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小蘭
摘 要:實踐證明,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注意個別溝通和指導,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也是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途徑。
關(guān)鍵詞:小學畢業(yè)生;思想教育;對策
小學畢業(yè)班學生個性心理日漸成熟,獨立意識、自助意識空前增強,對進入中學既期待又畏懼,思想狀況復雜,學習和思想表現(xiàn)的兩極分化更為嚴峻。因此,畢業(yè)班思想工作是畢業(yè)班工作的重中之重。畢業(yè)季,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學生變得沉重起來,沒有一點活力;早戀、叛逆、心理問題等。如何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找學生談心,正視現(xiàn)實,切實處理好學生中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的現(xiàn)象,是畢業(yè)班思想工作中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同時,給學生適當?shù)膸椭完P(guān)心也非常重要。老師們要時常關(guān)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和身體狀況。出現(xiàn)上述不正?,F(xiàn)象是什么原因呢?我認為主要有這樣幾個因素:
(一)學校因素。作為畢業(yè)班,學生成績已成為對學校的鑒定,對教師的評價的關(guān)鍵因素,因此,學校及教師對此階段的學生的要求格外嚴格,學習任務分外繁重,學生的壓力也隨著增大,再因?qū)W生已意識到快要離校了,不受學校的管制了,部分意志比較薄弱的學生便變的對什么都無所謂了。
(二)生理因素。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青春期的到來使他們惶恐不安,無法坦然面對生理的變化,太多的激情不知如何釋放才好,心理更是變得浮躁起來。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有了吸引異性注意的朦朧意識;有極強的自尊心,唯恐在大庭廣眾之下得到哪怕是極小的批評,同時又及其敏銳,唯恐別人瞧不起自己。
(三)社會因素
1.現(xiàn)在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視若掌上明珠,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導致這些學生任性、孤僻、不受約束,意志薄弱。
2.在社會上一些年齡相仿的青年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影響了部分小學生。
3.受拜金主義的影響,一部分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觀、生活觀、人生觀,覺得學習好不好并不重要,只要識幾個字就行,關(guān)鍵是能掙到錢。
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心靈溝通,謹慎管理
1.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爭取心理溝通,讓學生信任老師,和學生做真心朋友,談真心話。
2.在教育學生時要講究策略,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注重正面、積極的引導,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作客觀分析,進行有效指導,不要冷落他們,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和期望。
3.對學生進行正確、全面地評價,并經(jīng)常提醒學生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才是受大家歡迎的。
二、家校配合,分層管理
1.班級管理,以班主任為核心,學科老師為配合、班委干部為小助手,多管齊下,形成良好班風。
2.家校積極配合管理。一要多進行家訪。特別是對那些學困生,更是定計劃、定時間、定策略地進行重點家訪,積極爭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二是定期不定期的召開家長會。通過家長會,收集家長對學校和畢業(yè)班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通報學校對畢業(yè)班的教育教學情況,使教師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進步。
3.可以結(jié)合語文教學中的習作:例如通過寫生生之間的話別;生師之間的話別,以此喚醒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進一步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情操。另外,教師在上完課時不要急于離開教室,應和學生說一說話,讓嚴肅的課堂氣氛緩和一下,在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距離的情況下,他們會把你說的話聽進去,也會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同時也會告訴你他們的所思所想。
三、抓常規(guī),持之以恒
教育無小事,我們從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入手,從學生的文明禮儀入手,從抓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釀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抓中等生,鞭打毛驢
不少中等生具有“不騎馬不騎牛,騎頭毛驢居中游”的思維定勢。為此,我們的老師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其轉(zhuǎn)化。一是讓中等生明白,他們不是“毛驢”,而是“千里馬”,希望他們不甘示弱,奮起直追。二是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與家長一到達成共識提出不同要求。幫助孩子克服惰性心理,積極投入小學最后階段的學習中。
五、抓后進生,煉鐵成鋼。
每個畢業(yè)班都有后進生,我們必須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把“恨”變成“煉”。一是提高后進生的心理素質(zhì),幫助他們樹立“我能行”的思想。二是提高后進生的知識水平,多給他們補差補缺,個別輔導。三是對他們持之以恒地實施養(yǎng)成教育,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四是開展一幫一活動,發(fā)揚互助精神。
總之,小學畢業(y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育人先育德,“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我們就應該“一切為了學生”。多一點關(guān)愛,少一點指責。只要我們有這樣的修養(yǎng),我們的工作也一定會游刃有余的。最后,要寄予希望。給每個孩子一個美好的祝愿,伴他們一路有信心跨進中學的大門,迎接新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