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音樂是世界性語言,能夠培養(yǎng)人的氣質,陶冶人的情操。隨著教育教學和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聲樂教學的重視度更高,也愿意培養(yǎng)聲樂技巧。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和影響,我國的聲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不太注意技巧的應用和對學生的培養(yǎng),教學中的各種技藝無法與實際演唱相結合,更不能良好的抒發(fā)學生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不利于實現(xiàn)聲樂教學質量。針對這樣的現(xiàn)狀,教師一定要明確聲樂教學的根本,打好教學的根基,并對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方式加以改進,進一步提出可行性對策,更好的將技巧訓練有效的應用教學,促進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提高。
【關鍵詞】聲樂教學;技巧學習;分析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我國百姓對教學的重視度有了明顯的提高,且眼光逐步放長遠,在追求成績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對學生全面能力的培養(yǎng),希望借助各種藝術教學陶冶學生的情操。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高等院校開設的學科專業(yè)也不斷增多,尤其是對藝術院校的學生而言,聲樂專業(yè)更顯重要。所謂的聲樂教學不僅僅包括教會學生唱歌的本事和能力,讓他們掌握發(fā)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運用演唱技巧,能夠在演唱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情感,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在歌曲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另外,通過學習技巧的教學,還能夠讓學生省去不少力氣,使自己的歌聲更加優(yōu)和動聽。然而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學生的學習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教學缺乏技巧性,不利于學生掌控音樂,在情感的表達上也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也為了更好的完善教學,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想,契合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在聲樂課程中注重技巧的重要性,開展高質量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聲樂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聲樂教學是一種對學生情操的陶冶,屬于藝術類教學中的一種,音樂被稱為人類共同的語言,通過音樂傳遞情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具體而言,在教學中融入音樂技巧是實現(xiàn)高質量教學的基礎,而所謂的技巧主要包括兩大方面。
1、模擬訓練法
聲樂教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為模擬訓練法,也就是在聲樂教學中讓學生模仿知名的演唱家及其唱法、表達方式,然后不斷提高自己的技巧和演唱能力。通過這種方法的教學,有助于讓學生掌握教師示范的正確的呼吸、吐字、真假聲轉換等內容,并體會教師對情緒的把控。這種方式在教學的初期能夠帶領學生走上聲樂的道路,也會讓學生有依靠感,但是過分的模仿卻會阻礙學生個性的彰顯。因此,在單獨授課中教師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他們克服緊張的情緒,確保他們在自己演唱的時候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水準,并通過合唱或重唱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2、情緒調節(jié)法
每一首歌都相當于一個小故事,都在傳達自己的情感,由于情緒把控不住很可能造成演唱的失敗。不同于一般的考試或學習,聲樂教學和今后的發(fā)展道路,都會涉及演出與表演,對學生的情緒做好調節(jié)就顯得極其重要。因此,教師要做好心理調解員,一方面打牢學生的演唱基本功,夯實基礎;另一方面,還應該重視對學生心理的疏導,使用注意力轉移等方法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調節(jié)能力,可以讓學生把握好自己的演唱狀態(tài),消除緊張的情緒,更好的做出應變,甩掉思想包袱。
二、聲樂教學中技巧學習分析
以上闡述的聲樂教學常用的方法,在教學改革、教學創(chuàng)新的大背景下,必須加入有關聲樂技巧的教學,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
1、結合實際模仿引導技巧
模仿作為最常用的聲樂教學方式之一,也不是隨便的模仿,模仿同樣講究技巧,高水準的模仿不能局限于動作、聲音、唱法的模仿,更不能生搬硬套。即便在模仿過程中,教師也要加入一定的技巧,樹立學生正確的認識理念,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特征讓他們模仿最適合的歌曲,揣摩好歌詞的意境。學生在模仿音像制品的時候要注意,音樂制品的聲音音色是經(jīng)過處理的,盲目的模仿音像制品音色會造成學生聲音觀念和歌唱技術的錯覺。其次是對崇拜對象的模仿,學生崇拜的對象可以是教師或者歌星,學生在模仿過程中要首先把握歌曲旋律,結合自身的嗓音選擇合適的模仿對象,避免盲目的擠和喊。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有耐心的教學,找準學生定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2、心理效應的應用技巧
心理效應是教師在聲樂教學中需要重點進行指導的。心理效應的變化會引起連鎖反應,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會影響學生在演唱過程中的整體發(fā)揮,對學生的表演好壞起到直接的作用。在心理效應的應用方法中有我們比較常見情緒調解法和注意力轉移法,這種心理技巧的掌握可以幫助學生消除演唱時的緊張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學生情緒過于緊張的時候,教師還應該適當?shù)霓D移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校園歌手大賽等活動,通過對學生的歌唱手法、表達能力及臨場表現(xiàn)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定,逐步調節(jié)他們的緊張感,讓學生保持平常心。
3、想象技巧的教學
聲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即為想象,通過想象力的散發(f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歌詞中的意境。當然,想象不是漫無邊際的亂想,它需要以現(xiàn)實為依托,實現(xiàn)記憶、知覺和感覺的有機結合。具體而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想象力的激發(fā)時,要突出聽覺、視覺的全面效果,運用好心理感知,在聽覺表象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預想和聯(lián)想,對音樂作品所描述的意境以及情感進行更加深刻的把握。其次,學生要將歌詞的意思在頭腦中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提高自身把握歌曲的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維,建立自身正確的發(fā)聲感覺,逐步把握聲樂藝術精神實質,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水平。
4、情感與技巧的相互融合
任何歌曲在表達的時候都要融入個人感情,表達不出歌曲中蘊含的情緒,就好像曲子失去了靈魂。良好的聲樂教學旨在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訓練,不單單包含技巧,情緒技巧也相對重要,只有具備充沛的情感,才能讓受眾體會到演唱者的思想,了解演唱的內涵。因此,在技巧教學中,還要適當?shù)募右郧楦?,提高聲音的感染力,注意對學生情緒的調節(jié),幫助學生輕松放松喉頭,在提高學生演唱積極性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練習的過程中,就要有意識的調動學生的情緒,實現(xiàn)演唱者整體的協(xié)調,保證情感與聲音的一致性與協(xié)調性。例如,在對《康定情歌》進行聲樂教學中,《康定情歌》 主要表達的就是“情”字,所以在演唱過程中更是要求學生注入感情的進行表達,使觀眾在傾聽過程中感受到演唱者的最真實的想法,以歌傳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聲樂教學作為高等院校藝術類學生學習的專業(yè)課程之一,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改變原來的教學不足,在課堂融入各種技巧,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唱功的同時,還要更好的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對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聲樂教學技巧學習中逐漸掌握良好的歌唱能力和專業(yè)素質,克服上臺緊張的情況,從而提高歌曲中蘊含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張燕平.論聲樂教學中的科學發(fā)聲與技巧訓練[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01:104-108.
[2]肖璇.多樣性聲樂教學的“四對關系”和“四個層次”——馬秋華多樣性聲樂教育內涵[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5,01:148-152.
[3]張琳.論聲樂教學中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4:234-235.
[4]彭天峰.聲樂教學與美育[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5:113-114.
作者:
褚黎明,吉林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