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玲
〔關鍵詞〕溝通;班主任;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坦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總歸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边@句名言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師生溝通的重要性。
作為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接觸的是幾十顆等待滋潤的心靈。如何讓這一雙雙眼睛充滿智慧之光?怎樣使這一顆顆心靈健康成長?從事班主任工作16年來,我在如何與學生溝通方面做了很多嘗試。謙和的態(tài)度與真誠的語言常會使別人難以拒絕我的要求,這也是我無往不勝的要訣。
有人認為班主任要“惡”才能管住學生,而我要說的是,班主任要“善”才能讓學生佩服。教育的基點是愛,愛的是學生的全部,而不是局部。外國有句諺語:“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睖贤ㄊ切呐c心的交流,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溝通讓學生感受到了我的真誠。
一、用心聆聽
要實現與學生心靈的有效溝通,我們就不僅應是知識的傳授者,智慧的啟迪者,更應如慈愛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為這種多元角色,師生間的交流就不應局限于課堂上與學生隔著課桌的“問答”式交流,而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叭魏我环N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到教育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在與學生溝通中,教育意圖暴露是老師的教育功利性目的被戳穿,學生對功利性的教育是極為反感的。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用心聆聽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師生之間情感更易溝通,才能夠出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平時,我喜歡在課前或課后和學生聊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用心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為他們“出謀劃策”。時間長了,學生自然愿意接近我,把我當成他們的朋友,和我說知心話。班上幾個有點內向的學生也喜歡和我聊天,交流自己的意見,常常會因和老師的想法一致而得意,更為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而慨嘆!我呢,注意去理解和揣摩他們的心理,傾聽他們的爭論,教他們學會換位思考,辨證地分析問題,以及如何去面對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從而在解決糾紛中不斷成長。與此同時,我還注意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及社會對他們的影響。
班上的齊婉婷是借讀生,穿著打扮另類。剛接手新班時,我發(fā)現她無視《中學生守則》,戴上了耳環(huán)。為此,我多次找她談話,了解她的生活經歷和學習現狀,用關愛的語氣表達了我對她的期望與關注,愿意幫助她重新找回做學生的形象。在我的悉心幫助下,她果然不負我望,跟換了一個人似的,不僅改掉了不良習慣,而且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她的家長逢人就說:“多虧了孩子的老師,不然我的孩子就學壞了!”
二、真情紙條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使孩子信心百倍,但一句粗暴的呵斥,也足可以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傷害。所以教育界提倡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式交流,只有以心交心,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建立彼此間的默契,形成師生間心理的共鳴與互動,在師生間建立起心靈的彩橋,在學生心靈上綻開希望之花。
我常用寫小紙條的方法與學生交流。紙條上可以是對學生委婉的批評、善意的提醒;也可以是對學生改正錯誤的真誠鼓勵和由衷的表揚。尤其是當遇到使我盛怒的情況時,我更是選擇了寫紙條。面對學生的錯誤,老師有時難免大怒,這時去做工作勢必要糟,我便采用寫紙條的方法:“請到我的辦公室來一趟”。短短一個紙條避免了大聲地訓斥,給學生一個反思的機會,而且相信學生再找你談話時對錯誤已經懊悔得不得了啦!
清晰地記得那個課間,我照例到教室看看,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學生的表現不錯,都自覺在座位上學習,我表面上不動聲色,心里挺得意: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增強??迫卫蠋熖崆按n,我在退出的一霎時,發(fā)現班上張雅茹眼睛紅腫,像是剛剛哭過。沒來得及詢問,上課的鈴聲就響了,只好作罷。張雅茹是我班的優(yōu)等生,什么原因讓她哭紅了眼?整整一節(jié)課我一直在思忖,真想馬上找她了解一下,可又怕耽誤上課。我在紙上畫了好幾個問號。“寫個紙條問問?”這個念頭在我的腦子里閃了一下,沒再多想,就給她寫了個紙條:“雅茹,你哭了?有什么事可以和老師說說嗎?我能幫助你嗎?”
很快,我收到了她的回復:謝謝老師的關心!我沒事。只是想出差的爸爸了。她在紙條的右下方用小字寫到:老師,我以后可以給你寫紙條嗎?旁邊還畫了個調皮的笑臉。我的心里一陣溫暖,有一種被信任的感動。此后,她的紙條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可以說是無所不談,包括她的心情,遇到的困惑,還有班上的情況及對此的所思所想。
在她的影響下,班上好多同學都給我寫紙條,為此我還特意精心自制了一個盛紙條的專用袋,美其名曰“感溫袋”。自此,每天能閱讀到不同內容、不同筆跡的紙條成為我的一大快事,也成為必做的事,當然回紙條更讓我樂此不疲。一名學生在她的作文中曾寫道:“每次用心給老班寫紙條時,我都覺得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因為這時我可以將心中的情感淋漓盡致地釋放,心里很舒服。老班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她的回信,總能為我領航,給我安慰和鼓舞。”每每看到學生收到紙條后欣喜的表情,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我班的張嘉穎,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不盡人意。她不愛與同學交流,更別提與老師交談了。我在批改數學作業(yè)時,多次發(fā)現她的作業(yè)認真,于是寫下了這樣的話語:“你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老師很欣賞。”“看到你的進步,老師由衷地為你高興?!薄澳阋呀浾莆樟藬祵W學習的方法,繼續(xù)努力。”她的成績提高很快。在學期末的家長會上,她的媽媽一語道出了女兒越來越愛學習數學的緣由,我寫給她的那些紙條留言激勵了她。在我的帶動下,其他學科的老師也積極效仿:王老師在學生周記里的真情留言,開啟了學生心靈的窗戶;宋老師那點睛的幾筆,解決了學生學習物理的困惑;張老師的比較級、最高級,給了學生向上、再向上的勇氣。
溝通,從“心”開始,小小紙條搭建起師生情感的橋梁。如今,我收到的紙條越來越多,每天即使再忙,我也要看看“感溫袋”。因為那里有沉甸甸的心在跳動,有亮晶晶的眼睛在期待。閑下來再看那些紙條,當時的情境歷歷在目,我真切地感受到每張紙條的份量,那種殷實富足的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
三、“QQ”坦言
師生交流需要一個高度自由的空間,對學生的隱私,特別是對學生自尊心有影響的情況,如學生身體的殘疾、父母的離異以及一些作為學生難于啟齒的東西,相比面對面交流,學生更熱衷于QQ聊,電話談。我把自己的QQ號公布給學生,每次開機QQ必上。我還在QQ上注明:希望我們在這里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溝通讓我們成為知心朋友。剛用QQ聊時,學生們只是問我一些學習上的問題或只談及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后來漸漸熟悉了,話題就海闊天空,什么都敢說,有的甚至涉及到個人的小秘密,生活上的、個人情感上的、同學關系等學生敏感熱議的問題。因為大家用的是網名,相互間可以暢所欲言。一個網名叫“游離的心”的,在QQ群里總是表現很積極,可有段時間我發(fā)現他不再暢所欲言,偶爾幾句也心不在焉,言不對題。原來困擾著他的是早戀的問題。我和他多次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談我的經歷和想法,從早戀與學業(yè)對中學生孰輕孰重交換意見,并把這個話題放在QQ群里討論,最后達成一致意見。適時的疏導為他照亮了積蓄已久的心靈暗區(qū),使他茅塞頓開,“很多朋友的留言真的是開啟我心靈的鑰匙,讓我豁然開朗?!盦Q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
QQ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傾訴途徑。特別是在QQ群里,學生的交談更是精彩,通過QQ,使用網名的學生可以向老師傾訴自己真實的想法;通過QQ,學生可以坦率地對老師的教學提意見;通過QQ,老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真實”的學生。自從用QQ和學生交流,我對班里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情況、課余生活等了解得更及時、更透徹。這為我管理班級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師生間配合得更加默契了,真正是事半功倍。
我班的李云,課堂上沒有自信,不愿爭論,不敢發(fā)言。通過QQ,我了解到,因為家庭變故,她被寄養(yǎng)在姑姑家。隨后的電話交流讓我及時了解了她的內心,消除了她的焦慮,使其能快樂地學習。沒有了自卑的她,每逢節(jié)日都會用短信祝語,表達對我的一片心意。
一聲聲“老班”,讓我自豪萬分,一份份真情流露更讓我倍加珍惜。多姿多彩的QQ空間讓我對學生的了解更加細致入微??粗鴮W生的QQ留言,我心中也為自己的工作創(chuàng)意而倍感快樂。我通常會把這些帖子收藏起來,寫進博客里。
四、心語傾訴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針對班級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我以“青春期心理暢談”“輕松面對學習”“如何與同學相處”“對抗挫折”等主題進行班級心理輔導,并在班上創(chuàng)設了“心理傾訴樂園”,為學生送去愛的理解,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會了心理自我調節(jié)策略。
“心理傾訴樂園”中,師生互動,老師能更廣泛地開啟學生內心的窗戶,深入了解學生內心的世界,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幾年來,學生的樂學愛學替代了懶學厭學,勤奮自信替代了萎靡不振,蓬勃向上取代了滿腹牢騷。文明樂觀、積極向上的班風應運而生!
賞識學生是架起和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激勵孩子的良藥,對孩子多一些賞識,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苛求,就會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喜悅。我越來越喜歡與學生溝通,溝通讓我的班主任工作得心應手。我也經常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愿意和我聯(lián)手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我把握“激勵勝于頌揚,表揚勝于批評”的原則,以鼓勵、表揚替代批評、懲罰,讓學生在鼓勵中發(fā)揚優(yōu)點,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熏陶、情的感染,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
教育有規(guī)律,但沒有一條規(guī)律能適用于所有學生。因此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石島實驗中學,威海,264309)
編輯/曹朦升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