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慧 羅曉
【摘 要】 目的:探討老年胃腸道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其治療依從性和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56例胃腸道手術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78例患者,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不依從的比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低,觀察組患者完全依從的比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高,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后腹脹例數(shù)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少,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恢復時間和腸鳴音恢復時間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早,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能明顯促進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早期恢復,同時還能提高老年胃腸道手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 治療依從性 胃腸道手術 護理干預 療效
目前,伴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胃腸外科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不斷提高[1]。研究[2]顯示,老年胃腸道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康復效果與患者手術前后的治療依從性具有很大的關系。本研究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56例胃腸道手術老年患者為對象,探討了老年胃腸道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其治療依從性和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56例胃腸道手術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78例患者。其中,對照組中,男45例,女33例,年齡為65至79歲,平均年齡為(68.01±7.17)歲,胃手術36例,腸道手術42例;觀察組中,男46例,女32例,年齡為66至78歲,平均年齡為(68.22±7.02)歲,胃手術35例,腸道手術43例。排除有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史及嚴重肝、肺、心、腎衰竭者。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系統(tǒng)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干預。應用暗示療法做好宣教工作,所派選的護士均為經過培訓的高年資護士。采用人性化護理和安慰誘導性語言,給予老人希望和安慰,同時啟動家屬支持系統(tǒng),要求家屬多理解體貼患者,取得患者家屬的積極配合,增加患者的依從性。
1.2.2 活動度干預。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全麻清醒后,給予患者半臥位,指導患者做翻身運動和上下肢屈伸運動,每兩小時做一次,并且指導患者進行床邊適量活動,首次活動時間為5至10分鐘,活動順序為床上坐起、床邊站立、攙扶行走,活動量根據(jù)患者的能耐受為限,往后逐漸增加。
1.2.3 促進胃腸蠕動護理干預。給予患者指法擴肛,進指最少2根,首先將食指的3至4cm伸入肛門擴肛,將肛門輕輕揉松,然后伸入中指做擴肛動作,指力作用于3點、9點處。指法擴肛時間為術后3h、6h、24h,這三個時間點各一次,以后直至肛門排氣止,每天一次,每次3分鐘。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腹脹、肛門排氣恢復時間和腸鳴音恢復時間,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的術后依從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分別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術后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依從的比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低,觀察組患者完全依從的比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高,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腹脹例數(shù)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少,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恢復時間和腸鳴音恢復時間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早,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胃腸道手術為普外科最常見手術,胃腸手術后由于水電解質失衡、手術創(chuàng)傷及術中操作對胃腸道的牽拉等,對胃腸道功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老年患者的胃腸蠕動減慢、臟器功能衰退,這使得老年患者術后機體的恢復延緩,另一方面老年人因為對疾病認識程度存在差異及心理因素,以致對術后早期活動有思想顧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年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颊叩囊缽男詫儆谏鐣t(yī)學問題,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通常被醫(yī)護人員所忽視,提高療效的關鍵之一就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依從的比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低,觀察組患者完全依從的比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高;觀察組患者的術后腹脹例數(shù)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少,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恢復時間和腸鳴音恢復時間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偏早。這一結果說明系統(tǒng)護理干預的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明顯促進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早期恢復,同時還能提高老年胃腸道手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慧.護理干預對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腸道手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4, 23(4):439-441.
[2]蔡真理.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治療依從性、髖關節(jié)功能和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4,26(25):73-75.
[3]李丹.胃腸道手術后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4,18(10):171-172.
[4]林瑞嬌, 余美紅, 王娟,等.品管圈在提高胃腸道術后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 32(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