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武 肖漢祥 李燕芳
摘要 水稻三化螟是粵北山區(qū)水稻重要害蟲,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水稻三化螟效果試驗結果表明,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225 g/hm2,在三化螟成蟲高峰期用藥1次,對三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別為60.70%和77.84%;在三化螟成蟲高峰期和卵孵化高峰期各用藥1次,對三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4.37%和88.16%,由此表明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對水稻三化螟具有較好的防效。
關鍵詞 水稻三化螟;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12+.1;S48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107-01
水稻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是我國南方稻區(qū)的主要害蟲,在我國南方稻區(qū)常年為害,常造成大范圍嚴重災害[1-2]。廣東省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單季稻改為早、晚雙季稻后,三化螟發(fā)生量逐年遞增,隨著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單、雙季稻并存地區(qū)壓縮雙季稻種植面積,恢復單季稻種植制度,三化螟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進入20世紀90年代,受耕作制度的變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以及高毒農藥殺蟲脒的禁用、替代農藥殺蟲雙等防治效果的下降,導致三化螟在廣東省的粵北山區(qū)等地持續(xù)發(fā)生危害,一般可減產5%~20%,嚴重時可達20%以上,給當?shù)厮旧a造成了嚴重的影響[3-4]。
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是美國杜邦公司研制出來的新型藥劑,能高效激活昆蟲魚尼?。∪猓┦荏w,過度釋放細胞內鈣庫中的鈣離子,導致昆蟲癱瘓死亡,對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活性高,持效性好。該農藥屬微毒級,對施藥人員非常安全,對稻田有益昆蟲、魚蝦也非常安全。筆者從用藥時間、用藥量等2個方面對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水稻三化螟進行了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設在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湯塘鎮(zhèn)高嶺村進行,試驗田為壤土,肥力中上等,排灌條件較好。供試的水稻品種為深兩優(yōu)5814,播種期7月8日,移植期7月28日,插植規(guī)格20 cm×17 cm,每叢插2~3條主苗。供試藥劑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市售。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5個處理,分別為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 g/hm2(A)、225 g/hm2(B),均于成蟲高峰期施藥1次;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 g/hm2(C)、222 kg/hm2(D),均于成蟲高峰期和卵盛孵期各施藥1次,并設噴清水作空白對照(CK),每處理重復3次。每小區(qū)面積50 m2,小區(qū)間筑小田埂隔離防止相互間串水,各小區(qū)按隨機區(qū)組排列[5-6]。
1.3 施藥日期與方法
根據測報,于三化螟成蟲高峰期(2015年9月12日)第1次施藥,第2次施藥于三化螟卵盛孵期(2015年9月19日)。方法是用虎躍牌HY-E-16L-D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每小區(qū)噴4.5 L藥液(折合噴750 L/hm2藥液),空白對照區(qū)噴等量的清水。試驗當天為晴天,氣溫25~33 ℃之間,無持續(xù)風,微風,施藥后3 d內無降雨。
1.4 調查方法
在整個試驗期間,不定期觀察藥劑處理區(qū)水稻有無藥害,記錄藥害的類型和程度。于當代三化螟為害穩(wěn)定后(2015年10月8日)調查1次,調查小區(qū)內所有白穗數(shù),估算小區(qū)總穗數(shù),計算白穗率和防治效果。
2 結果與分析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各施藥區(qū)水稻生長正常,無藥害癥狀,表明在所試藥量范圍內,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對水稻生長安全。從試驗結果看,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對水稻三化螟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A、B對三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別60.70%和77.84%,處理C、D對三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別84.37%和88.16%。
3 結論與討論
三化螟的發(fā)生為害與氣候因素、耕作制度、防治時期和用藥種類等有密切關系,從本次試驗結果看,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在三化螟成蟲高峰期和卵孵化高峰期各用1次,能明顯減輕水稻三化螟的為害。因此,加強預測預報,及時準確地預報防治適期以及選用高效低、安全的對口藥劑,是控制螟害、減少損失最有效途徑。
4 參考文獻
[1] 藍學明,楊鳳,梁葵珍.三化螟種群動態(tài)分析及防治[J].昆蟲知識,2002,39(2):113-115.
[2] 陳惠祥,胡加如,馮新民,等.水稻三化螟防治研究進展與現(xiàn)狀[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2,22(3):274-277.
[3] 張振飛,黃炳超,張揚,等.幾種藥劑對三化螟室內與田間防治效果研究[J].現(xiàn)代農藥,2011,10(1):51-54.
[4] 朱梅芳.三化螟發(fā)生危害因素及防治對策思考[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4(10):106.
[5] 陳觀浩,梁盛銘,陳少蘭,等.幾種殺蟲劑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間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7(9):31-32.
[6] 紀文珍,朱麒靖,郭麗珍.20%依維菌素水乳劑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間藥效試驗[J].農民致富之友,2014(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