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馬婷婷
【摘要】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是要求學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按照任務指令進行寫作。與以往傳統(tǒng)作文不同的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要求更加明確、單一,這成了學生寫作的瓶頸。我們應如何規(guī)避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誤區(qū)?本文將結合實際對此問題探討。
【關鍵詞】任務驅動性;誤區(qū);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是2015年全國高考語文作文出現(xiàn)的新題型。此類型作文所給材料大致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爭議性的社會實事或熱點時事;二是材料能體現(xiàn)時代價值觀多元化的特點,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就事論理,理性分析,充分論證,清晰表達;三是帶有明顯的驅動任務。涵蓋具體指令,考生要根據(jù)任務寫作,不得脫離任務。
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注重材料的啟發(fā)和引導作用,凸顯高考內容改革方向: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創(chuàng)新能力四個方面的考查;更能體現(xiàn)學生現(xiàn)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生對這一新題型作文,都在摸索中前進,受原有時評類作文寫作影響,學生難免出現(xiàn)一些寫作誤區(qū),現(xiàn)針對個人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粗略談一下個人看法:
一、無視任務指令,自以為是,一意孤行
學生讀完材料后,慣性思維,審題立意,選準角度,下筆就寫,并沒有注意題目任務指令。2015年全國新課標甲卷,材料是父親高速路開車時接電話,女兒小陳微博舉報,引發(fā)議論紛紛,眾說紛紜事件。題目有明確任務: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題目規(guī)定任務,內容是你對此事的看法,文體是采用書信形式,任選一寫作對象,表明態(tài)度,闡釋看法。面對任務,有考生視而不見,以“依法治國”“法不容情”“百善孝為先”等為題,雖然也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闡釋了自己的看法,但對于“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封信”的任務沒有完成,難得高分。
二、脫離給定材料,自說自話,空泛議論
2016年廣州市一模作文題 ,某報為了發(fā)掘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開設了《暖聞》專欄。編輯部收到三則新聞:“油條哥”堅持多年不用有害的“復炸油”; 老父親不得已掛號來醫(yī)院看望兒子;主辦方為保護孩子心理對損壞了一幅珍貴名畫的小男孩不追究。從以上三則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上,你認為哪一則更合適?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xiàn)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很多考生除置“你認為哪一則新聞更合適刊登在《暖聞》上”的任務于不顧外,還脫離材料,就三則材料中的任意一則,“斷章取義”,對材料只字不提,一味就“誠信”“良知”“敬業(yè)”“孝順”“寬容”“善意”等大談特談,自說自話,空泛議論,自動跳躍到原來熟悉的話題寫作模式。
三、思維過分偏激,輕易全盤否定
2015年全國卷新課標乙卷的“當代風采人物評選”這個題目,任務指令要求你必須在“各有風采的三名候選人”中選出一個“更具風采”的,考生在選的過程中,容易“愛之欲其生,惡之于其死”,對于自己選擇的,夸成一朵花;對于自己未選的,罵成豆腐渣。言辭偏激,如有考生欲贊賞大李的“矢志創(chuàng)興、團隊合作”精神,便對老王的“愛崗敬業(yè)、平凡不平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小劉的“熱愛生活、樂于分享”的美好品質視而不見。
四、就事論事,行文空洞,難抵深刻
任務型作文就“任務”而言是就事論事,絕不允許脫離“任務”作文;就論證而言又必須就事論理,因此它要求有較強的理性思維能力,考生能由材料給定“這一個”上升到“這一類”點出材料背后的共性或規(guī)律性,或找到解決同類事件的方法。
2015年全國卷新課標乙卷,如果選擇第一位,那么可以抓住矢志創(chuàng)新,團隊精神等角度切入;如果選擇第二位,可以從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的角度;如果選擇攝影師,可以從熱愛生活、樂于分享的角度切入。但考生的行文容易出現(xiàn)一味地贊美某一種人,一味地喊口號而不是據(jù)理分析,可能會出現(xiàn)行文比較空洞干癟。
任務驅動型作文已成大勢所趨,寫作中存在問題也初見端倪,如何規(guī)避誤區(qū),個人談一下膚淺的認識:
(一)明確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中的任務
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把任務更明確出來,寫作首先要對任務進行確定性判斷??忌獛е鴨栴}審題:這是一個什么任務?怎樣才算基本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明確任務指令,才能避免一意孤行、頭腦發(fā)熱、任意寫作的情況。
(二)謹記“就事論事”“理不離事”的原則
任何觀點都是由材料衍生出,考生不能棄材料于不顧,天馬行空地想當然。時刻謹記這一原則,就不會范原則性錯誤。
(三)擴大閱讀面,積累素材
除了課內的閱讀,引導考生多關注熱點時事,如環(huán)保、教育、娛樂、科技等;讀時事評論,嘗試自己寫作時評,自己按專題積累素材。比如“天價蝦”事件、“毒疫苗”事件、官員辭職熱、中國式吉尼斯、搶紅包熱、舌尖上的安全、工匠精神、明星吸毒、魏則西死亡事件等等,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積累。
(四)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
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話題的討論、辯論等,對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也要留意他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對比自己與他人思維的差異。長期堅持,評論就能做到有理有據(jù),思維嚴密,寫作起來駕輕就熟、一揮而就。
總之,任務驅動型作文,不是洪水猛獸,明白其來龍去脈,對誤區(qū)了解透徹,心中有數(shù),加強訓練,多思考,多體悟,多記錄,相信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拿一個不錯的分數(shù)。
參考文獻
[1]周紅.任務驅動與內容沉浸整合的建構主義寫作教學模式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2).
[2]張開.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J].語文學習,2015(7-8).
作者簡介:李輝,男,1983年生,山東微山人,微山縣第一中學,中學二級教師,本科;馬婷婷,女,1983年生,山東微山人,微山縣第一中學,中學二級教師,本科。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