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 介紹隆德縣日光溫室辣椒栽培技術(shù),包括品種選擇、培育壯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提高日光溫室辣椒種植水平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辣椒;日光溫室;栽培技術(shù);寧夏隆德
中圖分類號 S641.3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082-02
辣椒,別名牛角椒、長辣椒、菜椒、燈籠椒,拉丁文名Capsicum annuum L,茄科,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花單生,花萼杯狀,不顯著5齒;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藥灰紫色。果梗較粗壯,俯垂;果實長指狀,頂端漸尖且常彎曲,未成熟時綠色,成熟后成紅色、橙色或紫紅色,味辣。
1 茬口安排
早春茬于 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定植,3月上旬上市;秋冬茬7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定植,10月至翌年1月上市;冬春一大茬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11月中旬上市。
2 品種選擇與處理
辣椒喜溫暖,既不耐旱,又不抗?jié)?,要求光照資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因此,必須選用抗病蟲、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適應(yīng)性廣、抗逆性強的辣椒品種。近年隆德縣栽培的品種有銀川羊角椒、隴椒2號、隴椒5號、長劍、亨椒1號等。將干種子(接穗種子和砧木種子)放在恒溫箱內(nèi)用70 ℃恒溫處理72 h,或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 min,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 min,撈出沖洗干凈后催芽(防病毒?。1]。
3 培育壯苗
3.1 育苗場地與基質(zhì)
一般采用穴盤育苗和工廠化育苗。根據(jù)季節(jié)不同選用溫室、塑料棚等育苗設(shè)施,夏秋季育苗應(yīng)配有防蟲、遮陽網(wǎng)等。隆德縣辣椒育苗方式主要選擇穴盤無土育苗。穴盤選擇黑色或灰色72、105孔穴盤,基質(zhì)主要有壯苗二號、天緣Ⅰ型、天緣Ⅱ型基質(zhì)或魯青牌育苗基質(zhì)。每袋基質(zhì)50 L可裝14盤左右。
3.2 育苗設(shè)施消毒
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倍液全棚進行噴霧,也可用高錳酸鉀600~1 000倍液噴霧進行設(shè)施內(nèi)包括穴盤消毒。
3.3 砧木與接穗適期播種
一般砧木比接穗早播種7~10 d。早春茬10月中下旬育苗,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定植;秋冬茬6月初播種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冬春一大茬8月上旬育苗,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根據(jù)定植密度計算,育苗用種量為1.2~1.5 kg/hm2。
用消毒后的種子直接播種,將穴盤裝拌濕的育苗基質(zhì),將浸泡的種子點入0.8~1.0 cm深的穴中,每穴1粒,播后覆蓋育苗基質(zhì),澆透水,再澆灌多菌靈500倍液,覆蓋地膜。也可用全自動精量播種機播種。
3.4 苗床管理
3.4.1 溫度管理。播種至齊苗白天氣溫25~30 ℃,土溫20~22 ℃,夜間氣溫20~22 ℃,土溫18~20 ℃,短時間夜溫不低于13 ℃;齊苗后白天氣溫20~22 ℃,土溫18~20 ℃,夜間氣溫12~14 ℃,土溫15~17 ℃,短時間夜溫不低于8 ℃;定植前5~7 d白天氣溫15~20 ℃,土溫15~18 ℃,夜溫10~8 ℃,土溫10~12 ℃,短時間夜溫不低于5 ℃;適當放風煉苗,防止徒長,發(fā)現(xiàn)病蟲苗及時拔除。
3.4.2 水肥管理。冬春育苗每2 d澆水1次,每次需澆透,在秧苗3葉時,可根據(jù)苗情適當追苗肥(營養(yǎng)液)。夏秋育苗的苗期不能缺水缺肥,可根據(jù)苗情適當補水補肥,肥料可用磷酸二氫鉀噴施3~4次[2]。
3.5 嫁接
3.5.1 嫁接標準。砧木要求長到4~5片真葉(夏秋季苗齡播種出苗后45 d以上,冬季55 d,達到一定木質(zhì)化時),第2~3片真葉處莖粗達到0.2 cm左右;接穗要求長到3~4片真葉(夏秋季苗齡播種出苗后40 d以上,冬季50 d,達到一定木質(zhì)化時),第2~3片真葉處莖粗約達到0.2 cm以上。
3.5.2 嫁接方法。一般采取切接法。砧木從子葉上部第1片真葉下部截斷,用刀片在截面的中央順著莖往下切,深1.5 cm,接穗在子葉上部截斷,削成楔形,長1.5 cm左右,插入砧木的切口內(nèi)使莖桿的表皮一面對齊,用塑料嫁接夾固定,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小拱棚內(nèi)。
3.5.3 嫁接后管理。嫁接苗在嫁接后3 d內(nèi),白天保持25~28 ℃,夜間17~20 ℃,相對濕度95%(膜上密布水珠),10:00—16:00,要用報紙或草簾進行遮蔭。同時噴施1~2次72%農(nóng)用鏈霉素1 500倍液,防止嫁接口腐爛。3 d后逐漸降低溫濕度,白天22~24 ℃,夜間14~17 ℃,濕度70%~80%,并逐漸增加光照時間,10 d左右即可除去拱棚上的薄膜進入正常的苗期管理。
3.5.4 壯苗標準。自根苗苗齡:夏秋季45~50 d,冬春季60~65 d;嫁接苗苗齡夏秋季65~70 d,冬春季80~90 d。株高15 cm左右,葉片肥大、色濃綠,節(jié)短,莖基部粗0.2~0.3 cm,無病蟲害。
4 棚室消毒
在播種或定植前,對土壤深翻后扣棚,利用太陽能對土壤進行高溫消毒7 d。溫室夏季休閑期,可深翻灌大水后進行高溫悶棚消毒。棚室用硫磺粉30~45 kg/hm2、敵敵畏3.75 kg/hm2拌上鋸末分堆點燃,然后密閉熏蒸一晝夜,放風,無味時使用。
5 整地定植
結(jié)合整地,施用腐熟有機肥60~90 t/hm2、磷酸二銨600~750 kg/hm2、硫酸鉀(含K2O 46%)150~225 kg/hm2。
整地做畦,前作拉秧后翻曬土地,結(jié)合施肥再深翻1次,使肥土摻勻。做畦,畦溝總寬1.5 m,畦頂寬85 cm,畦高25~30 cm,溝頂寬65 cm。
定植時間一般秋冬茬7月上中旬至8月初,冬春一大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定植,早春茬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定植。定植前除盡砧木子葉處萌發(fā)側(cè)枝及嫩芽。采用大小行距栽培,每畦栽植2行,大行距85 cm,小行距65 cm,株距35~40 cm。定植密度為33 750~38 100株/hm2。
定植后設(shè)防蟲網(wǎng)阻蟲,溫室大棚通風口用尼龍網(wǎng)紗密封,防止害蟲遷入。鋪銀灰色地膜75 kg/hm2或?qū)y灰色膜條(寬10~15 cm)懸掛于大棚四周,間距約10 cm。
6 定植后管理
6.1 光照管理
定植后的前3~4 d,在中午光照強時適當遮蔭,4 d后不再遮蔭,以后各階段要經(jīng)常清潔棚膜,在陰、雨、雪天也要揭苫5 h,以延長光照的時間,同時要摘除老病葉、細弱枝,及時打杈[3-4]。
6.2 溫濕度管理
緩苗期白天溫度為24~28 ℃,夜間12~18 ℃;定植10 d后緩苗結(jié)束白天溫度為20~25 ℃,夜間10~17 ℃;開花結(jié)果初期白天24~28 ℃,夜間13~18 ℃;結(jié)果期白天25~28 ℃,夜間12~18 ℃;深冬季節(jié)盡量保持長時間處于20~28 ℃,夜間12~18 ℃;春夏季節(jié)辣椒結(jié)果盛期,白天25~28 ℃,夜間13~20 ℃。生長前期空氣相對濕度維持在65%左右,生長中后期維持在50%上下。
6.3 追肥灌水
門椒坐住后,結(jié)合澆水開溝追施或穴施尿素225 kg/hm2,或腐熟餅肥750 kg/hm2。果實采收期結(jié)合澆水追施硫酸鉀75 kg/hm2、硫酸二銨225~750 kg/hm2。進入盛果期后每7~10 d澆1次小水,隔1次水追1次肥,每次用腐熟餅肥750 kg/hm2或尿素75~150 kg/hm2、硫酸鉀120~150 kg/hm2。
7 病蟲害防治
保護地優(yōu)先采用煙熏法、粉塵法,在晴朗天氣也可噴霧防治,注意輪換用藥。防治灰霉病于發(fā)病初期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速克靈粉劑1 500倍液噴霧,每隔7 d噴1次,連續(xù)3次。防治白粉病于發(fā)病初期用40%杜邦福星8 000倍液進行交替噴霧防治,7 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最好使用硫磺發(fā)生器熏蒸。每次在夜間密閉條件下熏蒸7 h,3 d熏蒸1次,連續(xù)熏3~4次[5-7]。
8 果實采收
門椒要適當早收,以防墜秧。采收過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潔、衛(wèi)生、無污染。
9 參考文獻
[1] 呂躍彭.延津縣日光溫室有機蔬菜生產(chǎn)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8):317.
[2] 周志明.不同殺蟲劑防治菜螟藥效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8):168.
[3] 馬瑞.塑料大棚辣椒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8):143.
[4] 顏毓清.高海拔地區(qū)日光溫室辣椒無公害栽培技術(shù)[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14(3):74-76.
[5] 周珊,張亞媛,劉潤妮,等.甘藍穴盤基質(zhì)育苗技術(shù)[J].西北園藝:蔬菜,2012(1):10-11.
[6] 崔聰聰,孟令強,曲寶茹,等.赤峰市日光溫室早春茬辣椒新品種亮劍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5(3):162-163.
[7] 紀林海.薊縣地區(qū)日光溫室冬春茬辣椒栽培技術(shù)[J].天津農(nóng)林科技,2015(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