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偉
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和高校的擴招改革,龐大的學生群體已成為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先進生產(chǎn)力和主力軍,這個群體的理財觀念和理財意識,對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尤為重要。以民辦學校為例,由于其資金來源的特殊性和學校的發(fā)展定位,大部分生源的理財意識缺失,理財技能幾乎為零。所以,洞察學生的理財現(xiàn)狀,把握學生的理財心理,做好學生的理財指導,是目前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民辦學校理財教育的現(xiàn)狀
民辦教育的特殊性,導致學生理財意識薄弱。民辦學校“以學養(yǎng)學”——靠學費維系其發(fā)展的模式,決定了其生源。招收的學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習刻苦,通過自身不斷學習考上民辦學校;另一類是“富二代”類型,學習再差,父母可通過花錢,通過關系使子女跨進民辦校園的大門。這兩種類型,通常造成學生理財意識極為薄弱,甚至走上理財?shù)膬煞N極端,一種是從不談錢或恥于談錢;另一種則是花錢無度,不知錢為何物。
民辦學校教師的傳統(tǒng)思想,導致學生羞于理財。目前我國學校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與對金錢的追求是有矛盾的,即使當今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但諸多教師對下一代的理財教育仍極為保守,其覺得學生還處在青少年時期應注重德育和智育的培養(yǎng),理財教育還為時尚早。久而久之,學生羞于談錢,更不善于理財。
民辦校園的家長對學生培養(yǎng)理財意識淡薄,導致學生對理財毫無概念?,F(xiàn)在大多民辦學校的家長,物質(zhì)財富不言而喻,但在其青少年時期均從未接受過理財教育,對理財問題的了解,都是通過自身的摸爬滾打,“自學成才”。所以眾多家長不想學生占用其學習時間,認為孩子長大后,一旦需要自然就會形成。
二、開展理財教育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理財教育對于家庭、學校、社會而言,是個應該加以重視和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因為開展有效的理財教育,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財富觀、義利觀、消費觀、勞動觀等。財富“是因稀缺而需要通過勞動生產(chǎn)出來對人類有用的產(chǎn)品”,人的價值在創(chuàng)造中獲得財富,在獲取中體驗勞動的意義,只有不為金錢所奴役,才能活得充實而高尚。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眲趧硬拍塬@得財富,汗水才能收獲幸福。日本經(jīng)濟學家三本太良介紹了其對子女的教育方針:“錢是重要的但卻不是萬能的。90%的東西可以用錢買到,但10%的東西花錢也買不來。而這10%常常與90%同樣重要。”只有正確的認識金錢的價值,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良好的理財觀念,也是學生優(yōu)秀的個人素質(zhì)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正處于不定性的成長時期,諸多言行舉止、道德品質(zhì)均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通過理財概念、金錢觀念的學習,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zhì)。良好的理財觀念,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自立的品格,不為金錢所誘惑,不為財富所左右,勤于勞動,樂于奉獻,量入為出,用之有度。
理財教育更是針對學生的一項長期育人工程?,F(xiàn)今社會,理財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美國,父母從孩子3歲開始就進行理財教育,讓孩子更早獨立。不少理財師說,F(xiàn)Q的培養(yǎng)要從學生時代開始,正確的財富觀念、理財意識和良好的理財習慣,是學生成長中的必然階段,有益的理財教育將讓孩子終身受益。經(jīng)濟學家徐霖認為,理財教育是一種在生活中引導孩子體驗和管理金錢的實踐,也是引導孩子學會規(guī)劃夢想和管理人生的生存教育。
合理的理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陽光的心理素質(zhì)。零星的理財觀念,一旦分寸把握不準,就會導致孩子對金錢的片面認識、對生活的片面理解,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成才。而學校、家庭理財教育的缺失,使得當前學生的理財意識淡薄,理財能力缺乏,理財素質(zhì)差,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高消費、亂消費、盲目消費等現(xiàn)象。有少數(shù)學生存在著攀比心理、從眾心理、求異心理,使其價值觀發(fā)生變化,導致犯罪。
三、學生理財教育的應對策略
面對民辦校園尤為突出的學生理財問題,應時刻重視學生的理財教育。因為理財教育需要家庭和學?;ハ嗯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至關重要,父母本身理財觀念與技巧的缺乏不能阻礙孩子的理財教育,越是缺乏越要堅持。
1.父母必須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父母不要認為和孩子過早談錢會讓孩子變成“財迷”,其實讓孩子早接觸,并正確地使用零花錢,對孩子才是有好處的。教育學生要認清錢的本質(zhì)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才能更好地做出如何預算、節(jié)約、儲蓄,如何合理的做出消費計劃等。
2.讓子女學會體驗和管理金錢
制訂合理的理財計劃。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這樣才能萬無一失。理財也一樣,要讓孩子知道為什么要理財,理財有什么用,要讓孩子嘗到甜頭,這樣孩子就有興趣去學著制訂計劃。
對孩子制訂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家長要嚴格監(jiān)督。因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仍較弱,有時會抵抗不住誘惑,從而導致理財計劃的失敗,所以父母要進行監(jiān)督,協(xié)助其將計劃完成。
3.讓孩子體驗理財?shù)暮锰?/p>
若孩子按照計劃,堅持完成后,便會發(fā)現(xiàn)實施理財計劃的優(yōu)點。以壓歲錢為例,合理支配壓歲錢,能讓父母子女實現(xiàn)雙贏:交學費,既減輕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也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責任感;訂購報刊、學習資料:幫助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參加儲蓄:以孩子的姓名參加儲蓄,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習慣;贈送長輩禮物:在長輩生日或有意義的節(jié)日,送點經(jīng)濟而有意義的小禮物,培養(yǎng)孩子敬老的美德。
學校要積極開展與理財教育相關的有針對性、有效性和實效性的活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已逐漸體會到理財教育的重要性。
(1)學校應延伸課堂教育,開展理財課程。我們可喜地看到,一些學校還通過第二課堂開展理財情境教育,設立班級儲蓄賬戶、班級公共基金、校園捐款箱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樹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豐富了學生的理財活動,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仁愛心。
(2)教師積極滲透課堂教學,提高理財技能。在組織班級活動、課外活動中,在各學科的教學中,教師也應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相互結合,例如:在數(shù)學教學中,在教學購物、購票、租車的合理性等教學內(nèi)容時,引導學生做到經(jīng)濟實惠。在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合理消費、綠色消費、理性消費等,恰當?shù)难a充一些理財小技巧。
值得欣慰的是,學生理財教育已成為當前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其對學生的理財意識、理財心理、理財動機等開展了有實效意義的研究,并加強了對學生理財行為的引導和教育,為學生健康消費、綠色消費起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育的滯后性和不平衡性等因素,還制約著理財教育的開展和實施,亟待人們的探究與解決。
(作者單位:浙江省長興縣華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