(guī)劃。筆者總結個人經驗,針對初中足球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游戲競賽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足球屬于一種對抗性較強的運動項目,而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 學活動形式比較柔和,即便是室外活動動態(tài)性也不是十分突出。所以教師應該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相關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對訓練課程作出調整,增加活動的動態(tài)性、娛樂性和競爭性。課程調整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學生適應不了反倒產生厭煩情緒,待學生逐漸適應后,可以在模擬比賽的氛圍中進行技能訓練,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競爭力和對抗性都有所提高。
傳統(tǒng)的足球課程訓練,主要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實踐教學課時并不多,這種紙上談兵的體育學習毫無用處,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對比傳統(tǒng)的足球訓練而言,這樣的教學改革有諸多優(yōu)點.在競賽模式的訓練下,學生能夠運用到自己學到的技巧,通過實踐來體會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之間的差異,鍛煉自己的運動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教學效率。在場地里一邊運動,一邊思考布局戰(zhàn)略,調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的戰(zhàn)術意識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逐漸得到培養(yǎng),這是傳統(tǒng)體育課堂式教學所不能比擬的。在長期、持續(xù)的練習過程中,通過對抗實踐,并對平時的練習和訓練給予重視,學生在嘗試多次的成功和失敗后,積累經驗、總結教訓,再加上教師的輔導和指正,學生會逐漸形成判斷精準的條件反射,并在后期的訓練、活動中調整自我,更好地適應這項體育活動。
二、身體素質鍛煉的加強,做好身體素質的基礎準備
足球運動相對于其他中學體育項目而言,體能消耗量較大,對學生的耐力和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基于此,體育教師應該考慮到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適當?shù)恼n程練習來鍛煉他們的耐力,盡量選擇較大的練習強度,依據(jù)學生們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保證他們在訓練間隔中有足夠的時間恢復體力。筆者是這樣安排訓練時間的:全力練習10s左右,選擇其承受范圍內最大的運動強度,休息時仍要保持在運動狀態(tài),待其脈搏平復到120次/min時,再進行下一輪強化練習。除此以外,因為絕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沒有專業(yè)足球素質練習的機會和經驗,所以他們在帶球練習對抗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為身體的不協(xié)調、不適應而導致身體僵硬,無法協(xié)調、靈活動作完成練習。帶球訓練主要是觀察學生在帶球狀況下的行為表現(xiàn),其目的在于鍛煉他們在快速奔跑時的判斷能力、反應能力、運球能力、接球能力、傳球能力和反手能力等等。以變向運球技術訓練為例,這個技術可以擺脫對方球員的搶截,是防守技術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變向動作完成后,能夠空余出更多的時間來對球的處理作出思考,保證下一步動作的成功率。筆者在訓練變向動作時,就將其與力量、速度訓練相結合,場地設置好訓練標志物后,按照學生的個人能力選擇通過標志物的數(shù)量和難度,完成標志物穿越動作后再射門。先訓練標志物繞行運球,再進行速度提高訓練,縮短運球時間。上述訓練完成后,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要求做進一步的強化訓練,像提高運球難度或是圍追截堵訓練都是可以接受的。長此以往,學生場地意識得到增強,傳運球能力和射門的準確度也會很大的提高。
三、球場意識的培養(yǎng),提升位置技能
初中正是青少年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進行足球訓練前,要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所了解,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當他們對學習內容產生質疑時,教師要對他們的主觀意識有所尊重,柔性化處理教學問題。出現(xiàn)教學矛盾時,應該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對教學內容作出針對性的改進,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球場意識方面,提高他們團隊合作的默契性,練習期間分組分隊,教會他們多種戰(zhàn)術策略,再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合理選擇,教師此時只起到輔助作用,在完成訓練后對他們的表現(xiàn)作出點評,為其今后的進步和提高提供一些建議,引導并鼓勵他們運用技術和戰(zhàn)略,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tài),進而提升課程教學效率。
綜上,對學生身心發(fā)展、體質強化、技術水平、戰(zhàn)略意識進行鍛煉、培養(yǎng),圍繞足球教學訓練的重點展開教學,在鍛煉學生體魄的同時,讓其足球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例,期望對各位教學同仁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徐飛,劉建撐.少兒足球訓練分析[J].知識經濟.2009(09).
[2] 劉文波.“自我效能”理論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的運用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