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芬
摘要:聲樂是音樂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高校聲樂專業(yè)的普遍開設,再一次使聲樂教學的方法成為了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聲樂教學與其它知識的教學既存在差異性,也存在共同性。文中重點分析了聲樂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并提出了靈活應用這些教學方法的有效策略,以期與相關教學人員共同交流討論,促進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聲樂 教學方法 運用方法
聲樂是指人聲演唱所表達出的一種音樂形式。它主要是依靠人的聲帶發(fā)聲,以此作為基礎,配合口腔、舌頭、鼻腔,調節(jié)氣息,發(fā)出的悅耳的、連續(xù)性、有節(jié)奏的聲音。聲樂的分型主要通過音域高低、音色差異等條件為主,一般主要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聲樂教學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它更加注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以及藝術性。高校聲樂教學的方法和形式較多,為了提高聲樂教學效果,需要進一步明確這些差異,并對其進行靈活的形式轉化和應用。因此,文中相關分析與討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聲樂教學法的基本含義
聲樂教學法是聲樂教學過程中逐漸積累并總結出的一套特有的理論體系。它需要以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過程作為基礎,并輔助使用特殊的教學技巧以及練習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聲樂聯系者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將會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然而,聲樂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了不同的體系和內容,而每一種聲樂也都蘊含著各自的技巧和特點,因此其教學方法也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大部分出色的聲樂教育者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都積累了一套特殊的聲樂教學體系,這也就是聲樂教學法,聲樂教學法的差異,主要來源于不同的教育者、不同的學習者、不同的聲樂類型。
二、聲樂教學法的幾種常見類型
首先是語音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具有比較悠久的的歷史,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語言與旋律的相通性與融合性。這主要聲樂教學法要求學生以日常說話的方式唱歌。比如意大利美聲學派就經常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這主要是出于兩方面原因:其一,意大利語言本身具有明顯的節(jié)奏性。講話的語調掌握的均勻順暢可以起到一種歌唱般的效果。其二,意大利美聲學派與其本國語言在發(fā)音發(fā)明基本相同。因此使用語言教學法,就要求學生充分的了解到語言與聲樂之間的相互聯系,在日常的語言過程中可以找到與聲樂相互聯系的點并加以練習、唱歌的過程中也要將其與日常的語言相互聯系,使二者相輔相成、融會貫通。
其次是示范性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聲樂專業(yè)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該教學方法的主要是指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親自演示某一種發(fā)生方法,由學生自己判斷這種發(fā)生方法是否與自己的發(fā)聲特點相互適應。示范性教學法與學生的歌唱心理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在教師示范發(fā)聲的過程中,學生會認真的聆聽老師的聲音,此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聽覺系統(tǒng),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更加理性的去判斷各種聲音,并對該種發(fā)聲方式作出合理的評價。目前,關于示范性教學方法的具體教學效果在聲樂教育中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一部分教師認為,示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各種發(fā)生方法的精髓,對學生的聲樂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性作用。但是另一部分教師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出現盲目模仿的弊端,影響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這對學生的聲樂職業(yè)生涯是非常不利的。
其三是機理教學法。這種聲樂教學的方法主要是針對學生個人的生理機能方面的差異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聲樂教育人員一定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生理機能,并通過訓練要點的教授以及反復的素督促練習,促使學生能夠自覺操縱與控制自己的發(fā)聲肌肉。與其它的教學方式相比,機理教學法具有更加明顯的科學性,聲樂教育者認為,當各發(fā)音的器官及肌肉群的反應通過訓練由不能到下意識的自然的程度時,就可以形成適合于歌唱的一種總體反應。因此加強機理練習對于學生整體聲樂水平的進步十分必要。
其四,心理教學法。心理教學法與機理教學法在教學理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在這種訓練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觀察學生是否樂意接受聲樂教育以及其在聲樂訓練過程中的天賦和自然的才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首先會讓學生去傾聽聲音,在傾聽之后教師會主動詢問學生的主觀思想感受,包括對于音樂曲目中所蘊含的情感的分析以及自身產生的情感表達。學生如果回答的結果并不準確,教師需要對其予以必要的鼓勵和引導。如果學生的表述準確,教師需要充分的予以肯定??傊睦砺晿酚柧毞绞綇娬{的是學生在主觀層面上的一些細節(jié),比如對于音的記憶、心理的概念、感情和信心。隨著聲樂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心理教學方式逐漸得到了許多聲樂教師的關注和認可,在這種教學理念之下,歌唱是傾向于一種心理調解的全面反應。這種訓練方式并不試圖迫使發(fā)聲器官按所需的方式配合在一起,而是通過對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去調動學生完成聲樂訓練。
三、靈活應用聲樂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首先,教師一定要充分的發(fā)揮出聲樂教學本身所蘊含的藝術性特點和審美性特點,全面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F代音樂表演藝術不斷的變遷中產生現代音樂美學觀念促使學生們全面的提高聲樂表演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選擇與音樂舞臺表演相互契合的教學方法。在聲樂表演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美學的表現,使美學藝術更加具有藝術感情,使作品比較飽和,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式情感要豐富,才能使作品達到巔峰。因此音樂教育者以及表演者需要更加深層次的發(fā)掘藝術內涵,通過個性的表演方式將藝術打造的淋淋盡致,這樣才能將作品的內涵通過現代表演方式進行展現,實現聲樂教學法的教育目的。
此外,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育者一定要充分的意識到不同方法可能給學生造成的不同影響,端正教學態(tài)度,靈活應用教學的不同方法。在當代高校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大眾主要看中的是如何將表演與音樂結合,打造出音樂獨特的美感。從現代的美學角度來說,音樂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藝術形式,表演者需要將音樂中的內涵通過表演形式所演繹,在表演的同時要注重對待音樂的藝術形式,觀眾要正確的樹立音樂表演態(tài)度。在音樂中需要通過心靈去感知音樂,才能將音樂美感與藝術進行結合,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不斷的端正自我的態(tài)度,從內心深處感知音樂帶來的藝術特點。從另一方面,從聲樂學習者的角度來說,在聲樂表演中不僅僅需要對音樂背景進行了解,還要在觀看的同時將音樂的內在有所感悟,注重對強化對聲樂音、美感的把握,靈活的應用各種教學方法的學習成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中對高校聲樂專業(yè)當前主要應用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對其應用價值與核心理念做出了一定的評價。并在最后提出了高校聲樂教學的相關建議,希望為同行聲樂教育教學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與指導。
參考文獻:
[1]牛月瑩.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模式與方法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0,(01).
[2]魏艷.武音音教專業(yè)方向聲樂教學現狀及其課程群建設的構想[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5,(02).
[3]楊艷,張驥.當代多元文化視野下民族聲樂教學發(fā)展窺探[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
[4]胡萬里.問題式學習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音樂創(chuàng)作,2012,(03).
[5]劉瑾怡.再論音樂教育專業(yè)的聲樂教學法[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
[6]韓勛國.歌唱技法之思辨性藝術哲理探微——以有定規(guī)與無定法、科學性與藝術性、口傳與心授為題[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04).
[7]李媛媛.淺談啟發(fā)式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