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剛要》中指出:“要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笨梢?,課堂教學評價對促進高效課堂起到重要作用。智慧的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心,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走向,影響著教學效果。在評價內容上不僅限于知識本身,還要在情感態(tài)度和數學技能上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在評價主體方面,師、生都是評價的自然人,要做到人人都可評價,都可被評。
下面我以具體的教學片段為例,從評價語言的內容上、評價主體的換位上闡述智慧評價對高效課堂的推動作用。
一、豐富評價維度,提高評價針對性
教學片段1:對“1克”的感知
課前已經布置好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是用“克”來表示的活動。上課時,我就提問:“平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過用克表示物體的重量?”“我看到藥品上有‘g這個符號,媽媽告訴我這就是‘克;我掂量乒乓球感覺很輕,上網查閱,約有2.7克;我在那包食鹽上看到500克的樣子……”
我分別這樣評價,針對回答藥品的:“你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吃藥也是有學問的。”學生聽了嘿嘿發(fā)笑;針對上網查資料的:“你用高科技收集數學信息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學生聽了自信滿滿;針對看到教具的“你善于捕捉身邊的數學信息,老師要向你學習?!?/p>
1.針對情感體驗評價,促進學生快樂學習
片段剖析:
課堂上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追求上進的環(huán)境。學生是否能主動學習、快樂學習,關系到高效課堂的順利進展。以前,我會用“好、對了、你真棒……”等簡單的語言進行評價。而今,根據表現性評價要有針對性的原則,我的評價語言更有針對性,讓學生知道好在哪里。學生聽了這樣的評價之后,對探究“1克到底有多重”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為突破教學難點鋪平了道路。
因為評價語言富有情感,也培養(yǎng)了孩子熱愛生活,愿意與同伴交流、勤于請教父母老師、重視自我反思的意識,同時讓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得到滿足。事實證明,這樣的評價更具親和力和表現力,整個課堂的氛圍融洽,學生處于快樂學習之中。
教學片段2:“1克”概念的建立
學生先猜測“1克”有多重,再分小組用天平稱量。當學生測量出1克有多重時,感嘆1克那么輕。我提問:“誰來說1克有多重?”學生匯報:“大約有7粒黃豆,不,是8粒、9?!薄耙螯S豆的大小不同,應該是7~9粒黃豆大約重1克”,“我同意你的觀點”。學生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明確了1克到底有多重。
2.針對知識、技能評價,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信
片段剖析:
數學技能和方法是高效課堂的學生應該體現出來的基本素質,對技能的評價能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自主學習成為可能。如:“學生經過猜測1克多重,用天平驗證,得出結論。經歷了猜測、驗證、得出結論一連串數學技能形成的體驗時,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對學生數學學習信心的培養(yǎng)有重大意義。
數學知識以嚴謹、嚴密為特點,特別是定義、定理、規(guī)律等。所以作為老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首先要按照數學知識的嚴密性進行明確評價。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知識和技能的評價既是相互獨立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綜合運用,才能真正體現出評價對高效課堂的促進作用。
二、轉變評價主體,構建數學互動課堂
教學片段3:聯(lián)系生活
課前每個學生已了解自己的體重。我提問:“猜猜王老師體重多少千克?”學生大膽猜測:“50千克、60千克、80千克……”各持己見,我追問:“你認為誰猜得正確呢?”我特意請全班最重的同學回答:“你們看,我體重50千克,全班最重,王老師看起來差不多都是我的兩倍,沒有100也有80了?!睂W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同桌評價道:“你真像福爾摩斯一樣,推理嚴謹。”這時候,我將掌聲送給兩位同學,為第一位同學嚴謹的推斷,為第二位同學能夠看到別人的長處并且正確地做出評價,這可比單純的老師點評更有效。
教學片段4: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時,有一道題引起了組內的爭論,但聲音逐漸減小。爭論的是:“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边@樣一道判斷題。組長很認真地告訴我:“老師,我們都覺得正確,因為鐵就比棉花重,可是我們組的小A不同意,理由是‘都是1千克的重量,應該相等,那么這道題是不正確的,聽了后,認為有道理,是我們沒有認清題目意圖,所以,贊同他的觀點,向他學習?!甭犕旰?,我表揚:“真理在你們的辯論中閃耀著光輝?!毕嘈胚@個小組會是全班的榜樣,加強合作、交流、探究,使高效課堂水到渠成。
片段剖析:
在這兩個片段中,體現出評價的主體不僅是老師,而是師生、生生以及自我評價的相結合。有快樂的課堂、有互動的課堂、有知識和技能的課堂,有思維碰撞和自我反思的課堂才是精彩高效的課堂。
1.師生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是最為常見的評價方式,學生也有權利評價自己的老師。就如片段3中對老師體重的點評,就屬于積極情感體驗。有時學生發(fā)現更為簡單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老師講的要簡單……”這也是對老師的評價,有時我故作“糊涂”,創(chuàng)造學生評價老師的機會,體現教育過程的平等性,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
2.生生評價
生生評價是體現不同強項學生之間智慧的碰撞。如剛才學生被贊為“福爾摩斯”的情節(jié),對被評價者在同一群體中獲得的成功體驗,評價者正確的行為認知有良好的榜樣作用,為高效課堂提供了適宜成長的土壤。
3.自我評價
積極引導學生自評是讓學生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自我發(fā)展和自我意識的重要途徑。片段4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在自己思維的基礎上反思由錯誤答案到正確答案的過程,并能對自己客觀地評價,體現在一句“剛才我想得不對,要向他學習認真的態(tài)度”就足以看出孩子已經能從評價中自我成長。
總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學習態(tài)度、努力程度以及問題解決能力都符合表現性評價的維度。在課堂評價時,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發(fā)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的任何一個進步,都要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不斷前進,從而使精彩、高效的數學課堂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孫建紅.善用口頭評價,啟迪言語智慧[J].教育科研論壇,201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