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最基本保證,只有堅持不懈的注重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才能學好初中數學知識。本文闡述了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因勢利導,結合學科特點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四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認真聽講的好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記憶習慣;培養(yǎng)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并就如何培養(yǎng)學學生這三個方面的良好學習習慣進行了積極的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習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19-02自玉州區(qū)"有效教育"新型學習方式開展以來,我校申請并立項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這一研究課題,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文明、安全等常規(guī)教育來培養(yǎng)和矯正學生的習慣,還拓展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途徑,創(chuàng)造性的將"習慣培養(yǎng)"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智力、能力和道德品質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初中數學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方面擔負著重要任務,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學習和實踐,使學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為方式,包括良好的思想品質、正確的學習目的、濃厚的學習興趣、頑強的學習毅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
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的同時,我們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堅持嚴格要求,從日常學習生活做起,讓學生通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磨練意志,養(yǎng)成良好習慣,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益。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主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刻苦鉆研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達到課堂的學具準備、認真預習復習、課上集中注意、認真聽講、積極思維、舉手發(fā)言、作業(yè)規(guī)范、書寫整潔、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在計算時要注意縱橫檢查,草稿按題號順序排列,便于核對,錯題要改正等,當然,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經過嚴格訓練、長期培養(yǎng)。教師要注意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堅持不懈。
對學生而言,應著重培養(yǎng)一些基本的學習習慣如:聽課、作業(yè)、動腦、預習復習等,下面分幾點具體講一下。
1.培養(yǎng)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課內時間利用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效果,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是學生在數學課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識的最根本保證。
上課時,坐得穩(wěn),靜心聽老師講課。學生聽講時要邊聽邊想邊記憶,抓住要點。不僅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認真聽同學們的發(fā)言,并能聽出別人發(fā)言中的問題。
會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教學中要提供充分的觀察材料吸引學生看。教師的板書、演示等要準確,鮮明,能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在課堂練習中要多設計一些能引起觀察興趣旨在訓練觀察能力的題目。
會想:這里的想就是會發(fā)現,會尋找規(guī)律,通過啟發(fā)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觀察、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歸納出一般性結論,使知識達到條理化、系統化。我們教學中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積極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題組外,還通過探索性、變式性、綜合性、發(fā)現性、發(fā)展性等題組進行猜想的練習,形成"試算——歸納——猜想——論證"的學習模式。還應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圖多用"的教學,拓展學生的思路。
會說:語言是思維的結果,課堂上要學生盡量多說,就能促進學生多想;要會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認真聽,細心看。教師抓了會說,就能促進其它三會。因此要十分重視學生口答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會記:上課做筆記并不是簡單地將教師的板書進行抄寫,而是要求學生對聽課中得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它包括教師的思維方法和學生本人思考的過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難。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做筆記的過程是語言操作過程,也是大腦積極思考的過程,能培養(yǎng)人的思維能力。做筆記還能使聽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課堂學習效率更高。如講解例題:已知△ABC中,AB=AC=5,BC=8,求△ABC的內心和外心之間的距離。經過分析得知,內心、外心都在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上。有一位學生及時將這發(fā)現的結論記在筆記本上,我立即表揚了這位學生,將心得記在筆記本上。其他同學都模仿他,將結論記在筆記本上。這樣便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可用課內督促、課外檢查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這一習慣。其中還需要教師經常性地講評和個別指導。學生持之以恒,就能習以為常。
2.培養(yǎng)良好的記憶習慣
如何克服遺忘,以科學的方法記憶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很有益處的。初中新生由于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分較多,理解記憶的成分較少,這就不能適應初中學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憶方法指導,這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教學中,首先要重視改革教學方法,拋棄滿堂灌,以避免學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結合數學實際,教給學生相應的方法。比如,(1)理解記憶法,因為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準、記得牢,所以必須"先懂后記"。(2)簡化記憶法,簡化記憶方法分兩類,一類是把文字"濃縮"之后記憶,另一類是用字母符號表達抽象記憶。(3)形象記憶法,內容形象、直觀,記憶就深刻、難忘,把知識形象化能幫助記憶。(4)對比記憶法,"有對比才有鑒別",把類似的問題放在一起找出區(qū)別與聯系,分清異同,增強記憶效果。(5)系統記憶法,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便于整體上掌握知識,可用關系圖來幫助記憶。此外,我們還應該讓學生明確各種記憶方法特征。充分利用各種記憶的優(yōu)勢,交叉使用,互為補充。同時選擇適合自己的幾種記憶方法,以適應初中階段學習的需要。
3.培養(yǎng)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作業(yè)練習是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能反映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又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重要的基本功。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應包括:(1)規(guī)范書寫,保持書寫整潔的習慣。作業(yè)的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guī)范,字跡要端正。(2)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yè),不要跟別人對結果,更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yè)。(3)認真審題,仔細運算的習慣??辞孱}目每個字理解題目的意思和要求,計算要仔細認真。(4)認真檢驗的習慣。
總之,作為數學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從小受到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成人后對本職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在不同的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
參考文獻:
[1]胡松林.教學要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基礎——淺談教學活動中數學思想的滲 透[J].中初中數學,1999(10)
[2]孫小禮.數學·科學·哲學[M].北京:光明日報社,1988
[3]邵瑞珍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