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世琦
摘 ? 要:在近年來的小品中,“金錢”出現(xiàn)的頻次也越來越高,在當下的研究中,以此為著眼點的研究還未大量開展。本文以趙本山小品為例,結合具體作品,對金錢在作品中的作用進行分析,認為其主要起到作為激勵事件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和作為線索貫穿脈絡的作用。
關鍵詞:小品;金錢;趙本山;激勵事件;線索
中圖分類號:J827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7-0012-02
趙氏小品,無論你喜歡與否,已經(jīng)毫無疑問地占據(jù)中國當代小品界的半壁江山。很多人對趙本山小品的評價是“俗”,選材自民間、表演大眾化、語言通俗幽默,都是“俗”的表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錢”這個“俗”的字眼常常在趙本山作品中出現(xiàn),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金錢作為激勵事件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每個小品都是個短小卻完整的故事,而激勵事件便是故事中重大事件,是推動一切后續(xù)情節(jié)發(fā)展的首要動因。在趙本山小品中,錢在很多時候作為激勵事件出現(xiàn),引發(fā)一系列情節(jié)發(fā)展。
在趙本山早期作品《小九老樂》中,丈夫老樂將五百元錢借給了身處困境的前女友,擔心因此傷害妻子的感情所以刻意隱瞞,引發(fā)出之后一系列情節(jié)。小品以老樂坐立不安的情形開頭,之后提到借錢是這一切的根源。老樂因為隱瞞借錢之事被小九趕出家門,即便如此,也愿意守住這個借錢的秘密?;丶液笕匀换乇苓@個問題,忐忑不安,搪塞著妻子的盤問,隨后又被趕出家門。第二次回家后,他感覺妻子知道錢借出去的事,便放松很多,逍遙地喝起酒來。情節(jié)進一步發(fā)展,老樂在逼問之下不得不說出實情,小九非但沒有氣憤,還要去看望他的前女友,這個有關借錢的故事以溫暖的一刻告終。
“錢”在這個作品中始終是推動力,是矛盾的根源,因為錢的借出,才有老樂的不安和后來小九的寬容的體現(xiàn),在借出去錢后面對妻子時,老樂在怕與愛之間徘徊,體現(xiàn)出“怕就是愛,愛就是怕”的主題,也因此展現(xiàn)出夫妻之間的情深意切。
同樣,在小品《鐘點工》里,錢也可以理解為激勵事件。開場宋丹丹出場時的臺詞“有人花錢吃喝,有人花錢點歌,有人花錢美容,有人花錢按摩,今兒我雇個好活,有人花錢,雇我陪人兒嘮嗑”就預示著這是個關于花錢的故事。之后宋丹丹向趙本山飾演的老漢解釋來意:老漢的兒子雇她來陪他嘮嗑,本身也體現(xiàn)出關于錢的利益關系。故事發(fā)展到高潮的討價還價階段很是精彩,我們看一下這一部分的臺詞。
宋:拿錢。
趙:啥錢?
宋:你兒子說,一鐘頭四十,到一鐘頭了。
趙:哦,給你五十。
宋:拿零錢我沒零的,拿零的。
趙:我沒零錢,都給你了大妹子。
宋:我多要你十塊干啥,拿著,拿零的。
趙:你找不開我也沒零的呀,那你就再陪我嘮十塊錢吧。
宋:那我就再忍十塊錢。
幾句話都不離錢字,別有意味,俗而不低俗,達到幽默效果。
小品旨在反映當代城市生活中老年人內(nèi)心的孤寂。兒子為了盡孝,于是把農(nóng)村的老人來接到城里享福,老人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精神卻很空虛。于是,兒子雇人陪父親嘮嗑。小品取名《鐘點工》,女主角是以陪人嘮嗑為賺錢方式的老太太,深層主題并未通過題目表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出小品力求通俗的表達效果。作品中的很多笑料都是圍繞錢展開的,如宋丹丹說的“嘮吧,反正十塊錢的都是你消費”和提及麥當勞等時說自己“名牌,有錢”的“灑脫”。錢在兩個老人嘴里并不是功利的象征,更多的是一種調侃,他們在這場所謂買賣中得到的快樂和陪人嘮嗑賺的那些錢是完全不等價的。
在小品《三鞭子》中,錢也是重要的激勵事件。故事發(fā)生在路況不好的農(nóng)村山區(qū),道路常年沒人維修,縣長和死機的車陷在路上出不來,恰巧遇見領著驢的老漢。老漢牽著驢被堵在縣長的車后面,回不了家,于是產(chǎn)生了官民之間的對話,有關怎樣繼續(xù)趕路,還有腐敗問題,農(nóng)民樸實地表達對領導胡吃海喝的不滿,同時道出政府忽視修路影響當?shù)孛裆男穆?。在故事進行到高潮前,“錢”被引了出來。縣長想要花錢雇驢拉車,大爺先是反問給多少錢,后來說“你要真給,咱還不要。今天不要錢給你拉一次讓你看看老區(qū)人民的覺悟?!币徽Z中的,錢作為激勵事件點出政府和人民互愛的主題。百姓主動幫縣長忙,并且不要錢的讓驢拉車,不僅引發(fā)出后續(xù)的詼諧的拉車情節(jié),也將作品推向高潮,和后面眾人的號子聲相互呼應,渴望政府修路,并支持政府工作人員的官民互愛的主題得到升華。
此外在《賣拐》、《賣車》、《功夫》、《心病》等眾多作品中,錢都可以看做是激勵事件,對演員行動起著維持和加強的作用。
二、金錢作為線索貫穿脈絡
對于文藝作品而已,線索是貫穿整個作品的脈絡,是作者縱橫馳騁的思路,是把表達中心的各個事件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的聯(lián)系線。因而選擇一條合理的線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錢在很多趙本山小品中,作為線索出現(xiàn),貫穿整個作品。以《捐助》、《不差錢》和《心病》等作品最為典型。
在小品《捐助》中,趙本山飾演捐款者錢大爺。小品以親家等著錢大爺給他取錢為開端,然后引出“比取錢還重要百倍”的事情,即捐款。通過記者采訪的形式還原整個故事,始終以捐錢為線索貫穿整個作品。從談采訪的原因開始,詼諧的語言使得小品笑料不斷。高潮時提到意料之外地捐出三萬,矛盾沖突凸顯出來。他本以為捐了三千,知道無意中捐了三萬便是情節(jié)點,親家的挖苦和抱怨,自身的內(nèi)心矛盾使得他不好意思說出真相,這一切都是因錢而起。
小品《不差錢》更是個典型的例子。作品講述的是毛毛想?yún)⒓印缎枪獯蟮馈?,爺爺趙本山和毛毛在蘇格蘭情調餐廳請《星光大道》主持人老畢吃飯,而趙本山?jīng)]帶夠錢,趙本山就給餐廳服務員小沈陽紅包,讓小沈陽做鬼,讓老畢沒法點貴的菜的故事。
錢在這個作品中起到線索作用。我們知道,“不差錢”實則“就差錢”,既要請客,講大排場,又要花最少的錢。錢始終是人物活動的主題,也正是錢作為一條明線,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小品開場趙本山和毛毛出場時就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場所——鐵嶺最貴的飯店,趙本山說他們帶來三萬多元錢。后來發(fā)現(xiàn)包落在了家里,身上只有四百多元。因為帶的錢和預期差距太大,很可能不夠用,這是“不差錢”這個故事發(fā)生的直接原因。進入飯店后,趙本山問服務員最貴的都點上得多少錢,得到需要一兩萬元的答復。趙本山想到今天吃完,明天來結賬,在小沈陽反問是否“打白條”時,“不差錢”這個詞第一次出現(xiàn)。之后的情節(jié),從給小費、只吃鹵子不點面到點菜時趙本山對服務員的暗示,無一不與錢有關??傊″X是最終的目的,錢是中心。
同樣,錢也是《心病》的線索。范偉飾演的老頭因為買彩票中了三千元錢抽了過去,于是來看心理醫(yī)生。故事的情節(jié)結構是:范偉中獎犯病—中更大的獎怕犯病于是看醫(yī)生—看病中矛盾沖突不斷—給醫(yī)生趙大寶獎金醫(yī)生犯病。在作品中,是錢引起范偉的心病,同樣使得趙大寶“生病”,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
除了在情節(jié)和線索方面的作用,在內(nèi)容上,錢也體現(xiàn)了民生問題。我們承認人對金錢的追求似乎是一種天性,但很多時候更是一種無奈之舉。小品《拜年》體現(xiàn)了經(jīng)濟轉型期農(nóng)民面對的經(jīng)濟困境,于是他們才想辦法給鄉(xiāng)長送禮,承包魚池養(yǎng)王八。趙本山的很多小品提到錢,也是因為作品本身以農(nóng)村為背景,農(nóng)民生活拮據(jù),才會更在乎那種“小錢”,如《昨天 今天 明天》中,主持人讓說最后一句話時,黑土說的是“來時的火車票給不給報了”,這并不是農(nóng)民貪占小便宜的意思,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了他們的生活困境。關注民生也是趙本山小品的出色之處,如《紅高粱模特隊》和《昨天 今天 明天》關注人們精神生活等。
縱觀近年來的諸多趙本山的作品,“金錢”被賦予了多重深刻的內(nèi)涵,并在作品的藝術加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金錢”為關注點,充分彰顯了主創(chuàng)現(xiàn)實情懷。小品作為現(xiàn)實生活的縮影,體現(xiàn)大眾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與訴求。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對錢的解讀與意義的延伸,亦可以成為創(chuàng)作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悅.試談話劇《立秋》激勵事件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4(14).
[2]楊惠卿.貫穿始終,脈絡清晰——線索要清楚[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7(12).
[3]劉寧.演員表演中的兩條行動線索[J].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