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燕
摘 要 作為小學班級管理的一種有效方法與手段,科學激勵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全面糾正,以培養(yǎng)其學習自覺性、創(chuàng)新性以及進取精神。管理小學班級教師必須基于班級實際狀況,構建合理、科學的班級體制,對班級資源進行科學利用,以不斷促進學生能夠健康、全面發(fā)展。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正確把握學生的生理與心理,從而有效地實施與完善激勵管理機制。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與探討小學班級管理期間對激勵機制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 班級管理 小學 激勵機制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56
Abstract As an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of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 main purpose of scientific incentive is to continuously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corrective to develop their consciousness of lear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 Primary class teacher management must b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lass, construct a reasonable, science class system, the class resource for scientific us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continue to promote student health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Primary class management process, the teacher should correctly grasp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this reas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during the main primary school classes to manage the research incentives.
Key words class management; primary school; incentive mechanism; application
對于小學管理層面來說,班級管理是其關鍵和主體,所謂班級管理,其實就是班主任對班級內資源進行有效協(xié)調與組織,構建和實施激勵機制等班級制度,確保小學生能夠全面、健康發(fā)展的一種班級管理目標。①學生在小學時期的能力與知識都比較弱,而且耐挫能力小,應該以激勵機制確保其健康、全面發(fā)展?;谶@種情況,應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有效、完善的激勵機制,以此實現(xiàn)小學班級的有效管理。
1 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重要作用
從根本上說,激勵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對事物發(fā)展形成推動作用,在具體管理工作中選擇表揚、鼓勵等讓人奮發(fā)努力的一種有效管理方式。該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對人們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具有調動作用,對集體奮發(fā)圖強具有促進作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選擇激勵機制,有助于班主任將班級秩序管理好,以形成優(yōu)良的小學班級學習氛圍。除此之外,激勵機制既可以將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調動起來,而且還有助于對學生集體主義精神進行培養(yǎng),以確保其能夠形成獨立、民主的價值觀??傊?,激勵機制被稱為現(xiàn)實目標的重要心理過程,教師在對學生價值觀予以轉變的過程中,還必須盡量滿足學生心理需求,將基礎保障提供給班級管理工作。②
2 激勵機制在管理小學班級中的原則
所謂激勵,指的是通過外部誘因將人類動機激發(fā)出來,確保人內心形成一種向某個目標邁進的綜合心理過程。作為小學班級管理的重要方式,激勵機制通過遵循規(guī)律發(fā)揮其在激勵對象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作用,以此保證激勵發(fā)生、運行等所應用的方式與體制。
2.1內外激勵機制相結合的原則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外部激勵其實就是置身工作任務之外的滿足感,以榮譽激勵、物質激勵、榜樣激勵、目標激勵等為具體表現(xiàn);內在激勵可以說是工作任務之內的刺激感,是組織成員在活動期間自我形成的成就感或者滿足感,其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持久性。作為小學班主任,應該使學生形成重要的自我教育管理意識,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確保其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以此實現(xiàn)自我完善,不斷學習新知識。除此之外,還應該適當應用外部激勵機制。只有讓兩種激勵機制相輔相成,彼此配合,才能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激發(fā)出來,使學生健康發(fā)展、不斷進步的班級管理目標得以實現(xiàn)。
2.2 正負向激勵機制相結合的原則
正向激勵是獎勵與組織目標相符合的期望行為,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夠出現(xiàn)更多類似的行為。而負向激勵主要是懲罰與組織目標相違背的非期望行為,從而使該行為得以終止。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循正負向激勵機制相結合的原則,當然,主要采用正向激勵,輔以負向激勵。獎勵與班級管理目標相符合的期望行為,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懲罰與班級組織目標相違背的非期望行為,以實現(xiàn)獎懲分明的班級管理目標。
2.3 精神物質激勵機制相結合的原則
小學班級管理期間,可以選擇物質激勵的方式,比方說,面對家庭有困難的學生,班主任給予其物質上的資助;對于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給予其一定的獎勵。此外,如果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有所進步,應該給予其一定的精神激勵,比方說,頒發(fā)獎狀證書、口頭表揚、授予榮譽稱號等。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激勵的過程中應該采用精神與物質激勵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兩者能夠彼此促進。而且還必須意識到精神激勵本身屬于持久性、主導的一種激勵形式,應該將兩者有機、合理地結合起來,并加以靈活應用,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③
2.4適時適度激勵機制相結合的原則
依照學生實際情況與特性在合適的情況下對學生加以激勵,才能將激勵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而且激勵的強度一定要適中,激勵不足或者過于強調都無法將激勵的作用真正發(fā)揮出來,甚至還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情況,導致消極影響,無法達到激勵效果。
3 激勵機制在管理小學班級中的實際應用
3.1 競爭激勵機制
就某種程度而言,競爭是事物發(fā)展與進步的不竭動力,同時也是時代精神的一種綜合體現(xiàn),競爭激勵機制的合理構建是班級管理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方式。例如,將一個班級劃分為若干合作小組,小組與小組間就衛(wèi)生、紀律、隊標、學習等方面進行比賽,每周一小比,每月一大比,依照小組的綜合實力對其成績進行評判,獎勵優(yōu)秀的小組,鼓勵其它小組,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該競賽活動中。現(xiàn)階段我國的教育已步入全面變革時期,所以在競爭激勵機制構建期間一定要嚴格遵循公正、公平原則,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小組競爭中,同時確保學生能夠在競爭過程中實現(xiàn)小組和個人的共同發(fā)展,使教學質量與班級管理效率不斷提升。④
3.2 目標激勵機制
所謂目標激勵,其實就是依照動機與需要指導學生學習,同時依照學生個人或者班級實際狀況對合理目標進行指導。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適時地指導與幫助學生樹立目標,并明確目標的意義與價值,那么最終目標實現(xiàn)的概率就會根據目標價值的提升而上升。從根本上說,班級管理是展開教學活動的前提與保障,如果在班級管理中能夠將目標激勵作用發(fā)揮出來,那么就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評價激勵機制
班主任正確評價學生的激勵作用非常大,反之則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傷害。新課程改革要求全面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其實還應重視教師激勵評價學生是否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基于以素質教育為根本與核心,知識、思想、道德等為重要參考因素實施評價激勵,也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依照學生與學生間的評價,由班主任做出總結性評價。班主任在評價激勵中,可以選擇評語+等級的評價方式,也可在實際評價中選擇較為形象、生動的圖形代表評價學生的優(yōu)良,例如:黃色星星代表良好、紅色星星代表優(yōu)秀、綠色星星代表努力等。采用發(fā)展激勵評價方式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健康、全面發(fā)展,這對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3.4 情感激勵機制
所謂情感激勵,其實就是班主任通過分析學生心理狀態(tài)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情感誘導激勵。情感激勵一方面可以將教師信任學生的心理表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滿足。經常和學生多接觸與交流,和學生實現(xiàn)平等對話,避免將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不但有助于改進教師教學工作,而且對提升教師思想與工作作風也極為有利。在和學生交流與溝通期間,教師對學生的建議與意見思考越多,與學生接觸時間越長,就越能明白學生的心思與所需,然后對學生加以激勵,就能將激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情感激勵時,可以用親切的話語鼓勵學生,也可以采用期望的微笑與贊賞的眼神等方式傳達對學生的激勵,以保證學生能夠領悟到老師最為真實、直接的鼓勵。多肯定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對其投以鼓勵的眼神,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眼神中看到激勵與自信。除此之外,教師若以寬容的微笑對待犯錯誤的學生,以會心的微笑對待改正錯誤的學生,學生就能在教師友善的微笑中領悟到老師的鼓勵和關心。⑤
3.5榜樣激勵機制
小學教育對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極為重要,很多成功人物在成長中都會有一個成功的榜樣,并將其當作自己奮斗、努力的目標。所以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正面教育榜樣提供給學生,可邀請周邊的成功人士到學校作講座,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作為教師,其本身的行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每天的言傳身教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所以,任課教師與班主任都應該嚴格要求自身言行,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班級管理期間,班主任還可選擇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將其當作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鼓勵他向其他同學傳授養(yǎng)成優(yōu)良習慣的方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在彼此交流與溝通過程中,增進相互之間的情感,對學生舉止言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⑥管理班級期間,班主任也可將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提供給有一定特長的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優(yōu)勢,以榜樣的力量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與進步。
4 總結
總而言之,作為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求知欲也比較強,但是在注意力方面卻往往存在不穩(wěn)定情況。所以,若要有效管理小學班級,就應該合理、有效地應用激勵機制,以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確保學生能夠在合作和競爭中獲得鍛煉,通過榜樣激勵、情感激勵、目標激勵、評價激勵等方式實現(xiàn)激勵機制價值,從而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注釋
① 馬玉芳.基于職級管理的班主任激勵機制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4.1(1):49-51.
② 羅莎.“激勵”是班級管理的靈魂——淺議小學生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2(12):29-30.
③ 劉現(xiàn)忠.基于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構建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58-159.
④ 劉佩.班級管理的藝術在于恰當運用激勵機制[J].中小學校長,2013.6(6):41-43.
⑤ 雷浪浪.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激勵機制窺探[J].新校園旬刊,2015.1(1):198-199.
⑥ 步艷榮.淺談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激勵機制的構建[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