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平華
摘 要: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需求,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深入到物理課堂教學中,給物理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多媒體以其強大的功能,運用圖像、動畫、聲音、文字信息等,展現物理教學中現象。認識本質,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加了課堂信息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但在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物理課堂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能擴大信息量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對于在學校里學習的學生,也應培養(yǎng)處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資料,及物理學的發(fā)展情況,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學過程中,教師經?;ㄝ^多時間板書,特別是上電學課時寫例題、畫圖例的時間更多,而采用多媒體中的顯示文本的功能,這可使本應花十幾分鐘的內容在幾秒內顯示于學生眼前。由于使用多媒體的直觀性也大大縮短了教學難點的突破過程,從而教師有更充足的時間根據學生的情況擴展知識面。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方式手段比較單一,大多數課堂僅用粉筆、黑板,靠教師一張嘴滔滔不絕地講,時間長了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想象,結果很容易引起學生產生厭學情緒?,F代課堂教學中合理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輕松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由被動變?yōu)橹鲃訉W習。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物理現象是八年級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持久興趣的主要教學內容,很多奇特的物理現象,如在講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jié),教師沒有單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亮出,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本世紀地球上第一次出現日全食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日全食美麗、壯觀、奇妙和情景深深吸引。這樣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再由教師結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導學生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從而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學生的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但很多物理現象是不能用我們的實驗直觀描述的。因此物理學習中學生由于無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論,而對物理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阻礙了他們學習物理的情趣,但應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直觀的解釋一些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如描述聲音的速度時對于初學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聲音通過裝有水的水管內通過后,能聽到三次聲音原因”這時我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顏色來分別表示聲音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甚至可以用三種大家熟悉的動物來分別表示,從而能使學生從本質上認識事物或現象,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四、要把握好多媒體的輔助性,不能用計算機教學課件全盤代替物理實驗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們學習及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熱情都很高,然而多媒體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因此應用要適時恰當、科學合理,以免弄巧成拙。物理學科的特點就是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并通過討論總結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實驗,能逐漸掌握觀察、實驗、類比、對比、轉換等方法,最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實驗活動,動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如果用多媒體把一些實驗制作成動畫課件,上課時教師在熒幕上演示實驗過程,實驗效果也非常明顯。從表面上看教師上課容易了,教師在熒幕上指一指、講一講,好象把實驗過程講明白了,結論也非常清楚。但是學生沒有動手、動腦機會,一個很好的探索學習的機會就變成了電子版的填鴨式教學過程。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不能全盤代替物理實際實驗。應該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制作或選擇優(yōu)秀的適合的教學課件,把通過現有的實驗條件難以在課堂完成的實驗做成教學課件,適”度”地應用多媒體。這樣不但可以豐富教學手段、大大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復雜性、節(jié)約教學時間、增加單位學時的信息量,而且能夠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多媒體為主的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使個別教師產生依賴心理。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就丟了基本功,或不強調基本功。盡管計算機在信息的識別、分析、判斷及綜合等方面有著其他手段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但它在物理教學中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它既不能取代教師,也不能代替實驗。課堂上師生間的知識交流與情感交融是無論多先進的機器也取代不了的,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組織、傳授及先進媒體的策劃控制者。如果把教師比做教學過程的“導演”,而現代媒體只能算是“道具”,導演利用先進的道具,目的是充分挖掘學生這個“主角”的潛能,使其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同時多媒體也不能代替物理實驗,物理實驗是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的重要基礎,它能真實地再現科學家們的發(fā)明發(fā)現,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實驗動手能力,所以不能用模擬實驗完全代替真實的實驗違背物理教學原則,本末倒置。
實踐證明,在現代教育技術教育不斷普及的今天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電化教學設備,為物理的實驗教學提供更大的幫助和支持。我們應該積極探索輔助教學與實際實驗教學的關系,找出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更多更好的應用。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真正發(fā)揮物理實驗教學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中的獨特作用。要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結合,適時而用、取長補短,使物理實驗課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上參與意識, 提高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 。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能鞭策我們教師去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物理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