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云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05年秋季學期起,江蘇省開始使用《牛津版高中英語》(譯林版),這套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以人為本”,注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并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使學生學會學習,為今后乃至終身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高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確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但是,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穿新鞋,走老路” 的現(xiàn)象依然普遍存在,大多數(shù)老師仍然只會花時間處理Grammar ,Reading和project板塊,對于后兩者也只是按照傳統(tǒng)方式來作為閱讀材料處理,而對于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有的用三四分鐘時間作為reading部分的導入,還有的老師事先從網(wǎng)上搜集大量與單元話題相關的圖片,用整堂課的時間展示給學生,學生則被動地觀賞圖片,或圍繞幾個話題討論,那無疑成了少數(shù)尖子生的天下了,表面“熱熱鬧鬧”,實則收效甚微,也有的老師只是把認為重要的單詞和句型找出來進行詳解,再讓學生加以記憶。而對于word power部分也是讓學生對生詞進行機械記憶,長此以往,勢必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學生的興趣得不到激發(fā),動力得不到開發(fā),教材的優(yōu)勢也就發(fā)揮不出來了。筆者第三次使用本套教材,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反思,建議把welcome to the unit和word power部分進行有機整合,充分發(fā)揮教材的效用,從根本上提升英語教學的效果。
二、對welcome 和wordpower的認識及整合的意義
《牛津教材》采用 “功能——結構——話題——任務”相結合的途徑設計教材,以話題為核心,結構和功能項目為主線貫穿全書,以完成具體任務的方式展開學習。每個單元的七個板塊圍繞單元話題設計,緊密聯(lián)系,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細心發(fā)現(xiàn),我們不難找出板塊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本文以welcome和word power為例,探討這兩個板塊的有機整合。
Welcome to the Unit往往給出幾幅圖畫和幾個討論的問題,來激活學生已知的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及對單元話題的深入探討,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奠定基礎。因為該板塊的語言技能方面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但是如果把該部分作為一個獨立部分,用一個課時的時間處理,鑒于語言知識不充分,學生的詞匯量有限,勢必會導致學生表達起來比較費勁。而wrod power板塊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引下兩種方法學習詞匯:一是根據(jù)單元話題,從word family的角度,向學生介紹該話題的更多生詞。二是通過介紹構詞法,讓學生對所學單詞進行歸納。如果只是孤立地處理這些單詞,缺乏一定的語境,比較枯燥,效果勢必也會大打折扣。
布魯姆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nèi)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因此,教師利用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圖片和問題巧妙設計情境,并引導學生運用word power 部分的詞匯進行語言輸出,也就是體現(xiàn)“做中學”的理念,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Welcome and word power整合的教學課例設計及策略
《新課標》對教材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議,它提出“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nèi)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diào)整?!碑斎?,這兩部分的整合絕不是沒有章法的隨意處理,教師首先應該通讀整個單元,詳細并深入地了解各個板塊,找出之前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然后從整體上確定主線,明確三維目標,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自然融合。
本文將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第二單元為例,探討兩個板塊整合的設計策略。該單元的主題是travelling. Welcome板塊展示了四幅不同地方的特色圖片以及三個相關討論話題。Word Power 部分介紹了一些旅行途中要準備的物品。學生對旅游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作為單元的導入課,教師的目的是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旅游的話題,如旅行的意義、潛在的危險、前期的準備工作以及正確的游覽和觀賞之禮,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了解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旅游的相關的詞匯,也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當然也能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谝陨戏治觯竟?jié)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通過小組競爭,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欣賞完幾幅美麗的自然景色圖片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旅游這個話題,先簡單談論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然后進了一個小游戲。讓學生根據(jù)給出的圖片,首先猜出正確的地方,然后再列舉該地的另一旅游特色。一共六個組,期中有四幅圖片選自該課本,此外,教師選擇了泰國和張家港,介紹泰國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了泰國的佛教文化以及人妖的艱辛生活。
【設計說明】
用圖片導入,直觀具體,讓學生談論自身旅游經(jīng)歷能打開他們的思維,自然地把學生帶入角色,作為熱身活動。小組競賽的形式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了解了一些地方的風土人情,擴充了知識面,與此同時,通過對張家港當?shù)氐慕榻B增強他們的自豪感,通過了解人妖的生活讓學生學會理解他人的難處。
2.討論旅游的好處。在談論旅游這個話題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歸納總結,討論旅游的好處。
Each country has its unique culuture and a_________ sights.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e___________ about travelling. Not only can travelling b________ our horizons, which make us gain much k_________, but aslo it can r_______ ourselves when we are tired. Bisdes, we'll do somthing that we have never experience to c_________ ourselves.
Keys: attractive, enthusiastic, broaden, knowledge, relax, challenge
【設計說明】
有了第一部分的熱身活動,引導學生深挖該主題的內(nèi)涵,為下面的進一步探討以及本單元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通過填空的練習,讓學生復習了相關的重點單詞和短語。
3.談論旅游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危險或問題。
【設計說明】
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然后給出以上提示,讓學生填空,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不能盲目沉浸在旅游的快樂中,事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與此同時,也巧妙引出了word power 部分的詞匯。
4.談論旅游前的準備工作。
(1)請學生自由發(fā)言,學生提到要關注天氣、要做好攻略,比如定酒店、旅游路線等等,同時也談到要帶的東西。
(2)展示word power A和B的實物圖片,讓學生認識相關詞匯及功能。
(3)完成C部分的練習,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
【設計說明】
這個環(huán)節(jié)先引導學生理性思考旅游前的準備,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因為這個話題比較熟悉,也無疑給學生提供了鍛煉口語的機會;通過這個話題的探討,自然引入word power 的詞匯學習。
5.小組活動:制定旅游計劃。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小組討論制定旅游計劃。
【設計說明】
這個環(huán)節(jié)作為最后的語言輸出部分,讓學生學以致用,體現(xiàn)新課程“做中學”的理念。
四、結語
教師的作用就是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充分理解每一板塊的目標和精髓,找出共性和內(nèi)在的練習,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教學的需求,巧妙地進行有機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優(yōu)化教材的使用,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琳.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22.
[3]朱浦.教學專題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