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Brown和Levinsion的面子理論為基礎,探討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的提問方式。在英語教師與青春期的中學生的提問與回答的語言交流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威脅面子的行為。因此,本文著重論述了怎么樣看待這些威脅面子的行為及如何進行有策略的課堂提問,以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度。
【關鍵詞】面子理論 初中英語 課堂提問
一、引言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提出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應當將認知與情感培養(yǎng)相結合,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而學習者的情感態(tài)度、知識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教師在教學課堂上采取禮貌策略來滿足學習者的面子需求。如何看待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威脅面子的行為?以何種方式來維護教育者與學習者的面子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因此,本文就從面子理論視角來論述怎樣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進行有策略的課堂提問,從而維護雙方的面子,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度。
二、面子理論
“面子”這一概念首先是由胡先縉介紹到西方國家的。之后美國學者Goffman于1967年在此概念基礎上,較詳細地討論了人際關系。對面子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是Brown 和Levinson,并提出了“面子保全論”。Brown和Levinson將面子定義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意欲為自己掙得的一種在公眾中的個人形象。通過與他人的交際,這種形象可以被損害,保持或增強。他們認為每個交際參與者都具有兩種面子:積極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極面子(negative face)。積極面子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喜愛、欣賞和尊敬;消極面子是指不希望別人強加于自己,自己的行為不受別人的干涉、阻礙,有自己選擇行動的自由。Brown &Levinson認為在會話過程中談話雙方的兩種面子都會受到侵襲。因此,絕大多數言語行為都是威脅面子的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s,F(xiàn)TA)。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與青春期的中學生的提問與回答的語言交流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威脅面子的行為。因此,如何進行有策略地課堂提問,降低面子的威脅程度顯得尤為重要。
三、課堂提問中威脅面子的行為
B&L認為絕大多數言語行為都是威脅面子的行為,而禮貌的會話功能就在于保護面子,降低面子威脅行為的威脅程度。FTA大致可分為四大類:(1)威脅聽話人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向聽話人命令、請求、勸告、威脅、警告;(2)威脅聽話人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不同意聽話人的見解,向聽話人給予批評、蔑視、抱怨、譴責、指控、侮辱 (3)威脅說話人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向聽話人表達謝意、接受批評,對聽話人過時的反應作出違心的許諾或提供非情愿的幫助; (4)威脅說話人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的道歉、接受批評或恭維,懺悔、承認有罪或有錯等。例:
1. T: You have to finish it now, or I might find it necessary to let you go.
2. T: Where is Teheran?
S: In Egypt.
T: London is in USA.
3. S: Could you explain this question once again?
T: Sure, but I am afraid it should be achieved next time for I have another class.
S: I know, but could you explain this question mow?
T: All right.
4.(老師將conversation誤拼為convesation)
S: Miss Zhao, you missed the letter “r” in the word “conversation”.
T: Oh.I am sorry. I made a mistake. Thank you so much.
上述4例中,1是導致聽話人學生負面面子受損的FTA之一:說話人威脅聽話人并向聽話人發(fā)出警告,要求聽話人按自己的意圖辦事,否則將受到懲罰。2中教師雖然用委婉間接的方式提出了學生的錯誤,但實際上卻威脅了學生的積極面子,學生可能會認為老師在用一種常識性錯誤諷刺他的錯誤,因此大大傷了學生的面子。3中老師在接下來還有課程,講解問題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學生依然向老師提問,顯然威脅到了老師的消極面子。4中學生直接向老師提出老師所犯的錯誤時,老師不得已向同學們致歉和向提出問題的同學致謝,這威脅到了老師的積極面子。在英語教學課堂中,經常會出現(xiàn)諸如此類威脅學生或老師面子的行為,此時,教師就需要掌握提問技巧,遵守禮貌準則,巧妙地維護彼此的面子,使教學活動能高效和諧地進行。同時作為學生,在向老師提問或尋求幫助時也應遵守禮貌策略與準則,維護老師的面子,從而能夠有效表達自己的意見及建議。
四、面子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提問
1.從教師角度看課堂提問。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在這種活動進程中,師生不僅存在知識的傳遞,而且還存在著人的感情交流。如何增進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如何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是教師課堂提問的關鍵所在。
首先,在提問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課堂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語言水平精心設計篩選難易程度不一的問題,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問。其次,教師在提問學生時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在學生一時回答不出問題時耐心啟發(fā)引導,給學生再次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如果是問題過難過大,就把難化易,把大化小,引導學生逐一回答,這既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為回答出問題而感到心情愉快,維護學生的面子,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交流,使課堂保持活躍、輕松、和諧的良好氛圍。再者,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靈活運用多種方式,使學生與教師密切配合,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fā)揮。例如,讓學生自由討論,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可以將此問題分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答案,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與綜合的思維能力。
最后,教師應當對堂提問積極評價。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回答得“對不對”。無論是贊賞還是批評,都應對事不對人。有的教師在學生回答之后,就讓坐下并立即轉入另一項活動,有的甚至不請其坐,此時,教師的言行明顯威脅到了學生的面子使學生處尷尬境地,坐立不安。學生到底回答得對不對,好不好,只有教師自己知道。因此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從學生角度看課堂提問。作為學生,首先應明確課堂提問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為了鞏固和溫習知識的一種途徑,并非有意刁難學生。相反,如果教師能夠提問到你,那應該是教師對你信任和重視,并且給你提供了當眾發(fā)言和鍛煉的機會。其次,學生應該知道教師提問的問題大多是開放式的或參考性的,沒有確切的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擔憂回答是否合老師的心意。就算不能回答問題時也不應該覺得丟臉,因為不會才學習嘛,學無止境,老師的提問反倒給你提供了查漏補缺的機會。所以,學生要正確對待提問這件事,心態(tài)要放平,這并不是什么丟面子的事。
五、結語
總之,面子理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課堂提問中。在教師提問與學生回答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威脅雙方面子的行為。因此,作為教師應該運用面子理論和禮貌準則巧妙地維護學生的面子,使學生能積極熱情地參與課堂活動。同時,學生也應當放平心態(tài)正確對待提問這件事。只有師生都保持積極情感,飽滿的熱情時教學活動才能順利有效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陳融.面子.留面子.丟面子[J].外國語,1998.
[2]傅利.英語作為外語的課堂提問問答話與語用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3]顧曰國.禮貌.語用和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
[4]郝義俠.面子理論在大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中的應用[J].河海大學學報,2006.
[5]何兆熊.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柴寧寧(1992.05-),女,陜西榆林人,碩士,西北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