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
【摘要】音樂是情緒最好的表達方式,貝多芬作為一名偉大的音樂家,他的鋼琴作品具有獨特的自身魅力,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演奏中,如何合理的運用演奏技巧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是本文探討的主旨。本文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本身特點出發(fā),對演奏中指法的力度、強度,音色與踏板的控制等技巧進行詳細探究,以便于彈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進行完美演繹。
【關鍵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
在世界著名的諸多音樂家中,貝多芬是無法被取代和超越的音樂家之一,他以現實生活為背景,在充分融入自身情感的條件下創(chuàng)作了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這部曲集是巴赫四十八首平均律之后對鋼琴文獻歷史具有最大貢獻的曲集,在這部曲集的演奏過程中,需要依據曲集本身具有的特點進行分析,注重手指、踏板等多角度的技巧使用,才能在今天的演繹過程中呈現出完美的演奏。
一、鋼琴奏鳴曲的自身特點呈現
要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進行完美的把握與呈現,首先就要對作品本身進行分析與把握,通過對貝多芬人生經歷的了解,以及對他所創(chuàng)作鋼琴奏鳴曲的前后經歷進行把握,才能在整體上理解貝多芬作品中呈現出的感情色彩,也能夠為彈奏過程中演奏技巧的探索提供幫助。
1、融入古典奏鳴曲的演奏技巧
貝多芬受到古典主義的音樂形式與特征影響,在鋼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融入了許多古典音樂的元素,并對這些古典元素進行了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使得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具有不同與古典音樂和其他音樂的新特征,通過對這些特征的把握,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找尋其中音樂間的共同點和音樂特征。我們可以發(fā)現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有呈現部、發(fā)展部和再現部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的特性都比較明顯,并且在呈現部與再現部中都有一個小部分的總結部;在鋼琴奏鳴曲的整個音樂表達中,所呈現出的情緒特征也表現很強烈,感情的變化幅度也較為明顯,在快慢的不斷結合中表現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因此,結合這些樂曲本身的特點,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要熟悉每個部分呈現出的特征與感情色彩,以便于練習演奏中的更好把握。
2、多章節(jié)的鋼琴奏鳴式演奏技巧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基本是由好幾個樂章相互結合呈現出的套曲,每個樂章的節(jié)奏、音色、感情色彩都不一樣,他的樂曲在構思和情感表達上與其他鋼琴曲有著很大不同,在每個章節(jié)的鋼琴奏鳴曲他又融入了古典音樂等音樂元素,在注重音色力度及踏板等細節(jié)的同時,對樂曲進行了音色曲調及表現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使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在不同章節(jié)中具有不同感情色彩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它在鋼琴奏鳴曲中融入了許多短小的樂曲表現技巧,因此,在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演奏過程中,彈奏者要注重其中細節(jié)的體現,注重每個樂章不同的音樂特點,只有對其鋼琴奏鳴曲熟悉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進行彈奏。
二、關于力度與強音的演奏技巧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變換,在曲譜中也標注了很多強音,因此面對不同強弱的音色,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也要注意手指的彈奏力度,通過不同力度表現出每個音符的強弱,在強弱的轉換中使樂曲流暢的表現出情感特點,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彈奏中,常見的力度變換表現為在漸漸變強的過程中突然出現一個弱音,或者沒有漸強這個過程,在弱音的時候突然出現強音。例如,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悲愴曲”這一章節(jié)進行演奏時,我們可以看到在顯示部中的第一句是以弱音為主的,而在發(fā)展部則呈現逐漸變強的趨勢,在結尾部其首句便是以強音呈現的,這些不同音色的強弱對統(tǒng)一各樂曲材料與符號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在整個樂章中,也呈現出整體上的強弱區(qū)別,通過這些強弱音色間的不同變換,表達出了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不同感情流露。
面對這些不同強弱音的樂曲特征,在演奏過程中如果出現旋律逐漸下降的情況,要在手指力度上進行減弱,演奏者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技巧進行觸鍵:首先,利用綜合手部整體力量的方法進行彈奏,利用胳膊大臂和手指的綜合力量,將手指以自然的重力落到鍵盤上進行彈奏;其次,利用對分解八度的形式彈奏,面對很難的分解八度,可以先用單音進行代替;最后,可以將和聲以和弦連接的方式進行彈奏,在控制手指力度的基礎上對不同音色進行不同彈奏,在演奏過程中要把握好音色表達的不同力度與節(jié)奏,使整個樂曲的演奏既要渾然天成,也有有明顯的感情色彩,既要表達出節(jié)奏感,也要使整個樂曲聽起來圓潤銜接。
三、關于音色與踏板的演奏技巧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具有自己的音色特點,貝多芬較為喜歡具有渾厚音色的鋼琴,在它的鋼琴曲中,他通過樂曲表現了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想法和追求,他對鋼琴演奏中每一個細節(jié)的關注使他的樂曲呈現出最為完美的感情流露。我們可以看到,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樂譜中是有踏板記號的,例如,在“暴風曲”這一樂章中,第一章及其結束章節(jié)都有踏板記號的存在,利用這些踏板的使用,可以將整個樂章中的感情及氣勢烘托出來。
我們在以音色為基準的踏板使用過程中,要根據樂譜對貝多芬做出的踏板標記進行仔細琢磨,在演奏過程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顫音出現,可以適時的添加一些踏板的應用,自然對自己使用的鋼琴踏板也要經常性進行檢查,及時對踏板進行更換,這樣才能保證在鋼琴奏鳴曲的演奏過程中更好的利用踏板呈現演奏的完美狀態(tài),在踏板的踩踏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踩下和放開的動作要輕、要穩(wěn),最好是只對踏板的四分之三進行踩踏,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踩踏,使演奏出的音色更為純正。
四、關于貝多芬風格把握與速度的演奏技巧
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首先了解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學習演奏前應多聽他的樂曲彈奏,把握貝多芬在樂曲中呈現的堅韌的性格特征和對生活充滿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特征,通過認真聽把握樂曲在細節(jié)結構上的音色音調,這樣的把握有助于演奏者正確認識和把握整個樂曲,只有與創(chuàng)作者達成心靈上的共鳴,才能將創(chuàng)作者的樂曲進行具有感情色彩的彈奏。
在對貝多芬樂曲風格進行把握的基礎上,彈奏者也要注重演奏中彈奏速度的快慢,速度作為貝多芬鋼琴曲的又一主要特點,在結合了古典音樂元素的基礎上,他的作品的演奏速度趨向于平穩(wěn),在每一章節(jié)的演奏中,要注重每一個細節(jié)的把握,使每一個章節(jié)在平穩(wěn)的速度中呈現節(jié)奏的快慢及音色的強弱,使整個鋼琴曲的演奏在總體上呈現相互均衡的狀態(tài),進而達到演奏者與作品融為一體的狀態(tài),使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真正體現其中的感情色彩。
五、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發(fā)現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是在融入了他對世界、自然、生活的熱愛感情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樂曲本身在融入古典奏鳴曲的過程中呈現出多個不同章節(jié),因此,在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進行彈奏的過程中,彈奏者要依據樂曲本身注意指法、踏板等各方面技巧的融合,只有在力度上達到一定強度,對踏板進行很好控制才能將感情融入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的演奏中,從而使演奏得到完美發(fā)揮。
參考文獻:
[1]沈穎.試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J].音樂大觀,2013(7).
[2]袁茵.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準確演奏[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12(3).
[3]閔敏.貝多芬晚期五首鋼琴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特征和演奏研究[D].西南大學,2014.
[4]申宏雁.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探析[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3(6).
[5]叱培虹.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分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
[6]韓圣楠.淺析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演奏技巧[J].音樂時空,2015(21).
[7]蘇楊民.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探析[J].科技資訊,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