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
摘 要:本文分析了微博在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的運用現(xiàn)狀,指出微博給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并給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微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各式各樣的網(wǎng)絡信息交流平臺不斷涌現(xiàn)。其中尤其以微博的發(fā)展和推廣最為迅速。截至2013年12月,我國微博用戶人數(shù)為2.81億,各大高校成為了微博用戶的集中地。微博的使用在學生群體中成為一種潮流,同時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宣傳教育平臺被運用推廣開來。微博的使用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拓了新的教育平臺,同時也給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利用好微博這種新的信息傳播媒介,成為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
一、 微博的含義及特性
(一)微博的含義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通訊設備隨時隨地的發(fā)布140個字符以內(nèi)的文字信息,此外,還可以上傳圖片、音頻、視頻多種信息,它允許任何人閱讀或者由用戶自己選擇人群進行閱讀來實現(xiàn)信息的即時共享。由于它受到廣大人群的青睞,人們也授之以親切的“圍脖”稱謂。
微博起源于美國,卻在我國得到迅速發(fā)展,到2012年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微博用戶最多的國家。微博的廣泛使用引起了高校教育者們的注意。在教育實踐中,他們開始嘗試使用微博這種新型的教育平臺,最早出現(xiàn)的是騰訊微博校園上的高校新聞哥微博體系,它的廣泛使用有力的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的進程。同時微博也為高校占領輿論高地掌握話語權(quán)提供了便利,逐漸成為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重要工具。
(二)微博的特性
1、廣泛性。在《2014年新媒體藍皮書》中發(fā)布:微信用戶多中產(chǎn) 微博用戶多草根,這就說明微博的使用者沒有性別、民族、學歷、年齡、政治身份的限制,有著廣泛的使用群體,國家領導者們可以使用,平民老百姓也有使用,只要具備通訊條件的人都可以使用。微博的廣泛性還表現(xiàn)在傳播內(nèi)容的載體上,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文字來發(fā)表信息,也可以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來展示一些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分享身邊的感人事跡,收藏美好的音樂片段等等。
2、即時性。微博用戶可以用手機、電腦等設備來登錄微博,及時的發(fā)布消息和獲取最新社會動態(tài),尤其是手機的使用,使得用戶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發(fā)布或者獲取信息,真正做到了隨時隨地接收和發(fā)布信息,我們可以刷新微博來看到人們各個時間段的心情狀態(tài)和了解到最新的新聞報道,同時我們也可以進行轉(zhuǎn)播,它就像一個廣播站,讓關注你的人在關注你的同時分享你的最新動態(tài)消息,把信息快速高效的的傳播開,達到了傳播所需及時性的效果。
3、豐富性。每條微博要求的字數(shù)在140個字符左右,但卻可以用文字,視頻、圖片和音頻等媒介去傳播,由于傳播的載體不同就可以有效的保證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不同層次的人會發(fā)布不同類型的信息,涉及經(jīng)濟、歷史、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 我們可以通過微博了解到各個方面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也有力的增強了我們的思想意識等。微博可以加快信息傳播速度,也能讓接受者及時的消化和處理各類信息。
二、微博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影響
1、微博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開拓了一種新的教育方式。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論方面主要采取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在實踐方面,主要是談話,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學生之間進行的個別談話。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很難再跟上時代潮流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既不利于我們所要達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同時也會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出現(xiàn)盲區(qū)。所以我們要在繼續(xù)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 更要注重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蓋的新領域。微博的推廣和使用,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教育渠道,這種新的教育模式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很好的育人效果。
2、微博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通過調(diào)查顯示,大學生是微博的最大受用人群,這為教育者開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傳統(tǒng)的師生交流與溝通主要是上課提問、談話式、電話交流等方式來進行,微博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以往的人際交往模式,使得師生間的交流更能體現(xiàn)民主性、平等性,交流的環(huán)境更放松、更自由,從而實現(xiàn)了師生的無障礙交流。通過微博師生之間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思想交流,不僅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實現(xiàn)師生間的良性互動,而且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
3、微博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較快掌握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提供新的途徑。由于微博的便捷性,使得大學生愿意在微博生及時分享自己的心情及最近狀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翻看微博動態(tài)就可以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更好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4、微博也是大學生拓寬知識面,獲取正能量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對成功充滿渴望。他們非常希望能和名人、明星進行溝通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從他們身上汲取自己所需?,F(xiàn)在,眾多名人都開設了經(jīng)認證的實名微博,他們獲得了廣大博主尤其是青年大學生博主的高度關注,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歡喝影響力大的明星來加關注,大多名人發(fā)布的信息都是具有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許多明星通過轉(zhuǎn)發(fā)微博幫助了好多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也在必要時還會發(fā)起捐助活動,比如微博女王姚晨就常常轉(zhuǎn)發(fā)類似的信息發(fā)起倡議讓大家一起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他們發(fā)揮名人效應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行為在無形中會影響著大學生,尤其是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塑造。還有一些行業(yè)精英們時常會發(fā)布一些專業(yè)方向的知識,這對開闊我們的視野 ,提高我們的思想認識起了很大作用。
現(xiàn)在許多政府部門開通了官方微博,及時地發(fā)布政府的一些行政信息,比如政府作出的最新決策,實習的利民政策等,政府借助微博做到?jīng)Q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大學生長期關注官方微博會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提高參與政治的能動性。許多高校也通過開通微博開發(fā)布學校的一些紅色信息,并引導大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討論,做到?jīng)Q策的正確,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
三、微博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極影響
1、微博傳播的不良信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有一定的阻礙。微博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隨意性,使得微博中的信息良莠不齊,許多低俗不健康的信息沒有經(jīng)過篩選和辨別就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中,大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但也很難甄別出信息的真?zhèn)?,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這就使各種不良信息趁虛而入,毒害和侵蝕大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干擾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他們的思想政治意識,影響到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這些都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工作帶來阻礙,影響工作進展。
2、大學生過度沉溺于微博,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由于大學生可支配的自由時間較充足,且部分大學生的自制能力不夠強,再加上微博本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性,很容易導致一部分大學生成為“微博控”,不管是在教室還是寢室,總是不由自主的登錄微博。過度沉溺微博,就會影響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四、利用微博做好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開拓微博教育平臺。
1、許多高校通過創(chuàng)建官方微博,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教育平臺。伴隨著網(wǎng)絡技術(shù)的迅速發(fā)展,利用網(wǎng)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司空見慣,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重視的情況下,高校所創(chuàng)建的微博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種新的有效渠道。高??梢酝ㄟ^官方微博及時地發(fā)布客觀、公正的信息,為大學生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服務。利用校園微博,使信息可以更加快速的傳播,很容易達到教育引導的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通微博,搭建師生互動平臺。教育工作者的微博不僅是信息傳播的紐帶,更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教師可以通過對微博的關注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進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對癥下藥,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同時也可以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進一步拉近師生的心里距離。教師也可以通過微博發(fā)布一些教育信息,對社會上的熱點新聞進行評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產(chǎn)生積極的工作效果。
(二)培養(yǎng)大學生使用微博媒介的素養(yǎng)
1、引導大學生做好微博“關注對象”的選擇。在微博中,大學生關注對象更多的是娛樂明星,或是一些八卦新聞,造成了部分學生的“追星熱”,人生追求偏離正常的方向,如果能更多地關注學者,那么就會獲取深度資訊,學到更多的處事道理,進而對自己進行總結(jié)思考,更快地提升自己。但如果大學生用戶的“關注對象”選擇出現(xiàn)偏頗或狹窄,則很容易導致自身視界的狹窄。有部分同學說:“我是一個微博控,每天在一定的時間都會去關注一些新聞,但我發(fā)現(xiàn)我關注的信息怎么大都是負面的,搞得我心情特郁悶,對整個社會都失去信心?!苯?jīng)過分析,是由于關注的對象出現(xiàn)問題,微博所傳遞信息必須是積極的才會對大學生有所幫助。由于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選擇關注對象時不會依據(jù)對社會關系的人際需要和自身的興趣來選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引導學生合理正確地選擇微博的“關注對象”,讓學生在多視角觀點中,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篩選和接受信息的能力。
2、引導學生提高信息“傳播者”意識。微博用戶在收到一條微博信息的同時,可以利用微博的轉(zhuǎn)發(fā)功能,對信息進行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微博用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作為“傳播者”,要了解傳播實質(zhì)在培養(yǎng)大學生微博媒介素養(yǎng)的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信息傳播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明了傳播意義,知道話語權(quán)的重要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傳者。在轉(zhuǎn)發(fā)一些信息的時候應謹慎思考該信息的真實性、傳播這條信息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在轉(zhuǎn)發(fā)過程中加入自己“評論”的時候更應該理性、客觀。
(三)完善和健全微博管理和監(jiān)督機制
微博的開放、隨意、自由等特點,都增加了對微博的管理難度。雖然受道德的約束,但這種約束不具有強制性,對部分人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用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和引導微博的有序發(fā)展,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健康的微博環(huán)境。
現(xiàn)今,導致微博中的不良信息泛濫成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專門的機構(gòu)來管理和監(jiān)督微博的使用,監(jiān)管不到位,使得不斷出現(xiàn)新情況和新問題,只有配套法律和管理政策及時跟進,微博的和健康和諧發(fā)展才會有制度法律的保障。此外,高校還應該加強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微博上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進行監(jiān)督和舉報,讓其受到相應的懲罰,更不應該轉(zhuǎn)播不良信息,給社會帶來危害。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32.
[2]張兵.基于微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1(05):84-86.
[3]郭靜虹.微博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觀[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4]谷松.談利用“微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務[J]《科技與企業(yè)》雜志,2011.
[5]臧鵬.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初探[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
[6]密甜甜.論微博北京西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11(6):39-40.
[7]鄭展鴻,盧瑞揚.微博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
[8]肖學斌,朱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應對.《思想教育研究》.2009,07.
[9]劉暉.Twitter:微博客時代的到來.《新興傳媒》.2009,10.
[10]闞道遠. 微博興起視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4).
[11]孫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1).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