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平
美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感受、表現(xiàn)、鑒賞、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追求人生的情趣與理想境界等為目標的教育。崇尚真、善、美是人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育教育能形成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是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如能充分發(fā)揮美育功能,讓美育走進課堂,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提高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審美觀應該理解為審美感知和審美判斷,審美感知是對美的現(xiàn)象的感受,解決對象美與不美的問題;審美判斷是對美的本質的理解與評價,不但要肯定事物的美與丑。而且能從理論上說明它為什么美,美在哪里等。學生本身就是美的化身!美的使者!在學校這個美的環(huán)境中學習美的語言,美的知識。因此你們的言語、行為等一切都應該是美的,我們是新一代最美的人!應該用美的標準要求自己?!安幻赖脑挷徽f,不美的事不做”。
語文材料尤其是文學作品更是美育的材料,其中飽含著美的形象、美的情感,我們完全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發(fā)掘其中的審美價值取向,在遵循語文教育一般規(guī)律的同時,也應該按照審美的特殊規(guī)律來組織和運用這些材料。學習美的享受,愉快地接受美與善的熏陶,尚倫理,講禮儀,善待社會、美化人生。
二、創(chuàng)設令人向往的氛圍,對學生進行美育
在語文教學中,抓住時機,激發(fā)學生感情,是進行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要根據(jù)文章題材、思路和表現(xiàn)手法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方法,調動學生情感。如,在教學《蘇州園林》時,我做了如下結語:“《蘇州園林》以不同凡俗的風采躍然紙上,使人覺得山美、水美、天然美、作者文筆美、大師情操美。同學們試想,如果作者沒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是不可能寫出字里行間都洋溢著美的文章。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并且有許多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同學們,熱愛我們的祖國吧!為我們的中華而努力學習,愿我們的中華更加美麗!”這一結語使學生進一步領悟到秀麗的園林風光無限美的情趣,從而使學生受到藝術感染,獲得美的享受。
三、創(chuàng)設悲壯的情境來渲染氣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都是有感情的,現(xiàn)代的青少年,愛憎尤為分明。在語文教學中,要利用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方式渲染課堂氣氛,使課堂氣氛和課文內容相吻合。在教學《孔乙己》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時值晚秋,陰風怒號,在江南小鎮(zhèn)咸亨酒店前,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走廊里,“走”出了一位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神色頹唐、低聲下氣的老書生。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他就是魯迅著名小說《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他是一個慘遭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毒害的中國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這樣的導語,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交融的境界。
四、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和感受美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充分感受美的能力,即通過自己的感官,反映客觀存在的美,產(chǎn)生美感。也就是欣賞美。在語文教學中,有許多美的素材,如課文《春》《濟南的春天》《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都描繪了祖國山河的景象,或壯麗、或神奇、或優(yōu)美,均能使學生賞心悅目,激起熱愛自然、創(chuàng)造自然、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美好情感。美學鑒賞是對美的事物的鑒別與評價,它不僅僅要識別事物的美與丑,還應當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勞動是否美。學生對善惡是非的分辨,往往依據(jù)對事物美丑的鑒別,教師首先應在課堂上因勢利導,引導學習鑒別藝術美。其次,用多種比較來鑒別美。從而進一步鑒別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讓學生體會到心靈美是社會美的最高表現(xiàn)形態(tài)。
五、引導學生感知人物的形象之美和景物所蘊藏的意境之美
語文教材中描寫人物和景物眾多,各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人物的形象之美和景物的意境之美。如,學習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备形虻纳适敲鼷惖木辰纾荷徣~綠、荷花紅、湖水藍、驕陽彤,意趣盎然,美不勝收。景色美,語言更美,使學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六、啟發(fā)學生感悟自然之美和人物之美
語文教材中,許多文學作品用美妙的夢境來表情達意:《荔枝蜜》里的夢匠心獨運、《我的老師》里的夢情濃意深……教師要恰如其分地啟發(fā)學生去感知夢之美、夢所蘊含的自然之美、人物之美。如,《這不是一顆流星》的結尾部分,孩子:“那我昨天晚上怎么還夢到了阿婆了呢?”“我想跟他說夢的原理……我原以為孩子天真純樸的念頭像流星一樣轉瞬即逝,現(xiàn)在我明白了,這絕不是一顆流星?!敝v析時,可向學生提出:作者以夢作結,有何好處?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明確:文章以這一真情美夢來收束全文,不僅有力地再現(xiàn)了孩子那恒星般童真的美麗,而且給人以啟迪、感悟??v觀語文教材,美的教育內容比比皆是,它為青少年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使他們受到多方面美的展示與感染。
總之,語文教學和美育不能互相替代,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完全應該,而且可以有意識地按美育的規(guī)律積極創(chuàng)造美的教育情境,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