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淑香
摘 要: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片嶄新天地。教師應注意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會讀,還要引領學生感悟閱讀的真諦,找到人生的意義、生命的詮釋、心靈的感動。
關鍵詞:課外閱讀;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7-0320-003
語文教學應回歸它的本質(zhì),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不能只是靠課堂上的學習,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中獲得對大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但結實,而且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庇纱丝梢姡n外閱讀是多么的重要。
一、興趣指引,點亮閱讀的明燈
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精美的繪本開始閱讀,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一開始就打好堅實的基礎。比如,《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個故事感人至深,內(nèi)涵豐富,是老少皆喜愛的書目?;哓埖那劢?jīng)歷,讓學生擔憂;虎斑貓的夢想——做一只自己的貓,不做別人的貓簡單樸實;虎斑貓的愛情——純潔永恒,令學生感動。這扣人心弦的生與死,感人至深的情與愛,深深吸引著學生,激起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憧憬與向往。
二、方法指導,奠定閱讀的基礎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只憑興趣毫無目的地閱讀,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精華,學習寫法,感悟哲理,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效。
(一)聚焦文本精華,重錘敲打
整本書閱讀可以了解一個故事的梗概,但要立體、深刻地了解其中主要人物,就要抓住一些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提煉文本精華,推敲精妙字詞。比如,《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形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閱讀指導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材料自主閱讀,關注細節(jié),圈點勾畫。其中“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diào)芭蕉扇”是學生聚焦的熱點。他們抓住描寫孫悟空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的字詞句反復推敲,步步深入,再加上相關視頻片段的插入,學生看到了孫悟空的調(diào)皮頑劣、愛憎分明、行俠仗義、本領高強,孫悟空的形象在學生的探究中逐漸豐滿起來。
(二)尋找核心詞語,聚焦討論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也就是小豆豆,童年時“巴學園”和小林校長對他有著不同凡響的影響。與眾不同的校門,與眾不同的教室,與眾不同的校長,與眾不同的午餐,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在閱讀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圍繞“與眾不同”這個詞語展開交流討論,暢所欲言,巴學園里的每一個事物都是那樣新鮮,每一個人都是那樣親切,這樣的樂園是每個孩子的追求和向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組織學生研讀課文,思考比較,討論爭辯,引導他們準確把握課文的主旨,充分咀嚼語言,吸取精華,受到審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華。
(三)感受最深之處,駐足欣賞
沒有人永遠童年,可是人應該永遠保持一份真純的童心。比如,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故事簡單但絕不平淡,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在這本書里顯得平和而真實。小王子與他的玫瑰之間存在著初生愛情的甜蜜與矛盾。小王子愛他的玫瑰花,卻又不知道怎么愛她,他離開她但又想念她;玫瑰花也是愛小王子的,她依靠他卻又折磨他。這種真實、平和的情感值得學生停下腳步來欣賞,感受哲理,領悟真諦,這些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向?qū)W生指引了一條心靈回歸的道路,是永遠的童話,值得我們永遠去讀。
(四)抓住卡點辨析,體悟哲理
被稱為美國《西游記》的《綠野仙蹤》,它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值得學生閱讀欣賞。文中人物為了各自的夢想結伴而行,在神奇的奧茲國遇到了重重困難?!坝腥苏f,是奧茲幫助他們實現(xiàn)了愿望。”我們可以抓住這一個卡點讓學生自由辨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當然,在多蘿茜與他的同伴們驚險追夢的旅途中,奧茲給予了種種幫助,這是不可否認的,但關鍵還是他們心中那種屬于自己的永不放棄的夢想給了他們堅強,給了他們力量,也給了他們信念,最終還是靠他們自己戰(zhàn)勝了困難,實現(xiàn)了愿望。每個學生也有自己的愿望,在實現(xiàn)愿望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和困難,只有堅持努力,愿望才能實現(xiàn)。一個小小的閱讀點,一次短短的辨析,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和這些小主人公們一起走在了尋夢之路上,這種人生哲理的體悟是無聲的,是永恒的。
三、思維導航,感悟閱讀的真諦
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打開心扉,展開想象,找到人生的意義、生命的詮釋、心靈的感動。
例如,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動物小說《黑狗哈拉諾亥》,哈拉和諾亥是兩頭黑色牧羊犬,它們有著一樣的夢想——成為真正的牧羊犬,延續(xù)牧羊犬高貴的血脈。最終,哈拉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和屬于自己的牧場,成長為一頭真正的牧羊犬。而諾亥卻被輾轉(zhuǎn)販賣,在城市里飽受饑渴、暴打,最終在一座屠宰廠中被屠殺。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想學生理解人物之間的關系、故事脈絡、小說構思,尤其是文章的主題——愛能解除邪惡,改變命運,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文本內(nèi)涵深深觸動著學生的心靈,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和諧成了他們共同的愿望。
四、結語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課外閱讀就是一點火種,即使只是一點,也足以點亮學生心中的那一盞燈。課文閱讀把一個廣闊的世界打開在學生面前,讓他們?nèi)バ蕾p、去聆聽,引領他們?nèi)ンw會、去感受,使他們擁有一顆豐富細膩的心;把一個蒼茫的宇宙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鼓勵他們大膽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使他們擁有更多的智慧和快樂!
參考文獻:
[1] 阮秋娜.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
[2] 羅春燕.基于網(wǎng)絡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2).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