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克寧
一、品種選擇
選用已審定推廣、生育期適宜、株型緊湊、結(jié)莢集中、抗旱性強、抗葉斑病、品質(zhì)優(yōu)良的品種。如白沙1016、唐油4號、魯花12號、魯花15號、阜花7號、花育20等品種。
二、選地
選擇符合無公害生產(chǎn)環(huán)境條件要求的地塊,要求地勢平坦,灌排方便,活土層深厚、耕種層疏松,含鈣質(zhì)和有機質(zhì)多的砂壤土?;ㄉ芍夭?、迎茬,實行3年以上輪作,避免與豆類作物倒茬,較好的前茬是糧谷作物、蔬菜、地瓜等作物。
三、施肥整地
畝施有機肥3000—5000公斤,花生專用肥15—20公斤。深翻起壟,壟底寬75—80厘米,畦面寬65—70厘米,畦高10厘米。
四、種子處理
1.芽試:隨機取100粒種子放入28-32℃溫水中,浸泡24小時,將水濾去,用濕布包好,放在25℃條件下發(fā)芽,3天后測發(fā)芽勢,5天后測發(fā)芽率,芽率在95%以上的花生仁才可做種子。
2.曬種:播前半個月左右,在晴天上午將莢果攤開曬5—6小時,厚約6厘米,連曬2—3天后剝殼。
3.選種:剝殼前選整齊一致的莢果,剔除病殘果和大小果之后剝殼,剝殼后選整齊一致、飽滿度好、無破損、無病斑、無黑暈、色澤鮮艷的種仁做種子。
4.浸種催芽:將30—32℃的溫水盛在容器中,再將選好的花生種徐徐倒入,隨倒隨攪拌,當種皮出現(xiàn)皺紋時為止。水面要高出種子6—7厘米。浸種時間約30分鐘。將浸泡后的種子取出淋干,在25—28℃的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將種子投水一次。當出芽90%時,放在陰涼通風處晾1-2天,然后播種。
五、播種
1.播種期:春季5厘米地溫平均穩(wěn)定通過12℃以上即可播種,一般為4月20日—5月10日,覆膜花生可提前7天左右。
2.播種密度與方式:肥地宜稀,畝保苗20000株左右,行株距50厘米×13—15厘米,每穴雙株。薄地宜密,畝保苗20000—22000株左右,行株距50厘米×12—13厘米,每穴雙株。覆膜宜稀,大行距50—60厘米,小行距35—40厘米,株距15—17厘米,每穴雙株,畝保苗18000—20000株。
3.播種方法:播種深度5厘米,穴距13—17厘米,每穴2粒,每畝9000—11000穴。播后噴除草劑,每畝72%都爾乳油或33%除草通(施田補)100毫升,總水50公斤噴灑,之后覆膜。
六、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90%以上花生直接破膜出苗,未破膜的及時破膜引苗。苗齊后及時清理蹲苗,團顆期及時中耕除草,葉面噴施0.3%的花生益豐收90毫升/畝。
2.花針期管理:初花期畝追施尿素7—10公斤,適時培土迎針。初花期遇旱時有條件的要及時灌水。
3.結(jié)莢期至成熟期管理:結(jié)莢期遇干旱及時灌水。葉面施肥:生育中后期視田間長勢進行施肥,用花生豐產(chǎn)素、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2—3%的硫酸鉀水溶液等,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隨時拔除田間雜草。
4.成熟收獲期管理:地膜花生于收獲前15天順壟揭除地膜,帶出田外,結(jié)合花生收獲時,將地里的殘膜撿凈,避免白色污染。植株呈現(xiàn)衰老狀態(tài),頂端生長點停止生長,中下部葉片由綠轉(zhuǎn)黃,并脫落,莖枝轉(zhuǎn)黃色,晝夜平均氣溫降至12℃以下時,即可收獲。
七、病蟲害防治
1.地下害蟲:播種前,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2公斤拌細沙20公斤制成毒沙,施入播種溝內(nèi)。
2.根結(jié)線蟲:選用抗線蟲品種,實行花生與禾谷類作物輪作,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株抗線蟲能力?;瘜W防治用甲基硫環(huán)磷制成毒沙播種時施入。
3.蚜蟲:當田間有蚜株率達20—30%,百株蚜量超過500頭,田間瓢蚜比低于1:100時及時防治。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4.草地螟:及時清除田間及周邊雜草,消滅卵和初孵幼蟲,發(fā)現(xiàn)幼蟲為害花生田時應用化學防治。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10%安綠寶1500倍液噴霧防治。
5.葉斑?。寒敳∪~率達10—15%時為第一次防治指標,每隔7—10天噴藥一次,可與根外追肥同時進行。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6.枯斑病、炭疽?。喊l(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次間隔7—10天,連噴2—3次。
7.銹?。喊l(fā)病初期用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
八、收獲與貯運
花生收獲后就地曬干,干后摘果,當莢果含水量在10%以下,大花生仁含水量8%以下或小花仁6%以下時,方可入庫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