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通過對體驗營銷等相關理論梳理,選取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為研究的四個維度,以ERKE贊助上海大師賽為例,采用數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探討體驗營銷對ERKE贊助上海大師賽對其品牌偏好及購買意向影響效果。
關鍵詞 體驗營銷 ERKE 上海大師賽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
體育賽事本身具備的“轟炸性”特點,就使得一些企業(yè)爭相通過贊助體育賽事來擴大企業(yè)影響力。致力于倡導年輕、時尚和陽光生活方式的ERKE,于2005年開始推出網球戰(zhàn)略,先后與中網、上海大師賽、澳網等國際頂級賽事展開合作。而伴隨體育贊助市場高速發(fā)展,體育贊助成本也在飛漲,巨額贊助投入是否可以實現預期贊助目標,就引發(fā)了相關學者和企業(yè)人士的思考。本文以體驗營銷為研究的理論基礎,旨在厘清ERKE如何運用體驗營銷來影響消費者品牌偏好及最終產生購買意向。
(二)研究意義
本文以ERKE贊助上海大師賽為實證研究,運用體驗營銷這一評價指標,不僅豐富了ERKE贊助效果的評價方式,提高贊助評估質量,同時還有助于賽事方有效開展贊助營銷活動,為贊助商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是賽事方提供專業(yè)化服務水平的具體體現。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ERKE贊助2015年上海大師賽的體驗內容為基礎,建立的“體驗營銷——品牌偏好——購買意向”分析路徑。
(二)研究方法
運用了文獻資料法、數理統(tǒng)計法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理論研究
體驗營銷創(chuàng)始人Bernd H. Schmitt認為:體驗營銷是通過看、聽和參與等手段,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lián)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義、設計的一種思考方式的營銷方式,核心是為消費者提供完美的體驗[1]。同時把由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及關聯(lián)構成的不同體驗方式稱為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dules。
(二)實證研究
1.ERKE對上海大師賽的贊助情況
ERKE作為我國網球服飾第一品牌,從2009年開始成為上海大師賽榮譽贊助商及官方服裝合作伙伴,贊助期間,ERKE不僅為賽事提供專業(yè)的裝備,同時還通過舉辦配套的活動推廣賽事以及網球運動。2015年上海大師賽現場,ERKE通過品牌體驗區(qū)的體驗活動、品牌天地的產品展示等方式來擴大其品牌影響力。
2.體驗營銷對ERKE品牌偏好及購買意向的影響研究
(1)模型構建與研究假設
筆者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圖1所示概念模型[1],及感官體驗對品牌偏好具有正向影響等共計9個研究假設。
(2)問卷總體情況
①樣本選擇。此次調查男性占比56.4%,女性占比43.6%。樣本中,21-40歲人數占七成以上,符合網球愛好者中青年人群特征。從樣本人口統(tǒng)計特征來看,被調查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符合樣本特征。
②信效度檢驗。經Cronbachs Alpha檢測量表顯示:整體α值為0.917,各維度α值也均大于0.70,表示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數據可靠。同時,KMO檢驗值為0.863,表明收集數據達標,sig值小于0.05,說明問項有顯著性差異;Bartlett球度檢驗顯示,近似卡方值為1415.550,相應伴隨性概率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的零假設,可做進一步研究。
(3)模型與假設驗證
①相關分析。為驗證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設,研究選用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變量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品牌偏好和購買意向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除感官體驗和品牌偏好的相關系數0.491小于0.5外,其它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5,各變量存在相關關系且相關性較顯著。
②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為進一步驗證自變量和因變量存在因果關系,選用多元線性回歸做進一步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體驗營銷各維度對品牌偏好的回歸系數分析中,依次B值是-0.087、0.348、0.258和0.457,對應P值為0.136、0.000、0.000和0.000;在體驗營銷各維度對購買意向的回歸系數分析中,依次B值是0.102、0.274、0.205和0.431,對應P值為0.097、0.000、0.002和0.000;在品牌偏好對購買意向的回歸系數分析中,B值是0.872,對應的P值是0.000。
四、研究結論
經上文的數據分析得出:情感體驗、思考體驗和行動體驗分別對ERKE品牌偏好和購買意向具有正向影響獲得支持;品牌偏好對購買意向具有正向影響獲得支持;感官體驗對品牌偏好和購買意向具有正向影響未獲得支持。本文作為一項探索性研究,在數據收集等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得出的結論存在其局限性,有待于更多的實踐證明。
參考文獻:
[1] Schmitt B H. Experience marketing[M]. New York: Free Pres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