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明華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探索新的文言文教學方法和技巧是高中語文教學亟需探討的問題之一。如何更好地在文言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欲望,使文言文教學課堂變得輕松、高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新課程中的重實踐、熏陶與積累的基本理念是值得我們教師深刻探討的課題。據(jù)此,通過親身的教學實踐,我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巧妙設計課前導入語,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在很多學生看來,文言文是枯燥乏味的,只是一些呆板的翻譯和分析??吹揭欢我欢蔚奈淖志蜁械綁阂郑挥谜f對文言文感興趣,自主學習了。因此,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教師可以抓住課前導入階段這個契機,巧妙設計每節(jié)課的課前導入,試著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為文言文教學做好準備。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備課過程中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一些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古人的軼聞趣事,以講故事的方式開始課堂教學。這樣一方面可以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反感情緒;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學習《鴻門宴》一文時,教師可以用歌曲“霸王別姬”來進行導入,讓學生在感受歌曲的雄渾氣勢的同時,嘗試著去了解其中的人物,對歌曲中的主人公自然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好奇。帶著這份好奇心來學習課文,自然就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習陶淵明的作品《歸去來兮辭》的時候,教師利用陶淵明雖然窮困潦倒,但是不會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產(chǎn)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二、注重課堂誦讀,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的語感
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痹谖难晕慕虒W中,教師要注重課文的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語感。首先,在學習一篇新的文言文的時候,教師要自己先范讀一遍,或者利用一些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將聲音、文字和畫面恰當?shù)亟Y(jié)合起來,給學生多個感官的刺激。教師范讀的時候,要注意正確地斷句和停頓,更要根據(jù)整篇文章來準確把握文章的語氣,要做到抑揚頓挫,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教師要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要正確引導深入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古典魅力。引導學生自己閱讀,可以是大聲、小組齊讀,可以是男生和女生分開朗讀,也可以在學生中分角色朗讀。將這些朗讀方式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反復閱讀、揣摩、思考,只有這樣才能領會文章的主旨和文言文的語言的魅力所在。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搭建起文言文的知識體系
文言文教學,區(qū)別于其他的教學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上的障礙上,大致分為語音、詞匯、語法等三個部分,重點是詞匯和語法。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更多的功夫是花在文言詞語的掌握上。只有明白了課文中的詞語的意思,才能夠讀懂整篇文章。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在學習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同時,搞明白一詞多義,多音字的不同含義,常見詞語的活用方法和常用的文言句式。教師應使學生掌握不同語境下的對文言文的理解、歸納、記憶,從而積累更多的文言語法和詞匯。例如,可以讓學生分部分總結(jié)一些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的句式、一詞多義等方面的知識,學完每篇文章都要做好對應的歸納和總結(jié)。在學生初步具備一些基礎的情況下,頭腦中搭建起文言文的知識體系,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對于遇到的一些難解問題,定期組織小組形式的交流和討論,再加上教師的適當點撥,學生就會盡可能多地參與到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采用靈活多樣式的教學方式,活躍文言文課堂
為改變傳統(tǒng)模式下枯燥單一的文言文教學模式,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化,結(jié)合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使高中文言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對于那些文字優(yōu)美的文言散文,可以使用美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朗誦比賽。例如,在學習王勃的《藤王閣序》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對于諸如《勸學》這類具有哲理性的文章,大都是一些議論文,可以在課堂上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讓學生自己試著去總結(jié)文章的論點,學習其中的論證方法和技巧,小組之間分享對文章哲理的感悟和理解。對于文本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去復述故事的情節(jié),分析文章中的人物特點,甚至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飾演文章中的人物,更加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比如說,在學習文章《蘇武傳》和《廉頗藺相如傳》等這類文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蘇武牧羊的理解動筆寫一些小作文,學生通過飾演《廉頗藺相如傳》的角色,更好地掌握故事中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點。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愉快地去學習文言文。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陶冶學生思想情操。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教師要敢于鼓勵學生打破教材,以教材為原點,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去。讓學生在對文章的深刻感悟的前提下,站在當前時代的角度,根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進而獲得更深刻的感悟和啟示。通過學習古人的文章,來領悟古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從而提升自身的智慧,凈化自己的心靈,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隔閡感,拉近學生與文言文之間的距離。
綜上所述,文言文教學中,要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抵觸心理,引導學生多朗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習慣,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多種樣式的教學方式,使高中文言文教學課堂不再是單一、乏味的,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下,開心地學習。
作者單位:甘肅慶城縣隴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